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传统扁桃体剥离术与高频电刀电凝扁桃体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孙靖;张正旭;蔡航

关键词:扁桃体剥离术, 高频电刀电凝切除术, 扁桃体切除,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比较传统扁桃体剥离术与高频电刀电凝扁桃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90例扁桃体切除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扁桃体剥离术,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频电刀电凝扁桃体切除术,在本次研究周期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伪膜脱落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经检验,满足统计学条件(P<0.05).结论 与传统的扁桃体剥离术相比,高频电刀电凝切除术优势比较明显,患者手术时间短,书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局部疼痛时间短,恢复快,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患者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56例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例患者生活质量组间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8例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提升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作者:廖翠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分析加强医院图书资料信息的管理与开发应用

    医院图书资料信息是当下医院发展的必要途径,无论是对医院医生的资料查询参考,还是医院自身的文献整理,都是有很大的必要性.并且,将医院图书资料信息系统化也是当下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本文在对当前大多数医院在图书资料信息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的分析基础上,对加大医院图书资料信息的开发与应用提出一些的建设性的意见,以促进医院图书资料信息的利用率,为医院图书资料信息的管理与开发应用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作者:马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维生素K1联合酚磺乙胺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目的:维生素K1、酚磺乙胺联合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方法:以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医治的87例患凝血功能障碍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43)及联合组(n=44),对照组进行传统治疗,联合组采用维生素K1、酚磺乙胺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凝血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观察分析两组凝血能力提高程度,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凝血功能障碍的新生儿给予维生素K1及酚磺乙胺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能力,治疗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临床用血探究

    输血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配血方法的不断改进与规范,采用微柱凝胶法抗球蛋白试验配血已是近年来各医院输血科普遍使用的一项免疫分析法,由于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也使得在日常交叉配血工作中出现了很多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现象.为了抢救患者生命及时提供安全的血液,对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510 例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病例进行探究,查找原因并与临床科室积极沟通,了解其现病史、既往史、用药史及时配发血液,为抢救患者生命及治疗疾病提供保障.

    作者:武元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铁蛋白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肿瘤负荷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分析血清铁蛋白(SF)水平在临床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预后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样本来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运城市第三医院血液科就诊的50例AML患者和15例正常人.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定量测定AML患者初次发病、首治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效及复发时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15例正常人SF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50例初发AML患者S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经标准方案化疗1-2个疗程后,33例CR患者SF水平均与初次发病时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经化疗后未CR的17例患者(11例PR、6例无效)SF水平较化疗前无明显差异(P=0.518).随访12个月,共14例患者复发,SF水平较缓解时明显增高(P=0.006).结论:血清铁蛋白升高的水平,可能与肿瘤负荷有关.

    作者:陆丽娜;牛俊杰;梁云霞;卫晓华;霍建波;段文义;段配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浅析中药饮片的合理运用

    中药是中医辩证论治的物质基础,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为防治疾病、康复、保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中药饮片应用的不断普及,中药饮片应用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从中药饮片的合理运用、毒副作用及预防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吴世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应用

    目的:探析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1月来我院接受脊柱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董雅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创伤住院患者心理问题与护理对策探析

    目的 探讨创伤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特点,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人员对各类创伤住院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79名创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探讨不同部位、不同年龄、不同住院时间创伤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特征,同时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结果 不同部位损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易激惹因子得分及问卷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患者焦虑因子得分和问卷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住院时间的患者抑郁、易激惹因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创伤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损伤部位、住院时间、年龄等因素相关,应针对性运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心理护理方法,按护理程序对创伤住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作者:徐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神经外科患者护理中细节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120例神经外科患者,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节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技术、护理态度、沟通能力评分分别为(97.25±2.05)、(98.50±1.00)、(96.80±2.2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9.55±3.00)、(87.25±3.65)、(90.30±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2/60),低于对照组的15.0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患者护理中,给予细节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率、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青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H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NHP评分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焦曙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思维导图在高职《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于高职护理学教学中的思维导图是一种可以提高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系统学习的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就目前高职教育来说,高职高专生普遍存在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合理地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护理学过程中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旳能力,有效旳提高护理学教学实效.

