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血透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护理干预

祝琳琳

关键词:
摘要:目的分析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和预防对策.方法选取血透室收治的血透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针对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对照组不实施预防对策,观察组实施预防对策,分析血透室护理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预防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情况.结果血透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集中在设备因素、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细节因素四个方面;对照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为54.66%,观察组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为2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室护理工作的开展中,面对不安全因素的存在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不仅能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还对血透室的护理质量提升有一定帮助,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医院图书情报一体化服务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医院图书情报来说,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机遇,以往面对的问题在新的时期得到了新的解决方法,医院图书情报一体化服务是医院信息服务的重大变革,只有抓住这一新趋势,才能使医院图书情报真正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使这项服务适应医疗和教育的需要.

    作者:马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2例脑血栓患者设作实验对象,随机将72例脑血栓患者分成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6),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arthel指数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评分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脑血栓患者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Barthel评分,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换芳;刘迎霞;张素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接受产检的健康孕妇3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32周时胎儿和出生后婴儿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对比检查指标.结果:两组胎儿和婴儿的左室壁舒张末期厚度、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和左心输出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意义,P>0.05,研究组胎儿和婴儿的左室射血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会影响孕期胎儿和婴儿的心血管系统功能,造成心室射血分数降低,一经发现应立即治疗,减少疾病对婴儿的影响.

    作者:付翠芳;王文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价值评估

    目的:评估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直肠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实施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治疗组43例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所表现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对照组高于治疗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具有微创、安全可行、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理想治疗方案优先选择和普及.

    作者:金建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析剖宫产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0月来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22例产妇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61)、试验组(n=61).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两组产妇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妇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数据为3.3%、13.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出血量,还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袁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析医院检验试剂三级库的管理

    医院检验试剂通常也被称为体外诊断试剂,其实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医疗器械或者药品,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与保存,可以有效的降低试剂耗材的使用成本,降低患者就医成本,同时还可以提升了业务运作效率,加速医院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检验科试剂的精细化管理,使得试剂耗材的管理更规范、更科学、更完善,环节流程清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在本文中,主要探讨分析检验科应用三级库的管理思路,以此来加强检验科试剂的管理、降低检验试剂的耗材,为今后的医院检验试剂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评估

    目的:评估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经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对照组与研究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普及.

    作者:柴春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DCA循环降低气管插管痰痂堵管率

    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气管插管患者痰痂堵管过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ICU行气管插管且时间>24 h的25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135)和试验组(n=122),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和PDCA循环管理.对比痰痂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痰痂发生率为4.09%,对照组为11.8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对于气管插管患者的治疗效用显著,可明显降低痰痂发生率,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利雪燕;刘东平;高燕霞;孙秀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麻醉恢复室低体温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复苏期患者体温的变化,从而采取相应恢复期低温护理措施,防止因低温造成的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60例腹部手术患者,监测其术前和入麻醉恢复室(PACU)时的体温、记录患者在恢复室的复温时间、停留时间及寒站发生率.结果 62.7%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术后有低体温情况发生.结论 加强对PACU患者的体温护理,可以降低低体温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在PACU停留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

    作者:魏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悬吊缝合术治疗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为了探究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悬吊缝合术,治疗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FriedmanⅠ期OSAHS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利用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悬吊缝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疗效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组内比较,术后AHI和ESS较术前有所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LSaO2较术前有所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 运用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悬吊缝合术,对FriedmanⅠ期OSAHS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手术室患者转运中应用品管圈的价值和评定

    目的:研讨手术室患者转运中应用品管圈(QCC)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手术室2017年1月开始成立QCC小组,负责调查手术室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问题,并设定目标,分析和讨论问题,拟定措施进行改进.结果:经QCC管理后,手术室转运交接的漏项率由管理前的5.21%降至1.52%,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QCC管理理念引入手术室患者的转运交接工作中,能够减少漏记项目的发生,提升手术室管理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范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数量为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胸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在研究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年的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1年后的生存率占比为89.2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2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术后生存率高,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537株血培养阳性病原菌构成及耐药分析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状况.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某院门诊和住院患者3000份血培养患者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阳性标本分离出病原菌之后实行细菌检定以及药敏检测.结果:3000份血培养标本当中,总共检验出病原菌537株,阳性率为17.9%.537株病原菌分布在各个科室当中,其中占比高的科室为ICU病房,其占比高达25.88%,其次为外科,占比为22.16%.大肠埃希菌的菌株占比45.78%,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的耐药性比较高,对亚安培南的敏感度较高,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性比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83.87%)与四环素(67.74%)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其余抗菌药物敏感度均比较好,同时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能够达到90.71%,两种葡萄球菌均未出现对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结论:血培养病原菌的检出率比较低,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构成较为多变,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当提高实验室血培养的检验工作,并及时掌握病原菌的具体构成以及耐药特性,应用针对方式进行处理.

    作者:史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大肠息肉患者实施不同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大肠息肉分为观察组(实施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治疗,n=42)和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n=42),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手术观察指标,心理状况,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组间各项手术观察指标及心理状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24%和7.14%,76.19%和26.19%,P<0.05.结论: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在大肠息肉患者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对加速患者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小燕;李清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重点选取了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7月间收治的62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分析患者在接受了术后治疗后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三个月,62例患者中有58例患者的视力相较于接受手术治疗前呈现出明显提升的趋势,裸眼的视力在0.5以上者共有41例,裸眼的视力在0.3-0.5之间的患者共有8例,裸眼的视力在0.1-0.3之间的患者共有6例,裸眼的视力在0.1以下的患者共有3例.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具体的操作步骤简便,保证患者视力恢复良好,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李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浅析微创外科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实践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外科技术在骨科领域疾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11年对350例骨科领域的疾病采用微创外科技术手术治疗.手术种类:关节镜手术、内镜辅助手术、经皮微创手术、计算机辅助手术、介入技术介导手术、显微外科手术等.结果:经过12个月的观察访问,这种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微创外科技术应用于骨科领域的疾病治疗效果明显,对减少患者的病痛及快速身体恢复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作者:程明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在护理满意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肠胃功能,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段大桂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提高患者出院流程知晓率

    目的 探讨提高患者出院流程知晓率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7/6-2017/7我科的115名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针对性解决传统出院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落实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观念,提出出院流程再造措施,并对比再造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知晓率差异.结果 住院流程再造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知晓率均明显优于再造前,前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出院流程再造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出院流程的知晓率,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60例颈、胸上中段食管鳞癌同期加量调强放疗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

    目的:观察60例颈、胸上中段食管鳞癌同期加量调强放疗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4016年7月至4017年7月接收的100例颈、胸上中段食管鳞癌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同期加量调强放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调强放疗,实验组60例患者给予同期加量调强放疗,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近期疾病控制率为,对照组患者近期控制率为,实验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VS),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颈、胸上中段食管鳞癌患者给予同期加量调强放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控制率,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调强放疗,安全性高.

    作者:汪关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Hcy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和血浆Hcy水平.根据颈动脉硬化情况分为硬化组和正常组;再根据斑块情况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各组均测定血浆Hcy的水平.结果:颈动脉硬化组的血浆Hcy水平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0.05).其中动脉硬化组的血浆Hcy水平:混合性斑块者>软斑者>硬斑者>内膜增厚者(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Hcy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作为重要的指标进行检查及干预.

    作者:王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