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勋祥
目的 通过分析对紫癜性肾炎采取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分析观察疗.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48例紫癜性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患者回访.结果 经过回访分析93.18%的患者都恢复健康;结论:对紫癜性肾炎患者采取联合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控制严重的肾损伤,治疗紫癜性肾炎.
作者:程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AASI对动脉硬化引起的靶器官损伤尤其是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冠心病提供一种较为可靠的、无创的检测方法,并有着重要的预测性价值.当前无创的动脉功能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u-sewaveveloeity,PWV)、脉搏波波形分析计算出的反射波增强指数(Augumentation Index,AI)H1、利用超声成像手段直接检测某个特定血管壁的顺应性(Compliance).研究表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l)与PWV有着良好的相关性.近年几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AASI与动脉硬化靶器官损伤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对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冠心病有着较高的预测性价值.本文主要对AASI与动脉硬化引起的靶器官损伤的预测性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杨粉;高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讨论研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法在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为医学工作者在胫腓骨远端骨折治疗方面提供参照依据.方法 对我院08年至11年收治的80名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经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40名患者给予其胫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对其进行锁定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经行随访一年,收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减少,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骨折痊愈时间比对照组患者骨折痊愈时间减少,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无效率,显效率比对照组高,但是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由于拥有三维固定等优点,比其他材料在胫腓骨远端骨折治疗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广大医学工作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广泛推广,从而提高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苟勋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具体总结分析对于内科诊治中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治疗效果情况,为内科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内科治疗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临床治疗的具体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中的43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传统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情况,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行性对比意义(P>0.05).结果 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情况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来说,内科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内科治疗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岩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两种麻醉剂: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两者的优缺点,为临床上的硬膜外麻醉提供参考.方法 将近期于我院接受下腹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和左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患者使用0.5%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左布比卡因组患者使用0.5%左布比卡因.分别从感觉阻滞时间、感觉阻滞上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以及患者生命体征的基本指标变化情况和出现低血压与心动过缓的具体情况等方面评价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分析两种麻醉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结果 左布比卡因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罗哌卡因组短,存在显著差异(P<0.05).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前、用药后30 min以及术后,罗哌卡因组在MAP、HR、SpO2以及RR几个方面,患者均能保持较稳定的状态,浮动较小,左布比卡因组在MAP、HR两项指标上,相对出现更大程度的浮动,较之罗哌卡因组受药物的影响更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另外,对引发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进行具体比较,罗哌卡因组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例数少于左布比卡因组(P<0.05).结论 硬外膜麻醉使用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均有较高的安全性,左布比卡因起效迅速,罗哌卡因的运动恢复较快.两者虽各有优缺点,但总体而言,罗哌卡因好于左布比卡因.
作者:邓申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健康生命质量,着重探讨分析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早期急救护理的具体策略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早期急救护理主动夹层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内容进行全面回顾分析,对参与研究患者整个急救护理围期的生命体征(就诊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以及血氧饱和度等)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早期急救护理的总体效果情况.结果 患者实施早期急救护理后其不同时期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早期急救护理能够为后期手术的有效开展赢得抢救时间,能够大限度上降低此类疾病患者的临床病死率,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董健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及该病的临床表现.方法 该院收治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右室瘘患者1例.方法: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该患者进行诊断,分析该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特征以及临床表现.结果 经彩色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该患者心脏正常位左位心,房室连接一致,大血管与房室连接一致.左位主动脉弓.左右房室腔大小正常.房室间隔连续完整,左冠状动脉增宽,主干内径4.4 mm,左前降枝增宽,走行迂曲,宽处内径:4.0 mm.右房室沟处显示囊状回声,大小:13.2×12.1 mm,向右心室方向突起,顶端显示一漏口,直径1.6 mm.CDFI探及五彩花色血流信号流入右心室腔内,PD为双期血流频谱,Vmax:400 cm/s.心动图提示该患者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囊状扩张,诊断为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右室漏,经手术证实该诊断无误.结论 彩色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诊断结果准确,对该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临床诊断中可作为对该病进行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赵亚丽;周策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类型、发病率.方法 以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1525例65岁以上老年人.结果 共发现心律失常467例,发病率30.62%.心律失常各类型发病率:房性早搏5.64%,心房纤颤3.93%,室性早搏1.57%,窦性心动过速0.72%,房性心动过速0%,室上性心动过速0.07%,室性心动过速0%,窦性心动过缓11.61%,房室传导阻滞0.13%,右束支阻滞1.90%,左束支阻滞0.52%,窦性心律不齐1.61%,ST改变1.44%,交界性早搏0.66%,交界性逸搏0.13%,房性逸搏0.20%,肺型P波0.52%,室性逸搏0.07%.结论 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病率30.62%,以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心房纤颤多见.
作者:崔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对冠心病患者的检验价值.方法 从我院收治入院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35例组成观察组,另从同期正常体检人群中抽取3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并对比其血尿酸与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多支动脉出现病变患者相较单支病变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相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与尿酸水平与正常人差异较大,且这两项指标对冠状动脉病情的发展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因此可以在临床上作为冠心病患者的检查指标.
