学术投稿

微课在高职护理学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霍娜娜

关键词:微课, 护理学基础, 应用
摘要:护理学基础课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由于其内容本身枯燥以及涉及较多实践操作,给该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高职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这一教学模式,通过制作不同类型的短视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护理学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操作,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微课在高职护理学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提出了微课在高职护理学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霉菌性外耳道炎病临床治疗

    目的;由于耳道的解剖原因很难使得乳膏涂人到耳道的各个部位,即使耳内镜下也很难做到.故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耳浴观察疗效.方法: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在年例,性别,病史均无差异,治疗组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耳浴.对照组用达克宁霜均匀地涂到耳道四壁,10天为1个疗程.结果;根据症状减轻成程度,局部检查,真菌培养结果.治疗组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耳浴治疗效果明显与优于对照组达克宁霜涂耳道.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中的专业化护理分析

    目的:为了提高中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效果,探讨实施专业化护理的价值.方法:根据随机原则要求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中晚期官颈癌腔内后装放疗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机软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例,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40例,接受专业化护理措施),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1.3 6± 5.15)分、(90.80±6.27)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2.01±5.25)分、(77.95±7.00)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更显著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患者接受专业化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确切,值得应用.

    作者:吴珊;安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在节日前焦虑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在改善精神病患者节日前焦虑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2例精神病恢复期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缓解焦虑的心理干预,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心理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SA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P< 0.05 );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t=5.876,P< 0.05 ).观察组心理治疗有效率(93.55 )较对照组(64.52%),高于对照组(X2=12.89, P < 0.05 ).结论针对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通过开展节日前焦虑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其焦虑情绪,加速康复进程,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激励措施对无偿献血者献血意愿及行为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激励措施对无偿献血者献血意愿及行为影响.方法调取我省部分地区无偿献血适龄人群中的3364名调查对象,采取自编问卷调查统计方式,统计不同献血历程的调查对象对无偿献血激励措施的态度以及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不同献血历程的人群对血液预存的兴趣度都较高(p<0.05); I、II类调查对象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p< 0.05).结论激励措施对公众的献血行为和意愿有较大的影响,可以提升公众对无偿献血的兴趣,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广.

    作者:任春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对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82例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优良率为90.2% (37/4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 (30/41)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98, P<0.05);观察组患者手背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分别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67,5.949, 7.208;P< 0.05).结论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愈合较快,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索成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Va含量的研究分析

    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维生素A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之一,人体机制如果缺乏维生素会对视觉功能造成影响,产生夜盲症和干眼症等病症.在相关的研究中表明[1],癌症、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与维生素A的缺乏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尤其是在儿童生长发育期间,一旦缺乏维生素A,将会影响其的生产发育,对免疫功能造成一定损害,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还会损坏其的生殖系统.维生素A的过量摄入也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造成人体脑组织等系统的损害.基于此,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微量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的方法,就人体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施弘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1月100例医院收治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变化,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女性Ⅱ型糖尿病患者尿液菌群特征与非感染性下尿路症状的关系

    Ⅱ型 DM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加.据统计,约8 0%的DM患者会出现下尿路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DM是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患者出现非感染性下尿路症状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中,血管、神经、膀胱逼尿肌等多方面都有涉及到,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对于常规的治疗疗效诸多患者并不满意,因此,必须要进一步进行对DM并发non-iLUTS的发病机制和新治疗靶点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旨在研究女性DM患者的尿液菌群特征,探讨DM并发non-iLUTS时潜在的菌属标志物.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施弘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奥司他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奥司他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48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奥司他韦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4例患者给予双黄连注射用粉剂以及板蓝根颗粒等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24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奥司他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治疗5天后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5.9%VS79.2%),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以及乙酰氨基酶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型H1N1流感患者给予奥司他韦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抗菌药物以及乙酰氨基酶使用率.

