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述如何发挥宣传工作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何平

关键词:
摘要:宣传工作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宣传党和国家卫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又是沟通医患关系、塑造医院良好公众形象,扩大医院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拓展医疗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医院文化建设离不开科学的宣传工作,宣传工作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有力载体之一,对内可以帮助医院进行文化的凝集和弘扬,创造一个集服务文化、环境文化、情感文化等为一体的良好环境,引导全体职工以德从业,优质服务;对外通过宣传医院先进人物、先进技术、先进理念等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医院提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宣传工作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医院文化建设的程度.本文就如何做好医院的宣传工作,更好地推动医院文化建设谈几点浅薄之见.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学分析与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以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曹晓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西药合用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应用中西药合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应用中西药合用治疗,相比单一西药治疗疗效更好,且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武学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ICU医护人员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ICU(重症监护室)作为一种特殊的医疗环境,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ICU是人口密集的地方,重症监护病人与病人,快速变化,先进的医疗器械,病人的生活不能自理,工作强度大,使ICU护士承受强大的压力.压力来自于身体、心理、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加以重视,让其具备良好且强大的心理素质,如若不然,很有可能会使ICU护士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严重一点甚至会产生生理或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他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为此,心理压力的原因和应对ICU护士的应对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魏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效果观察

    目的:旨在观察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本站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70例凹陷性疤痕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实施CO2点阵激光治疗,另外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通过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2组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4.29%较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4.29%而言明显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使用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永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与传统乳腺治疗手术对多发性肿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择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108例,采用数表法均分成微创组与传统组,每组各54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微创组则是采用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多发性肿块,以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为指标展开组间对比.结果 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瘢痕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5% 少于传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4.54%,相对地微创组治疗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术后恢复效果,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张月文;孙友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8年2月诊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脑脊液漏98例患者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穿刺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脑脊液漏停止时间、治疗效果及颅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脑脊液漏停止时间为(6.31±1.29)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漏引流量为(654.67±224.53)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为91.84%、感染发生率为6.12%,与对照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应用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有效缩短脑脊液漏停止时间,增加脑脊液漏引流量,降低颅内感染几率.

    作者:杜贵胜;王延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率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诊治的35例AMI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研究两组,对照组17例,研究组18例.前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急救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病患的抢救效率.结果 经统计分析,两组分诊时间、急诊科滞留时间和急救总时间分别为(1.1±0.3,2.7±0.6)min、(7.9±2.1,23.3±2.8)min、36.9±3.9,64.9±4.8)min,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将急救护理路径合理运用于AMI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抢救效率,提倡推广.

    作者:赵少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2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体会.方法: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2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23例患者症状消失、脑脊液化验基本正常,病情好转出院.1例患者出院时双下肢活动障碍经治疗护理后基本可以独立行走.1例患者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1例患者死亡.结论:通过针对性护理,可转变患者概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获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巧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心肌梗死临床护理方法

    目的 研究探讨适合心肌梗死治疗以及并发症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医院一年中(2016年8月—2017年10月)随机抽取58例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密切关注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并进行精心的综合护理.结果 经过全力抢救治疗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其中53例(91.4%)心肌梗死患者好转并成功出院,5例(8.6%)心机梗死患者死亡.结论 对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系统的、综合的护士干预的临床护理,不仅仅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还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桧木精油主要成分分析及其功能性研究

    桧木是柏科侧柏属的一种古老树种,其提取物(桧木精油)具有抗衰老、抗病毒、抗癌变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微观图谱的形式,了解其主要成分,并以柏木脑等为例,分析桧木精油具有抗衰功能的原因.研究结果是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清除自由基方面,包括柏木脑、烯类化合物等三个维度;减少脂质过氧化方面,包括鞣质、黄酮类化合物两个维度.

