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在ICU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彭晓婷

关键词: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 ICU, 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ICU患者274例,将按照分为研究组(镇静技术化管理,233例)、对照组(常规的护理管理,41例),对患者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1月后生存状况以及谵妄发生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研究组应用效果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能够改善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对急诊胸痛患者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对其抢救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本院急诊收治的胸痛患者30例,以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后进行治疗的患者15例为研究组,以实施之前的患者15例为对照组,比较在抢救效果、不良反应和满意度情况两组患者存在的差异.结果:在治疗、抢救以及住院时间方面,研究组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t=2.512、3.395、8.036,P=0.018、0.002、0.000);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0.00%和93.33%,再次发生急性发作、心衰或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0.00%和26.67%,研究组在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4.66、4.62,P=0.0309、0.0317).结论: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后胸痛患者可以得到更加有效地抢救和治疗,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同时还能够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理解,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曾秀慧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激励性薪酬与医护人员心理变化相关性分析

    医院属于知识分子密集的专业领域,人力资源成为了行业竞争中取胜法宝.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关注医护人员心理变化,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成为了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

    作者:郝震敏;李树珍;李秀丽;谢坤;刘庆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热毒宁注射液在不同溶媒中的稳定性及与头孢类药物的配伍研究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在不同溶媒中的稳定性以及与头孢类药物的配伍研究.方法:观察并记录热毒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以及10%葡萄糖注射液3种溶媒中吸光强度、酸度、形态以及微粒的不同,同时观察热毒宁注射液与头孢呋辛酯、头孢拉定以及头孢他啶配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进行加样回收率实验,根据色谱条件测峰面积后算出加样回收率为101.8%,RSD结果为1.5%;热毒宁注射液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PH降低明显;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紫外线扫描大波长以及大吸收度异常为明显,0.9%氯化钠注射液以及5%葡萄糖注射液大吸收波长以及大吸光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微粒在3种溶媒中的微粒数出现增多,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逐渐降低的情况;将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在冲管情况下,与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酯以及头孢他啶配伍未出现明显异常,在不冲管的情况下,出现少量沉淀;将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在冲管情况下,与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酯以及头孢他啶配伍未出现明显异常,在不冲管的情况下,分别出现有沉淀、少量沉淀以及沉淀情况出现.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与0.9%氯化钠注射液以及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应注意微粒增多的情况,且热毒宁注射液与头孢类抗生素以及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会出现配伍禁忌.

    作者:成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拔牙术后感染和皮下气肿的原因与防治体会

    拔牙术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手术类型.手术虽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不会造成严重的威胁,但极易引起不良情况的出现,例如术后感染和皮下气肿等,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阻碍.因此,本文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相关的理论研究,对拔牙术后感染以及皮下气肿出现的原因,表现,具体的治疗方案以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从而为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作者:关明霞;王玲玲;刘儒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鸢尾素(Irisin)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公认的危害全球健康的疾病,给患者及家人带来巨大心理和经济压力,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极其重要.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两大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颇为复杂,目前其发生、发展机制尚未研究透彻,可以肯定的是,其发生主要与胰岛β细胞损伤和胰岛素抵抗这2种机制及重多生物活性物质相关.近些年来有小部分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生、发展与鸢尾素(Irisin)存在一定关联.因此,了解鸢尾素(Irisin)与糖尿病的关系对进一步诊疗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目前鸢尾素(Irisin)与糖尿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尉洪超;程丽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厄贝沙坦联合海昆肾喜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厄贝沙坦联合海昆肾喜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探究对象(例数:120例;时间:2017.7.22-2018.7.24),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60例/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厄贝沙坦联合海昆肾喜治疗,比较2组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等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海昆肾喜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作者:刘舒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运用分析

