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厄贝沙坦药物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夏顺来

关键词:厄贝沙坦, 高血压, 疗效症, 临床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厄贝沙坦用于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高血压患者,通过计算机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54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一组54例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4.44%(51/54)显著大于对照组的83.33%(45/54),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得到相应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加显著,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约为3.70%(2/54)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4.81%(8/54),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甚是理想,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并且临床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更高,临床作用价值较高。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通过临床上的疗效,推广应用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垣,减少患者的病痛。方法对我院70例90个患牙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主要是采用了3M ESPE RelyX纤维根管桩、3M ESPE Kiltek Z350树脂等材料进行修复治疗。在修复治疗结束以后,对67例患者进行跟踪调查,调查时间分为为半年后(6个月)、一年后、两年后。结果70例患者经过通过纤维桩治疗残根、残冠以后,患者的康复情况比较明显。70例患者通过纤维桩治疗修复2a 以后,仅有6例8个患牙失败,总体上的概率仅有3.12%。其余的68例患者并未发生患牙失败的情况,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影响牙齿的使用。综合成功率达到了96.66%,纤维桩临床治疗修复,可以推广使用。结论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是一种临床疗效比较理想的修复方法,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1]。纤维桩临床治疗修复的优势较多,例如操作简便、省时等等,能够进大努力减少患者的病痛和复发概率,可以在临床治疗修复残根、残冠当中,作为首选修复方式。

    作者:汤春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320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7例,对照组16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结果观察组显效125例,占79.6%,有效25例,占15.9%,总有效率达到95.5%;对照组的显效患者有101例,占61.9%,有效33例,占20.2%,总有效率是82.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有显著并安全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作者:张成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处理措施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干扰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间高血脂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标本各100份,将高脂血症组血标本平分为2份,1份原血浆检验,1份进行高速离心处理,对所有标本进行生化各指标检测。结果高脂血症组 ALT、AST、TP、TB、Cr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经高速离心处理后,高脂血症症组 ALT、AST、TP、TB、Cr 指标结果与处理前有明显差异(P﹤0.05),各项生化指标检验结果与正常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有着较为严重的干扰,采取高速离心法可较好地消除这一干扰。

    作者:王辉;罗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天麻钩藤饮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病40例

    目的:研究天麻钩藤饮联合培哚普利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就诊4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培哚普利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独采用培哚普利片。两周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1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0%,治疗组不良率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培哚普利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有明显的效果,能减少不良症状,提升生存质量,是当前较为理想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作者:龙升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性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阿托伐他汀+硝酸酯类药物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4.0%(47/50)明显比对照组62.0%(31/50)高(P﹤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

    目的:对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130例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遵照知情同意的原则依照双色球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65例术后临床常规护理(对照组),另65例从患者心理特点出发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干预组)。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之前的 PSQI 评分上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 PSQI 评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达100%,对照组为83.1%,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通常在术后有着较大的心理负担,而从患者的心理特点出发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治疗信心得到增强,促进疾病恢复,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口服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口服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布洛芬口服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肝、肾功能及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41例患儿动脉导管关闭,关闭率82.0%。体重≥1500g 的患儿关闭26例,关闭率81.3%;体重﹤1500g 的患儿关闭15例,关闭率83.3%;两组关闭率比较差异(P﹥0.05)。治疗前后,所有患者 ALT、AST、TBIL、BUN、Cr、PLT 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组间差异(P﹥0.05)。结论口服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可有效减少患儿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兴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单纯肺结核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临床对照。方法本次选取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50例(观察组),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就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单纯肺结核5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体重下降率、发热率高于对照组,盗汗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咯血、咯痰、咳嗽率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痰涂片抗酸染色(+)、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血清结核抗体检测(+)、PPD 试验(+)观察组所占比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合并空洞率低于对照组(P﹤0.05),合并胸腔积液、浸润性病灶、粟粒样病灶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滋病与肺结核合并发生的患得,无典型临床表现,免疫学及痰结核菌检测阳性率居较低水平,临床需依据疾病特征,对正确的检测方案进行选择,以早期规范诊断,明确治疗,大程度的改善预后。

    作者:董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心衰时的不良反应观察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心衰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卡托普利治疗,对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其中以呛咳、味觉异常、胃肠道不适、皮疹等为主,分别占9%、4%及3%。结论卡托普利单独治疗高血压、心衰不良反应反应较多,需根据用药指征合理利用卡托普利,建议采取联合用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寻甸县紫癜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寻甸县紫癜基础发生率及特性。方法本次选取寻甸县县级以上医院及民营医院5家,在2010年7月1日至8月9月展开紫癜发病率基线调查,回顾2007-2009年资料。结果2007年度搜索病例数12056例,查出紫癜病例40例,占住院病例0.33%,发病率7.77/10万;2008年度搜索病例13376例。查出紫癜病例35例,占住院病例的0.26%,发病率6.69/10万;2009年度搜索病例15124例,紫癜病例35例,占住院病例的0.23%,发病率为6.60/10万。2007-2009年共查处紫癜病例110例,其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均为20岁以上成人),过敏性紫癜118例。15岁以下病例88例,占总病例数的80%。结论针对寻甸县紫癜发生情况展开调查,分析结果得知,15岁以下儿童常见,且以过敏性紫癜为主,临床需加大防控力度,降低此项疾病的发生,以保障公众生存质量。

