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理想部位选择的研究综述

张文静

关键词:经皮测胆红素, 理想部位
摘要:经皮测胆红素是一种无创性监测新生儿黄疸的新技术,经皮测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之间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可通过经皮测胆红素监测的结果推测出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的浓度,是诊断和筛选新生儿高胆红素较好的方法之一.有关测胆红素部位的选择,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结果,但是理想部位的确定仍无定论.本文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的理想部位,以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内热针治疗对慢性下腰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慢性下腰痛给予内热针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所收治的慢性下腰痛患者4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40名为参照组,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后的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显著低于参照组志愿者,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与参照组志愿者相比,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善慢性下腰痛患者生存质量采用内热针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并且远期治疗效果较稳定.

    作者:刘国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Hcy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和血浆Hcy水平.根据颈动脉硬化情况分为硬化组和正常组;再根据斑块情况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各组均测定血浆Hcy的水平.结果:颈动脉硬化组的血浆Hcy水平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0.05).其中动脉硬化组的血浆Hcy水平:混合性斑块者>软斑者>硬斑者>内膜增厚者(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Hcy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作为重要的指标进行检查及干预.

    作者:王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索耳鼻喉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临床意义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究鼻喉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临床意义.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耳鼻喉手术患者120例,研究耳鼻喉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治疗后1年内再出血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治疗后1年内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滨州医学院烟台附院消化内科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全部患者均行内镜治疗且治疗1年内再出血,选择同期治疗未发生再出血情况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再出血相关因素.结果:行单因素分析,共分析13项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内镜治疗次数较少,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水平较低,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评分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食管静脉曲张中、重度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治疗1年内再出血患者而言,其主要诱发因素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患者血小板计数及Child-pugh评分.

    作者:刘朴卉;刘一品;徐宁;曹晓凌;李霞;姜炜玮;牟韶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针灸推拿疗法在偏瘫病人康复中的正确应用

    目的:对针灸推拿疗法在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某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66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传统针灸推拿治疗,干预组根据患者偏瘫分级开展不同的针灸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生活质量等相关内容.结果:干预康复评估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常规组(78.8%),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81.3±14.9)分,常规组为(68.9±11.4)分,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5.2±4.9)分、(92.7±6.4)分,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患者偏瘫分级不同开展不同的针灸推拿更有利于患者疾病康复.

    作者:周勇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耳鸣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目前,在流行病学的相关调查中,对于耳鸣的危险因素,也在逐渐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如今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发现耳鸣危险因素,在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地区里,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

    为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本文选择12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结核病的应用意义分析

    目的:评价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结核病的价值.方法:使用TB-IGRA国产试剂盒、英国进口T-TPOT.TB试剂盒对120例结核病患者进行外周血特异性γ-干扰素的含量检查.另外收集50例肺结核肺病和健康志愿者接受两种试剂检查.同时为研究对象行TB-AB检查,将不同检查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对比.结果:TB-IGRA国产试剂盒与英国进口T-TPOT.TB试剂盒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相当(P>0.05)均高于TB-AB检查(P<0.05);三种方法检测的特异度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结核病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且费用较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黄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中抽取出符合入选标准的100名,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普通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的则为观察组,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观察指标数据具有可比性.结论 对于我院接收的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为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各项并发症的风险,促进疾病的好转,提升患者对护士、科室以及医院的整体满意度,可作为首选的护理方法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药学服务中药师素质与沟通技巧

    目的:探讨提高增强药师素质和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7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学服务,药师则在经培训锻炼后给观察组提供药学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价增强药师素质和沟通技巧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P<0.05有意义.结论:提高增强药师素质和沟通技巧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

    作者:庞晓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腹会阴结合切除术用于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腹会阴结合切除术用于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9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患者入院序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行开腹腹会阴结合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腹会阴结合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预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自主排尿时间较早,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26.83%,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9.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腹腔镜腹会阴结合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较开腹腹会阴结合切除术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彭超;李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悬吊缝合术治疗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为了探究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悬吊缝合术,治疗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FriedmanⅠ期OSAHS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利用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悬吊缝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疗效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组内比较,术后AHI和ESS较术前有所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LSaO2较术前有所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 运用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悬吊缝合术,对FriedmanⅠ期OSAHS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的疗效观察

    目的 实验研究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应用血液灌流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所选择的对象为本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施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钙、血磷以及甲状腺激素等指标均有优于对照组,指标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应用血液灌流有较好的效果,可显著缓解患者的钙磷代谢症状,促进患者钙磷代谢的平衡,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谵妄筛查量表在重症监护室患者认知状态监护中的应用价值

    对谵妄筛查量表在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监测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入重症监护室的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0例和实施谵妄筛查量表强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50例,观察组用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班班评估,班班交接.记录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意外拔管率、脱机困难、死亡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在谵妄发生率、意外拔管、死亡数上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能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病人的谵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人数,应在临床得到推广.

    作者:谢文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浅析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度我院收治的14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LVESD和LVEDD优于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LVEF、LVESD和LVEDD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王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药师的管理与指导作用

    通过药师的管理与指导作用,能够更加的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药师还需要对药房的采购入库严格管理,以此确保药物的安全性;药师在药物的合理使用中,做出正确的指导,以及药物的管理和养护.

    作者:孔春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方法:2015年9月-2017年8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患者入院序号,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各项指标和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减压时间、禁食水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P<0.05;跟踪了解患者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26.46%,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患者治疗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减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较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马晓伟;王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溃疡的治愈率及减少复发的效果分析

    目的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溃疡的治愈率及减少复发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8例患者(胃溃疡),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9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以及常规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别为91.84%(观察组)与65.31%(对照组),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16.33%(观察组)与59.18%(对照组),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 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情况,修复溃疡面,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兰才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析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目的:探索提高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医学检验的1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检验失误的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中出现检验失误的例数,并具体分析失误原因,同时制定出针对性的应对对策.结果:在1200例样本检验中,共检验了2400次,其中,检验失误了456次(19.00%),检验失误发生率高为检验准备阶段,失误率为63.16%(288456),样本采集失误是另一重要因素,占比为21.05%(96456),检验设备使用方法不当的失误率为15.79%(72456).结论:对当下临床医学检验质控带来影响的因素诸多,提高失误率还需全面分析检验整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力度,,制定出周全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临床医学检验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目的:总结甲状腺癌患者通过根治术治疗以后,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3.1-2017.3.1)之间,随机挑选8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跟治术,其中有40例患者在术后采用普通的护理方法,记为对比组,剩下的40例患者在术后采取围术期的综合护理法,记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率、满意度以及SAS/SDA自评表进行统计.结果:进行围术期综合护理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治疗效率都要高于普通护理的患者,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程度得到控制(p<0.05).结论:通过规范化的围术期综合护理,不仅使患者得到更贴心的护理,也提高了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雪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