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目的:为了研究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各80例.观察组患者,运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运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疼痛,并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护理对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参与脑肿瘤手术的86例患者,将86例患者按照本研究要求编号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执行常规疾病护理,观察组则按围手术期护理要求进行护理.术后对比实施两种护理方案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治愈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达到了69.8%、97.7%,较对照组的明显要高;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的脑肿瘤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同时手术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增高.
作者:韩桃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在2016年8月-2017年10月接收的手外伤患者共7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均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处理,对照组37例患者使用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实验组3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上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痛觉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且镇痛持续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六小时、十二小时及二十四小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使用统计学软件计算得出P<0.05,呈现临床不均衡性;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4.32%,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地佐辛复合局麻药的效果较好,运动和感觉阻滞起效的时间有所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增长,值得推广.
作者:赵云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9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6例阴道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3例采用达克宁栓治疗,治疗组63例采用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复发率比较上,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具有效果显著,复发率低等优点,可作为理想治疗药物在临床中普及推广.
作者:李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在糖皮质激素治疗中,易引发骨骼病变,如骨质疏松、骨坏死等,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晰,大量研究显示有关细胞损伤与调控因子失调是诱发骨骼病变的重要因素.在糖皮质激素引发的骨骼病变中,各种病变的宏观表现各不相同,所以其内在发病机制各具特点.为此,本文现对糖皮质激素引发骨质疏松、骨坏死等不良反应的研究新进展予以如下综述.
作者:文莉;陈冠宇;李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排卵方案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12月治疗的147例不孕症患者298个周期人工受精情况,根据排卵方案不同将分为自然周期人工受精(NC)组、来曲唑(LE)组、来曲唑/尿促性素(LE/HMG)组.结果:妊娠率高的是LE/HMG组,而后依次为LE组、NC组妊娠率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双胎率低于LE/HMG组、LE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组流产率与LE/HMG组、NC组相比,,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卵泡生长时间、HCG日卵泡直径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促排卵治疗可有效提高妊娠率,其中LE与LE/HMG促排卵方案妊娠率高.
作者:薛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析肺结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肺结核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为95. 1%、8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 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为(94.4±8.3)分、(87.6±8.9)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 ).结论:肺结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时,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与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付春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核病医院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17年2月~ 2018年1月收治的54例肺结核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后,54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核分歧杆菌痰涂片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加强防治工作,对降低结核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本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关于风险评估防范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如何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从根本上提升关于护理的质量.在心内科护理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风险,比如护士缺乏责任心,行为不规范,规章制度存在漏洞;护理的专业性不强,不能根据病状及时的采取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的沟通工作不流畅以及不能准确的记录患者的情况;患者疾病本身存在高危险性;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护理的风险增加.也就是通过患者因素、护士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时间因素所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相对应的建议,比如可以进行对全院的技术培训,提高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制定相对应的预案,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资源等.
作者:瓮向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86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综合护理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3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 Fugl-Meyer (FMA )量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评定(ADL)量表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4%,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能力以及日常活动能力.
作者:郭红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析超声内镜联合EMR及ESD诊治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将超声内镜联合诊治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中6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中,位于食管者15例,位于胃部者45例.在超声内镜联合诊治下,检出间质瘤、异位胰腺、脂肪瘤分别占18例、20例、22例.进行EMR治疗(35例)与ESD治疗(25例)的患者中,病灶均完整被切除,且未出现穿孔或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在超声内镜联合EMR及ESD诊治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今后推荐应用.
作者:董勤勇;夏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配合科学严密的临床观察和优质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吴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冻干工艺区别于煮干、晒干、烘干等干燥工艺,全程操作处于低温环境中,能够大限度地保存生物活力、性状,尤其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干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制药领域.但是,不同分子结构的粉针注射剂冻干特点大不相同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进行针对性实验研究探讨为合理、合规的冻干处理措施.
作者:樊晓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浅表静脉留置针引起皮下硬结的处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重症结核并使用浅表静脉留置针过程中出现皮下硬结的5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运用硫酸镁、新鲜土豆片外敷等治疗方法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选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范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微信群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文以2017年初至2017年末阶段消毒供应中心为研究对象,2017年7-12月消毒供应中心开展的微信群质量管理为观察组,2017年1-6月消毒供应中心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专科护理质量和临床对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进行观察记录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回收与记录缺陷发生率为0.75%,手术器械包缺陷发生率为0.38%,器械清洗效果不合格发生率为0.875%,临床满意度为94.5%;观察组回收与记录缺陷发生率为0.25%,手术器械包缺陷发生率为0.125%,器械清洗效果不合格发生率为0.25%,临床满意度为98.5%;对照组回收与记录缺陷发生率、手术器械包装缺陷发生率、器械清洗效果不合格发生率及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两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信群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可有效提升工作质量,提高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
作者:袁庆;罗爱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联合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单纯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VS82.3%),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IL-8以及TNF-α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张敏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血液透析恩者优质护理干预方法进行研究,对临床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医学护理研究活动抽选的对象为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院就诊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共计58例,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程度以及护理意愿的不同,随机分为两个护理组别,优质组:29例,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入了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29例,采用基础护理干预.阶段性护理结束后,共设计58例护理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结果:经过阶段性护理干预,优质组:29例,并发症率10.34%(3/29),其中透析反应1例,感染1例,失衡综合症1例,护理满意率96.55%(28/29).对照组:29例,并发症率37.93%(11/29),其中透析反应3例,感染3例,失衡综合症3例,出血1例,心血管并发症1例,护理满意率72.41% (8/29).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收到患者一致好评.
作者:万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阑尾手术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2016.05 ~ 2017.05 )期间,将其依据计算机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2组患者各为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围术期优质护理的术后下床时间为(8.96 ± 1.02 )h,住院时间为(3.31 ±1.08) d,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阑尾手术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推广、实施.
作者:薛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2月-2017年5月接收的97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观察组(49)与对照组(48),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丁苯酞软胶囊与依达拉奉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97.96%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33%;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计算结果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两组明显不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塞患者使用丁苯酞软胶囊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症状明显好转,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曲晓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Ⅱ型 DM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加.据统计,约8 0%的DM患者会出现下尿路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DM是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患者出现非感染性下尿路症状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中,血管、神经、膀胱逼尿肌等多方面都有涉及到,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对于常规的治疗疗效诸多患者并不满意,因此,必须要进一步进行对DM并发non-iLUTS的发病机制和新治疗靶点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旨在研究女性DM患者的尿液菌群特征,探讨DM并发non-iLUTS时潜在的菌属标志物.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施弘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