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攀
目的:分析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4例,将4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22例)与常规组(n=22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比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与常规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中有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促进康复.
作者:周东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讨论舒适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实施手术的10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样本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8年8月,按照患者的入院办理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的样本数为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则给予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给予舒适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代利慧;梁士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别采用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后,比较分析其疗效.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成立参照组与研讨组.参照组单独采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而研讨组单纯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发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讨组治疗效果较参照组更佳,组间差异明显,P<0.05,同时不良反应与参照组相近,P>0.05.结论 分别采用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通过研究表明两中药物治疗效果相近,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莫沙必利药物治疗不良反应优于多潘立酮,临床效果理想.
作者:曾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患儿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指导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2例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患儿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理念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16例.实验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指导,观察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治疗配合度.结果:实验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30例(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24例(75.00%),实验组的治疗配合度31例(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25例(78.13%),实验组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患儿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指导和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缩短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卢小凤;杨文雯;蒋艳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针对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做出了对比研究.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入我院接受免疫检验的100例患者定为主要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免疫检验前质量控制,研究组在常规检验的基础上给予标本采集质量控制.对比两组患者免疫检验指标的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的免疫检验指标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免疫检验样本中的胰岛素、胰岛素抗体、甲状腺功能、甲胎蛋白变异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加强免疫检验的标本采集,给予有效的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这样既能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也可降低临床免疫检验标本的变异指数,真正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作者:徐焕焕;杨金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在食管癌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观察食管正常黏膜组织,鳞状上皮轻/中度非典型增生黏膜组织,重度非典型增生/原位癌黏膜组织,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同一患者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病灶部ENT、EDYSⅠ~Ⅱ、EDYSⅢ/CS、ESCC四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窦部ESCC、EDYSⅢ/CS、EDYSⅠ~Ⅱ、ENT、ESCC、EDYSⅢ/CS及EDYSⅠ~Ⅱ三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CC、EDYSⅢ/CS分别与EN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病灶局部感染幽门螺杆菌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发展无关.胃窦部感染幽门螺杆菌可促进肿瘤的发生,但对肿瘤的发展无影响.
作者:班志超;徐宁;王旭;杜红蕾;张立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风险规避作用.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IC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74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的参照组(n=37),以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研究组(n=37),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风险规避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70%、护理满意度为97.30%均优于参照组的24.32%、78.38%,且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为重症监护室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可有效规避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洁阳;叶飞宜;严展英;叶燕红;梁子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临床麻醉手术疼痛应用罗哌卡因疗效.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临床麻醉手术疼痛患者,时间在2017年12月直至2018年8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临床麻醉手术疼痛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镇痛;大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镇痛;对比其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和术后清醒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麻醉手术疼痛患者术后1天6.01±1.02分、术后2天5.22±1.14分、术后3天4.52±1.47分,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麻醉手术疼痛患者术后清醒时间15.22±1.54min,与对照组相比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麻醉手术疼痛应用罗哌卡因镇痛效果明确,且安全性高,值得研究.
作者:林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行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接收的45例行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外科手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期间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8.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P<0.05).结论在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间开展快速康复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
作者:王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于施行颅脑手术之后出现严重的脑水肿的患者有关护理方法和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收容诊治的50名施行颅脑手术之后出现严重的脑水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并将这50名施行颅脑手术之后出现脑水肿并发症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25名患者.相关护理人员使用普通的护理手段来护理对照组的患者,相关护理人员使用强化的护理手段来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实行不同的护理方法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数据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在施行颅脑手术之后,患者较容易发生严重的脑水肿相关并发症,通过加强医学临床上的相关护理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脑水肿对患者的生命健康的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郝鑫;张军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近年来,检验医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临床医学当中发挥的作用也随之加大.检验医学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医学科目,涉及了多方面的医学知识和检验仪器的操作运用,可以说医学的发展和仪器的改进是检验医学取得进展的重要原因.本文就从当前医疗行业当中检验医学的现状及其在临床医学当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关系,从而提出促进检验医学发展的有效策略.
作者:薛泽凡;侯晓明;周沁晔;高雅琼;冯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评价及母婴风险.方法:选我院80例2017年5月-2018年6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选择饮食控制方案治疗,观察组则选择饮食控制方案加上胰岛素用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分娩的孕周、平均血糖达标日数;施治前后患者血糖监测中位数;新生儿低血糖、产妇妊高症等母婴风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分娩的孕周、平均血糖达标日数、血糖监测中位数相比较对照组有优势,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产妇妊高症等母婴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控制方案加上胰岛素用药方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肯定.
作者:郑学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改变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暂时性矫正视力.角膜塑形镜的使用是一种可逆的,非手术矫正视力手段.一般在晚上佩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达到佳效果.本研究探讨了角膜塑形镜在对青少年近视人群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刘怡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颅内动脉瘤采用显微手术及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自我院随机选取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选自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根据抽签法随机分组,行介入治疗的29例患者纳入实验组,行显微手术的2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明显更低,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采用介入治疗的疗效显著低于显微手术,但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优.
作者:王迪;夏庆;刘禹兵;张宇;黄金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舒适性护理对肝硬化患者心理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入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实验组行舒适性护理,对比焦虑抑郁发生率、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调查对照组的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实验组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肝硬化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舒适性护理措施,能够加快康复速度,提升舒适度,并改善心理状况,优化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盼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调查与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肾脏内分泌机能的系统功能.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如何提高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愈率,通过入院治疗的患者进行探究并找到解决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400例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他们的治疗程度各不相同,接受治疗后患者的肾脏内分泌机能皆有所好转.结论:在进行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治疗时,重要的环节就是肾脏内分泌机能的治疗.想要提高患者的康复率,一定要对患者肾脏内分泌机能加以重视,以达到较高的康复概率.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手术室的应用实践.方法:择选本院外科的手术室所收治病患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平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例.干预组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模式,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相比较常规组,干预组病患在接受护理服务后期的焦虑情绪指标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评分等,均略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外科的手术室来说,通过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模式,能缓解病患对于外科手术的焦虑情绪,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病患早日疾病转归.
作者:王玉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寻高血压脑出血佳手术治疗方法,以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为例.方法:从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2017年期间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但是对照组选择在发病6~72h进行手术,观察组则在发病6h内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及远期临床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发病6h内接受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更优.
作者:夏士斌;郑自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100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骨科手术后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50例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对照组50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对照组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在临床中推广的意义
作者:张莲杰;万亚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增强静配中心药物配置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方法:分析我院静配中心在2016年1月1日-5月30日期间的工作质量,此阶段工作人员实施常规配置工作,将其作为对照组.在同年6月1日-12月30日实施增加配置工作流程,将其作为观察组.观察实施增加配置工作前、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工作质量上升91.66%;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工作效率上升14.59%.结论:通过实施增加配置工作流程,静配中心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有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陈康骊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