    目的 分析和评价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8例患者,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9例患者.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对参照组的患者,进行手术室一般性护理服务,并且收集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评价和满意度.结果 享受手术室优质服务的实验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评分为平均(94.5±6.9);享受手术室一般服务的对照组患者,对手术室服务的评分为平均(81.3±7.6),对照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手术质量、缓解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紧张情绪、提高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的质量以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等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临床运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目标 分析并探究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具体分析.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把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将采取常规化护理的44例患者当作常规组,另将采取舒适护理的44例患者当作实验组,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同时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广泛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温静;何选凤;龚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消化不良患儿症状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消化不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消化不良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整体护理组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消化不良患儿的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均较干预前降低,但整体护理组降低更明显(P<0.05).整体护理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寇景娟;王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早期空肠内营养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中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研究早期空肠内营养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中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就诊的50例肝胆外科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以此为基础加行早期空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PNI指数.结果:经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分析可知,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与PN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应尽快采用空肠内营养护理方式,对自身营养状况加以改善,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马丽娜;曹建华;纳薇;陈艳萍;刘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1.5T磁共振常见伪影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目的:探究磁共振伪影的成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1.5T磁共振典型伪影图像.结果:磁共振伪影发生率为1.30%,共出现8种磁共振伪影.其中射频伪影(RF artifacts)、卷褶伪影(wrap around artifacts)、主磁场不均匀伪影、磁化率伪影(susceptibility)各2例,化学位移伪影(chemical shift artifacts)4例,截断干扰伪影(gibbs artifacts)、梯度系统故障产生伪影(gradientartifacts)各3例,各种运动伪影(motion artifacts)共8例.结论: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中,根据图像伪影产生的原因与机理,应积极采用措施,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减少伪影的产生,提高MRI图像质量,对患者的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建光;丁亮;朱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浅析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急性心肌梗塞在当前的治疗阶段中仍然有着较高的死亡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相关工作者已经找到越来越多的治疗措施来降低心肌梗塞对患者带来的危害.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的手术临床效果和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讨论,希望为更多的医护工作者提供经验与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我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70人,患者均是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医院进行的治疗.患者均被确诊为心肌梗死.我们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人,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中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实验组中则是对患者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采用更为细致的追踪与观察.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达到了94.29%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低,仅有82.86%,两个组别的差距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实施有差别的个性化处理,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制定更为详细的治疗方案,综合多种形式的治疗措施,能够增强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且能够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产生,增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满意度,因此,值得被更多的医护工作者所借鉴,值得在临床界所推广.

    作者:高艳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探讨预检分诊管理制度在急腹症患者分诊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预检分诊管理制度在急腹症患者分诊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1月我科室急腹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依据预检分诊管理制度进行分组,对照组(n=40,患者自主选择)及观察组(n=40,预检分诊管理制度),对比两组患者的候诊时间、就诊满意度、分诊准确率等.结果:观察组候诊时间、确诊时间都显著短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候诊时间:0.21±0.13 h VS 0.68±0.29 h,P<0.05;确诊时间:1.26±0.42 h VS 3.39±0.38h,P<0.05).观察组就诊满意度、分诊准确率、救治成功率分别为100.00%(40/40)、95.00%(38/40)、97.50%(39/40),对照组就诊满意度、分诊准确率、救治成功率80.00%(32/40)、80.00%(32/40)、87.50%(35/40),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检分诊管理制度在急腹症患者分诊中,能够缩短候诊时间及确诊时间,提高就诊满意度及分诊准确率,有效救治患者,值得推广.

    作者:张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借助常规护理措施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疗效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肢的平面周径(髌骨下缘和上缘)小于对照组,患肢消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也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总体健康评分为(78±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4±5)分,且各功能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护理工作中,有效降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谈珊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60例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实验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价值.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效果与不良反应均好于参照组,数据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用于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亚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对帕金森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的观察

    目的:对帕金森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之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总数为60例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将患者平均分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护理常规.采用HAMA量表和PDSS量表对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睡眠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在HAMA评分和PDS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战胜疾病的积极性,可以使患者更好地融入家庭和社会当中,减轻患者的焦虑.另一方面,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通过降低患者的焦虑评分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延缓患者的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雪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关于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护理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对综合性护理对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患者的总数为100例,所有患者均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0例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方法进行护理,50例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防止脑梗死的进一步恶化.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病情,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夏绍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雷贝拉唑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方面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内在我院就诊的180例患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病人用电脑程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90人.对于A组患者,每天让其服用一千毫克阿莫西林、五百毫克克拉霉素、后是二十毫克的雷贝拉唑,一天两次;而对于B组患者,我们每天同样让他们服用两次的一千毫克阿莫西林、五百毫克克拉霉素,只是将雷贝拉唑替换成了同样剂量的奥美拉唑.每组患者都一样服用以上药物连续三周.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高达97.7%,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87.7%,P<0.05;同时A组的不良反应率只有6.67%,显著低于B组患者18.9%,P<0.05.结论:和奥美拉唑比起来,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方面,雷贝拉唑所起到的效果明显高于前者,同时它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较少,在临床上值得被广泛地使用.

    作者:王翠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改良stoppa入路及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总结改良stoppa入路及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经改良stoppa入路及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术后根据Matta标准评分优10例,良2例,1年后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完全愈合,髋关节功能良好,无内固定损伤断裂,无大腿麻木等神经损伤症状,无腹股沟疝,下肢不等长,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加强骨盆骨折的临床护理,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快速康复有巨大帮助.

    作者:檀江燕;赵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结合缩唇呼吸应用于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结合缩唇呼吸应用于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2018年1月到2018年9月对102例尘肺病结合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51例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结合缩唇呼吸治疗,对照组51例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剂治疗.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干预后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结合缩唇呼吸应用于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有效.

    作者:邢泽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