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临床用血探究

武元甲

关键词:
摘要:输血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配血方法的不断改进与规范,采用微柱凝胶法抗球蛋白试验配血已是近年来各医院输血科普遍使用的一项免疫分析法,由于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也使得在日常交叉配血工作中出现了很多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现象.为了抢救患者生命及时提供安全的血液,对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510 例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病例进行探究,查找原因并与临床科室积极沟通,了解其现病史、既往史、用药史及时配发血液,为抢救患者生命及治疗疾病提供保障.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探讨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接受西药药剂治疗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因为不合理运用西药药剂而引起医疗事故也越来越多,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也开始更加关注和重视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和管理工作,所以选择合理的方式来管理西药药剂,让西药药剂应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提高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彭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食品微生物指的就是与食品相关的微生物,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食品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视,在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中,微生物污染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此,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李翠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将腰从-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运用在下肢手术中,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体为于我院接受下肢手术的患者,选取人数为80位,患者入院时间在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并将80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腰从-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麻醉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出现症状等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研究表明,下肢手术患者在术后身体均得到了恢复,但从研究结果对比来看,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讨论:通过研究证明,腰从-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有利于患者进行下肢手术,并且手术效果较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较小,这种麻醉方式具有多重优势,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龙;张树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静脉配置中心化疗药物溢出的防范及处理研究

    对静脉配置中心的化疗药物溢出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构建系统性的防范措施.核心目的是在静脉配置中心药物配置方案提升中,实现化疗药物的科学配置,展现静脉配置中心工作的整体价值,为药物管理部门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杨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大脑局部一致性和灰质结构的MRI探讨

    目的 利用MRI对慢性主观性耳鸣(subjective tinnitus,ST)患者的大脑局部一致性和灰质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其神经活动和灰质结构的改变特征.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例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21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行结构与功能MR扫描,然后,再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及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对其大脑灰质结构和体积改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右颞上回、颞中回和颞下回ReH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眶部额中回和三角部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和角回及小脑蚓部ReHo值,比对照组降低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颞中回和双侧额上回灰质体积,比对照组缩小,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右侧颞中回ReHo值与耳鸣残疾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604,P=0.05).结论 在听觉和非听觉不同脑区,主观性耳鸣患者的脑功能活动和灰质体积改变比较明显,这可为神经影像学标记寻找,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早期护理方式分析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对于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的作用.方法: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中选出16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围生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对比两组的DVT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5.0%和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8.75%均低于对照组的16.25%、22.5%,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8.75%高于对照组的88.75%,P<0.05.结论:早期护理的应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减轻产后的双下肢肿胀疼痛,促进产后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凌志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维生素K1联合酚磺乙胺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目的:维生素K1、酚磺乙胺联合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方法:以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医治的87例患凝血功能障碍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43)及联合组(n=44),对照组进行传统治疗,联合组采用维生素K1、酚磺乙胺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凝血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观察分析两组凝血能力提高程度,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凝血功能障碍的新生儿给予维生素K1及酚磺乙胺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能力,治疗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临床用血探究

    输血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配血方法的不断改进与规范,采用微柱凝胶法抗球蛋白试验配血已是近年来各医院输血科普遍使用的一项免疫分析法,由于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也使得在日常交叉配血工作中出现了很多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现象.为了抢救患者生命及时提供安全的血液,对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510 例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病例进行探究,查找原因并与临床科室积极沟通,了解其现病史、既往史、用药史及时配发血液,为抢救患者生命及治疗疾病提供保障.