    作者:霍娜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对盆腔炎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本次5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盆腔炎患者,将其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完成平均分组,每组29例,予以对照组患者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是27.58%和6.89%,研究组要比对照组低高出许多,差异较为明显,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盆腔炎患者盐酸左氧氟沙星,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自身疾病的同时,也能够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作者:伞纯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心衰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慢性心衰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份-12月份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的患者96例采用双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变化.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性心衰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使患者的治疗舒适性显著提高,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加术后延续护理对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针对临床护理路径中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采用术后延续护理所取得的疗效展开分析.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10例,从中任意挑选55例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模式为参照组,而其余55例患者则在运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同时加以临床护理路径展开护理为研究组.结果: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要比参照组低,并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在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中施以临床护理路径加术后延续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并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作者:林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耳鼻喉肿瘤的病理特点、发病规律及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 探讨耳鼻喉肿瘤的病理特点、发病规律及发病趋势.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耳鼻喉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前5年的患者作为一组,后5年的患者作为另一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肿瘤发生部位及病理类型,以研究耳鼻喉肿瘤的病理特点、发病规律及发病趋势.结果 在性别方面,两组患者的发病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45-55岁和≥55岁年龄段患者的恶性肿瘤比率相对较高;在原发部位方面,咽喉部肿瘤比率高,鼻部肿瘤发病率低,而咽喉部恶性和良性肿瘤的比率为23:13;耳鼻喉恶性肿瘤主要为鳞状上皮癌、腺癌、横纹肌瘤和纤维肉瘤,良性肿瘤主要为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内翻性乳头状瘤和血管瘤;A组的肿瘤比率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鼻喉科恶性肿瘤发病,在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恶性化趋势,但其病理特点、发病规律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社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这一时间段接收的6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护理,乙组则实施健康教育,比较组间效果.结果:在护理干预前,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但经过护理干预后,乙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甲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治疗中,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控制其血压状况,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俊;冉孟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奥氮平治疗急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7例急性期精神病患者,应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87例患者治疗后BP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愈58例(66.67%),显效18例(20.69%),有效5例(5.74%),无效6例(6.90%),总有效率为93.10%.87例患者治疗后未出现严重心、肝、肾等功能损害,仅出现轻度嗜睡3例、乏力2例、便秘2例、头昏1例、体重增加1例,无需进行特殊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结论:急性期精神病采用奥氮平治疗不仅见效快,而且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以考虑作为治疗急性期精神病的首选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信息化电子群在提高ICU护士皮肤管理能力的应用

    目的:探讨信息化专业化电子群指导模式在提高ICU护士皮肤管理能力方面的作用.方法:建立微信电子群,及时分享皮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病例相关问题、皮肤管理知识、质量控制内容.结果:ICU护士皮肤管理意识、压疮预防行为明显增强,皮肤管理质控评分提高,患者皮肤问题转归情况、护士皮肤管理知识考试成绩明显改善.结论:信息化专业化电子群指导模式是提高ICU护士皮肤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适应现代护士学习的需求.

    作者:张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老年肺炎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对老年肺炎临床护理干预进行研究,并对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院就诊治疗患有肺炎的老年患者共计100例,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干预,包括呼吸道护理、吸氧护理、口腔护理、用药护理、恢复期护理以及生活方面的护理等.经过阶段性护理干预,为患者设计了100份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期间护理满意度进行评测.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8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护理满意率100%;结论:在老年肺炎临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医患纠纷的出现.

    作者:喻道舫;章萍;杜国强;黄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延续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延续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时间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将所有纳入研究讨论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胰腺炎患者的复发率.结果:在进行一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后,实验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复发率是5.00%,比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低25.00%,生活规律的患者有35例,饮食控制的患者有28例,均比对照组高,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降低复发率的发生,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大,值得推广.

    作者:梁灵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