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芬
目的:探讨分析在肾脏病症患者检测中采用生化免疫检测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近期接受检验的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80例同期在本院接受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的研究对象都进行免疫检查24h尿蛋白定量、尿β 2微球蛋白、尿素、肌酐等指标的检测,检测方式是运用生化免疫检查,对比两组受检人员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对比两组受检人员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尿蛋白定量、尿β 2微球蛋白、尿素、肌酐等指标在肾脏疾病患者检测结果中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生化免疫检测运用到给肾脏病症患者予以检测期间具备比较良好的成效,值得医学领域的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施弘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逐渐发展,我国的医疗器械的技术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快.医院的医务工作越来越离不开先进的医疗器械,但是使用医疗器械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医院应该把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问题重视起来.本文根据目前在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供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作者:司雨立;王佳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在2016年8月-2017年10月接收的手外伤患者共7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均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处理,对照组37例患者使用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实验组3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上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痛觉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且镇痛持续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六小时、十二小时及二十四小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使用统计学软件计算得出P<0.05,呈现临床不均衡性;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4.32%,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地佐辛复合局麻药的效果较好,运动和感觉阻滞起效的时间有所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增长,值得推广.
作者:赵云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在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成效.方法本次的12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骨科接收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成立(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为96.67%,相比对照组的88.33%,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作者:李代英;罗百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在糖皮质激素治疗中,易引发骨骼病变,如骨质疏松、骨坏死等,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晰,大量研究显示有关细胞损伤与调控因子失调是诱发骨骼病变的重要因素.在糖皮质激素引发的骨骼病变中,各种病变的宏观表现各不相同,所以其内在发病机制各具特点.为此,本文现对糖皮质激素引发骨质疏松、骨坏死等不良反应的研究新进展予以如下综述.
作者:文莉;陈冠宇;李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运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205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其中研究组103例,常规组102例.研究组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常规组行传统开腹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0, P=0.023 ) .结论相较于传统开腹术,运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手术效果更优,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肛门排气,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进一步促进术后康复,具备临床意义与实施价值.
作者:霍凌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膳食干预可以有效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文章从膳食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和作用机制、膳食干预妊娠期糖尿病的方法以及膳食干预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效果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后提出膳食干预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愿景及建议.
作者:康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小儿感染后咳嗽应用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感染后咳嗽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孟鲁斯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88%,对照组为79.6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4.69%)与对照组(3.13%)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56%,对照组为10.9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对感染后咳嗽患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较高,复发率低,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锁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析艾滋病患者治疗管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艾滋病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及疾病知识知晓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率、疾病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分别为95.2%VS78.6%、92.9% YS 76.2%,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艾滋病患者治疗管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的更加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服药依从率与疾病知识知晓率,是一种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的干预方式.
作者:王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采用256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256层螺旋CT诊断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对比不同检测方法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显示轻度狭窄98段,中度狭窄92段,重度狭窄185段;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轻度、中度、重度冠脉狭窄患者诊断的敏感度依次为56.59%, 60.47%, 79.84%;诊断特异性依次为:97.84%, 98.23%, 96.32%;诊断准确率依次为:90.87%, 93.29%, 94.16%.结论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用于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同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畅秦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本文的研究目的:探究针对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模式进行护理,对患者恢复效率的影响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来我院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选择的例数为100例,来我院就诊的时间集中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选择不同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快速康复干预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研究结果:分析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的要短,实验组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值的大小作为评价的标准(P< 0.05),采用问卷调查法的分析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针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选择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恢复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程俊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一列股骨颈骨折术后合并双肺部感染并气管切开老年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同一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观察其在治疗后的的临床症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顺利康复出院.讨论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了解相关注意事项,因治疗与护理中引起的不适反应有所减轻,顺利完成整个治疗疗程.结果患者虽然术后并发症较严重,但只要密切地观察及护理,就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后康复出院.
作者:龙美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鼻胃管减压联合鼻肠管营养支持对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2),两组均进行胃肠减压,对照组联合鼻胃管营养支持,实验组联合鼻肠管营养支持,对两组营养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2周后的白蛋白、肠内营养热卡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消化道出血、腹泻发生率与实验组差异不明显(P > 0.05 ),但实验组吸入性肺炎、营养液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鼻胃管减压联合鼻肠管营养支持有利于显著改善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世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以80例于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随机双盲原则的指导下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的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护理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复苏室护理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7.5% vs 37.50%, P<0.05);此外,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97.50% vs77.50%, P<0.05 ).结论:对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而言,在麻醉复苏期间对其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术治疗颌面及耳鼻喉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颌面及耳鼻喉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局部麻醉下,给予患者血管检塞术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患者均被治愈,预后情况良?好,均顺利出院.结论采用血管栓塞术治疗颌面及耳鼻喉疾病,疗效确切,手术成功率高,患者术中出血后,预后佳,安全可靠,且可重复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对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实施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的治疗成效.方法本次的66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成效为96.97%,相比对照组的93.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6.06%,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采取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的治疗成效均比较好,可相对比而言,泮托拉唑的价格更实惠,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经济重担,具有较高的价值意义,可进一步推广采纳.
作者:都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索肿瘤患者在放疗前后,给予其护理干预,观察效果.方法:选取选取2016年3月~ 2017年1月74例肿瘤患者均采用放疗进行治疗,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观察其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和护理前比较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情绪功能评分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舒适护理用于肿瘤放疗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晓婷;吴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本文主要从内分泌水平的角度对反复流产女性予以黄体酮辅助保胎药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便更好的提升反复流产女性的内分泌水平.方法:以均等和随机的原则将我院确诊的47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反复流产女性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47例予以黄体酮辅助保胎药治疗的反复流产女性患者命名为观察组,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黄体酮辅助保胎药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单纯雌激素低、内分泌水平异常、单纯泌激素高、泌激素高合并雌激素低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优(P< 0.05);与对照组(74.47%)相比,观察组(91.49%)患者在治疗满意度和内分泌水平恢复时间上更优(P<0.05).结论:在妇产科中,由于反复流产女性内分泌水平的影响,使流产女性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为了更有效的提升反复流产女性的临床疗效,则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根据本研究与相关的研究与临床试验证明黄体酮辅助保胎药能有效的提升反复流产女性的内分泌水平.
作者:任建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针对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教学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10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对学生进行调查,在这其中有50名学生需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人体力学进行阐述,而其余50名学生则是在实习之前重新安排课时,并采用改进后的教学方法授教人体力学.在正式结束实习之后将调查问卷予以发放,并由同一位教师指导学生对调查问卷予以填写.结果:经过研究分析发现,护理专业学生护理应用知识优秀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对人体力学原理和在护理中的应用知识了解程度相对比较好,在课程讲解或者培训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人体肌肉骨骼生理解剖知识的掌握,进而能够在护理技能训练中注意保护肌肉骨骼系统.
作者:赵莎莎;曾晓英;徐国莲;邱玉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药物的治疗效果要求越来越严格.由于目前化学药品和人工合成药品在治疗疾病时出现的副作用越来越多,导致市场上的化学药品和人工合成药品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中药材.中药材来自于大自然,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国际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确保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了当下种植中药材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关于中药材品质相关内容,以及影响中药材品质的因素,并且提出几条针对性措施,合理规避影响中药材品质的因素,实现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的双重提高.
作者:栾鹏肖;王孜挺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