    作者:马子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研究实施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术后对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336例运用介入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其中有52例术后有并发症出现,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类型进行总结,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的52例存在并发症的心血管患者进行分类,其中10例患者出现血管并发症,占所有并发症的19.23%;6例出现低血压,占所有并发症的11.54%;16例出现拔管综合征,占所有并发症的30.77%;14例出现排尿困难,占所有并发症的26.92%;6例出现心律失常,占所有并发症的11.54%。结论心血管疾病实施介入治疗后容易出现并发症,而且并发症的种类较多,但是这些并发症是能够避免出现的,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适应症进行,认真仔细,同时实施精细的护理措施,都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碎吸术的观察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行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的患者64例,对所有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有效护理措施,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经精心治疗与观察护理后,64例患者中,治愈56例,治愈率87.5%;死亡8例,死亡率12.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患者实施密切观察、全面有效护理及积极预防并发症,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陆贤美;赵玲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到2013年12月的60例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全部实施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按照患者的不同发病原因和并发症为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将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观察和分析。结果60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之后,25例患者治愈,15例患者显效,15例患者有效,3例患者无效,2例患者死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6%,患者的无效和死亡几率为8.33%。结论提高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之上加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死亡几率,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应该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许庆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术中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相关术中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其手术方法与术中护理措施进行有效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术中护理,所有患者均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冠状造影效果比较良好,未出现严重的术中并发症情况。结论有效的术中护理是实施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关键所在,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付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临床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后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知识合格率、按时用药率、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患者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促使患者按时服药并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肺心病晚期心衰防治重点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在肺心病晚期心衰疾病的治疗重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收治的肺心病晚期心衰患者180例,对其相关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观察其治疗的重点。结果大部分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93.3%的患者是治疗有效的,有6.7%的患者治疗无效,只有23例患者出现了少量的并发症。结论在肺心病晚期心衰疾病的治疗中,主要的部分是感染的控制、呼吸功能的改善、加强饮食营养供应,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出现的呼吸衰竭,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

    作者:董大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12例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运用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观察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国产 OMOM 胶囊内镜对112例受检者行消化道检查,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112例受检者中发现病变96例有病变,检出率85.7%。上消化道疾病37例,小肠疾病54例,结肠疾病5例,其中小肠非特异性炎症28例,多发性和单发性息肉3例,克罗恩病4例,血管发育不良6例,伴出血3例,小肠肿瘤2例,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殖症10例。受检者顺应性好,未发生梗阻及崁顿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有较高的检出率,安全性高、顺应性好,可以作为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而且对胃及大肠疾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杜桂英;陶中原;郭顺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观察急性心绞痛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有急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氯吡格雷药物的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常规治疗的方法,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实验中,实验组采用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的氯吡格雷药物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治疗的效果更好,效果显著。结论氯吡格雷药物的添加较单纯的常规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程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氯沙坦与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方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伴发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探析

    目的:探索研究氯沙坦与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方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伴发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住院资料完整的肺源性心脏病伴发心力衰竭患者总共74例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按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同时使用氯沙坦与环磷腺苷葡胺进行治疗,对照组按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压、心率、肺动脉收缩压(PASP)、血气分析以及其他心力衰竭症状等。结果跟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治疗后的 SBP、DBP 变化不明显,HR 明显有所降低,两组的 PASP 在治疗后均有明显的降低,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数据要优于对照组。血气分析方面,两组治疗后 PaO2与 SaO2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两组的 PaCO2在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PaO2和 SaO2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 PaCO2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效果比较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83.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氯沙坦与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方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伴发心力衰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450例佤族高血压住院病例分析

    目的:对佤族高血压住院病例进行探讨,以了解佤族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450例佤族高血压住院病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450例佤族高血压住院患者中以年龄较大或者是文化水平低的为主,其中51.1%(230例)的患者属于3级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为62.2%(280例),合并症发生率为42.2%(190例)。450例佤族高血压住院患者中,60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3.33%,在住院期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脑出血,其余患者经过我院治疗后,均已好转出院。结论佤族由于其所在区域多为偏远农村,且文化水平偏低,对高血压不了解,因此高血压的防治难度较高,需要当地医院加大对高血压防治的宣传,提倡健康教育,帮助当地居民养成健康生活的方式,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指导,以提高佤族居民对高血压的了解,从而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有效控制并发症与合并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