    作者:武元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宫腔镜下宫颈息肉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颈息肉切除术对宫颈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10例宫颈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55例)和宫腔镜组(55例),传统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宫腔镜组患者在宫腔镜下行宫颈息肉切除术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1年疾病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传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宫腔镜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加(P<0.05);宫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宫腔镜组患者术后1年疾病复发率低于传统组,但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宫腔镜下行宫颈息肉切除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宫颈息肉患者临床疗效,同时还能明显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

    作者:郭彩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4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针对其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3%,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及一年期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可靠,比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更佳.但鼻内窥镜手术影响因素较多,在围术期及术后应保持足够的重视,以确保术后质量及治疗效果.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牙合垫治疗夜磨牙过程中对髁突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在夜磨牙治疗过程中,合垫的存在对咬合的改变以致颞下颌关节出现紊乱.其意义在于对夜磨牙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做出一定的改进与指导,对合垫治疗的适应症做出更标准地规范,重要的是,让夜磨牙患者在小的成本与痛苦下得到精准得当的治疗.此项目可应用于影像科与正畸科对夜磨牙患者的联合治疗.并能引起口腔医生治疗过程中内对颞下颌关节的重视以及诊疗过程中的整体全局观念.结果:对照组(B)的髁突吸收程度较实验组(A)轻,并在统计学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证明长期佩戴合垫治疗夜磨牙会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TMD).

    作者:李杰;李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剖宫产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其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析剖宫产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行剖宫产的92例产妇选为观察对象,依照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即常规组(n=46)、干预组(n=46).常规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2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予以统计比较.结果:干预组产妇产程时间短于常规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少于常规组产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多于常规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减少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还可以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申变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PI3K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PI3K信号通路关系密切,后者在在子宫内膜的黏附、侵袭、血管形成、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PI3K上下游的分子活化途径较多,许多分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发挥的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是当前子宫内膜异位症PI3K研究中被讨论多的信号通路,其在细胞基质降解、新生血管生成、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从而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作者:韦玉竹;李卫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氯吡格雷联合钙拮抗剂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钙拮抗剂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4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钙拮抗剂给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7.14%明显少于对照组19.05%,P<0.05.结论 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治疗中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钙拮抗剂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金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移动医疗的现状与发展

    移动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给现代医疗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那就是移动医疗.移动信息服务的方便快捷性逐渐博得医疗街人士的重视.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医疗服务机构可以提供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无可厚非,移动医疗的发展给现代医疗服务注入了全新的生命.本文立足于移动医疗的发展背景,浅析了我国移动医疗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作者:王思竣;高博文;李想;路添才;姚恒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神经内科临床患者的常见疾病和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临床患者的常见疾病,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为临床研究分析,采取有效诊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临床患者8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常见疾病类型、临床诊治效果等.结论:男性患者发病率比女性患者高,患者年龄≥60岁的发病率明显比25-59岁的患者偏高.脑血管疾病患者当中,脑梗死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病症类型.结论:神经内科临床患者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年龄越大,患者发病率越高,并且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应该及时检查,掌握患者基本病情,并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重视疾病预防,减少神经内科临床患者发病率.

    作者:马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生化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及应用意义探究

    目的 对生化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方式与其应用意义进行探究.方法 从本院选取进行生化检验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生化检验控制,观察组使用生化检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对两组生化检验的时效性、准确率、重现性、误差值以及检验前、中、后误差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生化检验的准确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检验结果时效性、重现性、误差值,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检验前、中、后误差发生率,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检验全程中使用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可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率、重现性、时效性,同时增强检验结果完整性,减少了误差值,为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流程与措施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医疗的要求也逐渐增加,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大了医疗废物处理的关注度.在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不容出现半点差错,这就要求医院在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的过程中,提高医疗废物的管理水平,注重员工医疗废物处理技能的培训,改变其原有观念,树立新理念.因此,本文将对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医院的具体情况,总结出废物管理的详细流程,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为基层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高博文;李想;王思竣;路添才;姚恒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8例高热惊厥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4例)和干预组(54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患儿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护理有效率(P<0.05);干预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治疗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儿疾病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护理效果明确,其不仅能有效减少体温恢复和惊厥消失时间,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

    作者:邢英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方医院收治的6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患者给予宫腔镜电切手术.对照组32例患者应用传统刮宫术.比较两组32例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息肉残留率以及手术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32例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所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息肉残留率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手术在子宫内膜息肉治疗应用中与传统开腹术对比手术时间更短、安全性更高、机体创伤小、康复时间短以及术中出血量更少等诸多优势,可彻底治疗息肉.

    作者:钟冬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