作者:何小英;闫彩平;凌文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分析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的具体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情况,为后期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更为合理化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1年期间我院确诊收治治疗的148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和对照组(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钙)两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体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符合对比分析标准.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提供瑞舒伐他汀钙不同剂量的临床治疗方案后,治疗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比例以及总体临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对于冠心病、高脂血症合并发生的老年患者起到了明显的疗效.
作者:吴毅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患者在临床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处理方法.方法 随机从2010年到2011年来我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选出50例,对这些患者的各类生命体征进行检查,这50例患者均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在通过对这些患者的检查之后,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对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并在治疗的过程中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记录下患者的恢复情况,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得出结果.结果 经过一阶段的治疗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痊愈的患者有9例(18.00%)、见效较好的患者26例(52.00%)、见效较差的患者有6例(12.00%)、无效的患者有9例(18.00%),总体的有效率达到了82.00%.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的疾病,它发病急,症状严重,使得其死亡率非常的高,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得到都会引起患者的死亡,而当其出现心律失常的并发症时就更加增加了患者的死亡几率.因此,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对患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作者:赵八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临床上高血压和慢性肾衰竭是一对互为影响,互为因果的一种常见病理现象,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可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人们对单纯的高血压病所引起的肾小动脉硬化症状,是不是导致患者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怀有疑虑.但人们还是公认高血压能够加速患者肾功能恶化的速度,是导致患者肾功能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有效控制高血压,能够延缓患者肾功能的恶化.此外,高血压也是导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如何有效控制好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高血压,是我们医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具体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几点个人意见,以供大家参考和交流.
作者:佘艳军;雷云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测定.方法 将2010年4月到2012年12月,我院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从中选取4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另设40例正常对照组.利用脉冲多普勒技术(PW)获取患者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测量E、A及E/A,利用PW-TDI技术获取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频谱,测量Em、Am及Em/Am,两组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结果 部分高血压患者采用PW检测示E/A>1,但采用PW-TDI检测示Em减低,Am增大,即Em/Am<1,提示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说明PW未能较好的体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论 TDI较PW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从而提高测定的准确性与敏感性.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因外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引流的临床效果,通过精心护理效果显著.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到2012年7月46名tSAH患者在脱水、解痉、止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腰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引流术.结果 46名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没有一名患者出现脑梗塞、死亡或者脑积水等严重的并发症,能够自理,做好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结论 患者接受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再施以持续腰池引流术,做好护理工作,可以使得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并且该手术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作者:曹艳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健康健康教育对反流性胃食道炎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1年2月到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86名经过内镜确认的健康教育对反流性胃食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43名,观察组为43名.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明显地改善了反食、打嗝、反酸等症状,有效率为89%.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治愈率仅为61.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与,P<0.01.经过治疗后,通过内镜检查,观察组有25名患者治愈,有17名患者有效,有1名患者无效;对照组有20名患者治愈,有15名患者有效,有8名患者无效,比较两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Hc=11.987).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作者:杜世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综合征患者颈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一过性脑缺血患者及无脑血管疾病者分别列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对三组颈部动脉的斑块情况,颈动脉脉动指数、血流阻力指数和血速情况,以及颈动脉狭窄情况分别予以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A组和观察B组患者中,颈动脉具有斑块者较之对照组明显要多,PI值均高于正常值1,较之对照组RI更高,血速更低,颈动脉整体狭窄率更高.另外,观察A组整体情况相对更差(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综合征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萍;肖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采用血管扩张剂来治疗心力衰竭病症患者后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通过对这两年来我院接受心力衰竭疾病治疗的160名患者进行血管扩张剂进行临床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护理.优质护理后进行治疗效果的观察.结果 通过临床血管扩张剂药物的合理治疗后,所有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并且患者病情都出现较为快速的缓解,治疗效果明显.讨论 采用血管扩张剂在临床上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在现代临床治疗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艳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采用奥扎格雷钠(8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72例,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给药10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36.1%5、91.7%,对照组分别为27.8%、8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静脉滴注治疗能够较好的降低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改善神经功能,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俊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改善手术后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行择期开胸手术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复合全麻麻醉方式和单纯全麻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生命体征基本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心肌缺血整体改善情况.结果 在DBP、SBP、HR几项指标上,麻醉后,观察组几项指标在插管前均出现下降,但在手术开始后逐步恢复,至拔管后各指标水平与麻醉前差异性不明显(P>0.05);对照组麻醉后在几项指标上持续出现降低,拔管后几项指标的检测值较麻醉前均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后RPP值维持在12000水平之上,对照组一直在12000之下.术后心电图的改善情况上,观察组的S-T波与T波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另外,观察组术后心肌缺血改善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为65.0%.观察组整体改善效果更佳(P<0.05).结论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方法在改善手术后心肌缺血中效果比较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朝标;李劲松;虎良艳;陆兴恒;陈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也称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临床分成三型:左后分支室速、左前分支室速和左室上间隔部室速.电生理基质是室间隔局部存在缓慢传导区和左后或/和左前分支形成的的折返环.在室速发作时,标测消融具有早的浦肯野电位或者远端的前浦肯野电位部位,可阻滞折返环,终止室速发作.室速不易诱发病例,可以在窦性心律下通过三维标测系统和电位特征指导消融.导管消融是分支型室速的根治性治疗方案,成功率高.
作者:夏纪田;李舒舒;李自成;张爱东;林玉壁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