    作者:马亚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对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

    目的:探索和分析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在新生儿死亡率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是6个国家级小于5岁儿童死亡监测地区,应用新生儿死亡评审方法,评审在医疗保健机构内死亡的新生儿.结果: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实施前,新生儿死亡率为3.47‰,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实施后,新生儿死亡率降为2.04‰,实施前后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后,2个样本地区新生儿死亡率较死亡前有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地区新生儿死亡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能使医疗机构新生儿抢救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从而使新生儿存活率得以提升,对于改善新生儿的生存品质和机体素质均可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焦淑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新生儿护理当中应用鸟巢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的新生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利用鸟巢式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护理当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可以有效对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情况进行改善,降低并发症出现率,值得深入探究.

    作者:刘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对性护理在肛肠科术后缓解肛门疼痛及排便的应用

    目的:探析针对性护理对肛肠科术后缓解肛门疼痛及排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肛肠科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硬币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肛门疼痛程度及排尿、排便困难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肛门疼痛轻度率高于对照组患者,重度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中度疼痛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排尿、排便困难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肛肠科术后缓解肛门疼痛及排便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孟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疗效分析

    目的:对小儿感染后咳嗽应用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感染后咳嗽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孟鲁斯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88%,对照组为79.6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4.69%)与对照组(3.13%)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56%,对照组为10.9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对感染后咳嗽患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较高,复发率低,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锁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观察宫外孕患者采用甲氨喋呤、米非司酮联合进行治疗的效果

    目的:分析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宫外孕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31例,甲组采取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乙组患者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5%)相比于乙组(74. 2%)更高,甲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流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HCG恢复正常时间相比于乙组更短,组间比较P < 0.05.结论:对官外孕患者给予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能快速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何丽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会阴侧切产妇护理方法及施行心得探究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产妇护理方法及施行心得.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1月90例会阴侧切产妇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会阴侧切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产后疼痛评分、产后疼痛持续时间;护理前后产妇焦虑心理状况;切口甲级愈合率.结果:实验组会阴侧切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产后疼痛评分、产后疼痛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状况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整体化护理在会阴侧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产妇焦虑感,加速愈合,减轻疼痛和提高满意度,提高愈合质量.

    作者:陆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关于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药物的治疗效果要求越来越严格.由于目前化学药品和人工合成药品在治疗疾病时出现的副作用越来越多,导致市场上的化学药品和人工合成药品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中药材.中药材来自于大自然,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国际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确保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了当下种植中药材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关于中药材品质相关内容,以及影响中药材品质的因素,并且提出几条针对性措施,合理规避影响中药材品质的因素,实现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的双重提高.

    作者:栾鹏肖;王孜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内镜联合EMR及ESD诊治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超声内镜联合EMR及ESD诊治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将超声内镜联合诊治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中6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中,位于食管者15例,位于胃部者45例.在超声内镜联合诊治下,检出间质瘤、异位胰腺、脂肪瘤分别占18例、20例、22例.进行EMR治疗(35例)与ESD治疗(25例)的患者中,病灶均完整被切除,且未出现穿孔或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在超声内镜联合EMR及ESD诊治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今后推荐应用.

    作者:董勤勇;夏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壮药千斤拔饮片HPLC特征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壮药千斤拔饮片HPLC特征指纹图谱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HPLC建立壮药千斤拔饮片指纹图谱,并通过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对10批次千斤拔饮片指纹图谱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在特征图谱研究中,共确定千斤拔饮片HPLC指纹图谱10个共有峰,指认其中染料木素、染料木苷、5,7,4'-三羟基-6-异戊烯基异黄酮和flemiphilippinin E 5成分,利用相似度软件对10批样品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各批样品相似度高.结论:所建立的千斤拔饮片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千斤拔饮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玲;胡耶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常规超声及介入性超声在诊断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介入性超声在诊断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高度疑似卵巢癌患者100例为对象,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若超声结果为腹膜异常者,则接受超声超声引导性穿刺活检,并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常规超声联合穿刺活检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性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阴式超声,P<0.05.结论在诊断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中应用常规超声及介入性超声可以明显提高诊断准确度、提高诊断灵敏度,提高诊断特异性,可以给予临床提供精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于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谈参与创新项目的体会与思考

    时代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名优秀的医学生,不但要求熟悉与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该有意识强化自身创新能力,提高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科研创新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在成功申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后,我对科研创新有了 一些体会与思考.

    作者:高碧云;梁锦雯;邢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