    作者:黄雪妮;石榆锋;赵芷嘉;李东昱;陈玉兰;蒋筱;张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浅谈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改进的护理体会

    目的 改良传统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减少因静脉留置针固定不妥造成的贴膜固定松脱,致使静脉留置针脱管,渗出(渗血、渗液),贴膜使用时间缩短.方法 选取所在科室穿刺静脉留置针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改良后的固定方法,比较两种方法造成留置针贴膜使用时间的长短.结果 改良后的静脉留置针贴膜使用时间较传统固定后贴膜使用时间延长.结论 改良后采用高举平台法及3M透明贴膜无张力固定静脉留置针,减少了因贴膜固定松脱造成的静脉留置针脱管,渗出,延长了静脉留置针贴膜使用时间.

    作者:高其欢;陈文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浅谈大数据背景护理发展的新趋势

    伴随着医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医疗数据库的开发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护理专业在医疗大数据的背景下,发展趋势也在发生着改变.护理人员在数据库资源的构建以及数据库的使用、开发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医疗大数据时代护理专业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护理人员应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

    作者:于媛媛;朱婉;何静;姜冉;王秋毓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新形势下放疗直线加速器脉冲变压器的故障研究

    在目前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间,放疗是其主要方法之一,放疗直线加速器由于具有X射线、电子束输出量大、射野范围广等特点而广泛的应用于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放疗直线加速器运行的好坏对整个放疗的临床效果举足轻重.在这种情况下,准确对放疗直线加速器的故障进行迅速判断、修理和维护就更具必要性.这既是保证放疗直线加速器正常运行的重挫措施,也是降低医院人力、物力、财力损耗的重要保障,在给疾病患者创造良好的生存质量的同时,推进临床医学的健康发展.借此,本文将在了解放疗直线加速器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放疗直线加速器脉冲变压器的常见故障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检修与维护,保证其在疾病治疗前后的正常运行和为提升患者生存率保驾护航.

    作者:赵明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在战创伤急救中应用的可行性

    目的:观察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在战创伤急救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13例战创伤患者作为样本,所有患者均采用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给药,观察急救效果.结果:急救后,13例患者HR(86.95±6.44)次/min、SBP(105.95±4.19)mmHg、DBP(82.69±3.14)mmHg,与急救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13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抢救成功率92.31%、并发症发生率15.38%.结论:将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应用到战创伤急救中,能够有效提高穿刺与抢救成功率,改善心率及血压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邓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性阑尾炎患者146例,选至2015年10月-2018年2月,将其分成2组:7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73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2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作用重大,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黄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某院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曹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浅析脑梗死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药物生化性抵抗的发生与复发的相关性

    目的 对抗血小板的药物生化抵抗的发生和复发过程在脑梗死二级预防当中的相关性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到2017年2月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有190例患者,并且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5例患者.观察组应用氯吡格雷,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然后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一年以后的脑梗死的复发率和抗血小板药物生化抵抗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抵抗总发生率要低,其中对照组为43.16%,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过程是存在药物生物抵抗的,这时,患者更加容易脑梗死复发,所以需要注重脑梗死药物的临床使用,可以联合其他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该研究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彭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目的: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发心源性休克的治愈率,本文主要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源性休克的护理措施进行深入探讨.方法:选取三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他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以及特殊护理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三名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是并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护理人员需要提供积极的治疗手段以及周密的护理措施.

    作者:赵晓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延续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析对小儿肺炎患者施以延续性护理的疗效.方法 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94例小儿肺炎患者资料,以贯序法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分别以予常规与延续性护理;评估2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长及复发率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试验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较短(P<0.05);试验组住院时长较短,且住院费用较低(P<0.05);试验组疾病复发较少(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患者施以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长,并显著改善预后状况,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行.

    作者:刘洁;高阳;高银;董玉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的疗效探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的患者中选取172例,用电脑程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给对照组的患者连续三十天使用阿斯美胶囊进行西医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让患者连续三十天服用联合自拟补肺益肾清热方,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88.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6%,P<0.05.结论:比起传统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对于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患者而言,有效地结合中西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好地治疗他们的病症.

    作者:张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