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志超;徐宁;王旭;杜红蕾;张立玮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法将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9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P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Cr、FPG、UAER、BUN各项指标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各项指标得到改善,该种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用针刺疗法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腰肌劳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用针刺疗法联合推拿疗法进行治疗,共治3个疗程,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腰背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其VAS评分较低,P<0.05.结论:用针刺疗法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腰背疼痛的症状.
作者:刘翠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于在儿科相关护理工作当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和对应的解决方案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收容诊治的70名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讨论其相关护理工作中的有关安全隐患,并对儿科护理工作安全的影响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有关影响原因制订解决方案.结果:缺少积极的交流和沟通是发生相关医患纠纷矛盾的主要原因,通过制订有关方案,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以及管理,有利于降低医患纠纷的数量,减少儿科护理当中相关事故的发生几率,从而向患儿和家属提供一个安全,有保障的服务和印象.结论:通过提升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和安全意识,给患儿创设一个安全和舒适的护理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
作者:李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于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施行手术之后出现脑水肿相关并发症的因素和有关护理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收容诊治的60名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并将这60名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编成两个组类,一组编为存活组,另一组编为死亡组,存活组有40名患者,死亡组有20名患者,本次研究的60名患者均在手术之前和手术之后实行CT检测,对相关影响原因进行分析,探究患者在实行手术之后出现脑水肿相关并发症的因素,并讨论有关护理方法策略.结果:在本次研究的60名患者当中,有20名患者死亡,死亡率是33.33%,在存活组的40名患者当中,患者肌力恢复四级的几率是17.5%,肌力恢复三级的几率是35.0%,肌力恢复二级的几率是47.5%.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为三分到六分,存在患者形成脑疝,且相关脑血肿部位为深部,患者脑中线位移大于等于1.0,患者在施行手术之后血压不稳定,且以上所提到的六项和其组类进行对比,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脑水肿相关并发症是比较普遍的,且存在很高的病发几率,患者血压较高,氧气不足,血容量不够,体温长时间处于高热以及电解质紊乱都能够诱发脑水肿.患者在手术之前的格拉斯哥评分为三分到六分,手术之后血压不稳定,脑中线位移大于等于1.0等影响原因,都与患者脑水肿相关并发症的影响程度有关联,存在可预测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预后和生命质量.
作者:郝鑫;张军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在手术室医疗设备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前(2016.01月-12月)后(2017.01月-12月)分别选择100件手术室医疗设备,纳入到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对比设备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设备管理良好事件发生率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合格率为99.0%,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在手术室医疗设备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刘雪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改变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暂时性矫正视力.角膜塑形镜的使用是一种可逆的,非手术矫正视力手段.一般在晚上佩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达到佳效果.本研究探讨了角膜塑形镜在对青少年近视人群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刘怡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OPRM1基因多态性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舒芬太尼镇痛需求量个体化差异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麻下腹式广泛子宫切除术配以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女性观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所有患者都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患者术后苏醒时刻、12小时、24小时以及48小时时间点上舒芬太尼的消耗量进行记录.结果:与野生纯合子和突变型杂合子两组相比,突变型纯合子组舒芬太尼消耗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PRM1A118G基因多态性对于术后12h、24h和48hNRS评分和舒芬太尼消耗量产生了明显影响,对于突变纯合子基因多态性患者,应该增加舒芬太尼用量,从而改善个体化治疗效果.
作者:刘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素类似物(GnRHa)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青春期特发性矮小女童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10-2018.02期间收治的45例青春期特发性矮小女童,将其划为三组,各15例.即A组患儿使用GnRHa联合rhGH治疗,B组患儿使用GnRHa单药治疗,C组患儿使用rhGH单药治疗,比较各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给药6个月时,1、A、B组患儿子宫容积、卵巢容积显著降低,C组患儿子宫卵巢容积则呈现增加状态.2、各组患儿生长速率(GV)、骨龄/实际年龄(BA/CA)、预测身高(PAH)的变化:①BA/CA:A组、B组与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GV:A组、C组与B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PAH:A组与B组、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青春期特发性矮小女童而言,GnRHa联合rhGH治疗模式,可在抑制第二性征发育的同时,延迟骨骺闭合,改善其成人预测身高,但对成年终身高的改善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对疾病的防治,而是转化为积极地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痤疮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都有可能引发或恶化这种疾病.痤疮作为皮肤病中的一类颜损性疾病,不但给患者带来躯体的痛苦,更会对其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了解痤疮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对综合治疗痤疮、增强患者自信,提高患者满意度意义重大.
作者:左媛媛;竺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并对比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以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进行手术治疗的72例老年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分组依据为计算机表法,平分为参照组(n=36)与研究组(n=36),参照组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硬膜外麻醉,以术后各个时间的MMES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标准.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且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在对老年骨科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短期认知功能造成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作者:张银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癫狂病以精神行为错乱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中医对癫狂的认识有二千多年历史,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诊疗方法.本文通过近几年中医临床研究,发现疾病的病因病机多以先天不足、情志不畅、脏腑气血虚衰、髓海不足,导致痰、热、瘀互结共同发病,治疗多以辨证论治随症治之并未拘泥于传统治法.
作者:叶磊;高宇琪;李炜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图像引导放射治技术(IGRT)对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精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5例腹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均应用Synergy IGRT加速器治疗,并由锥形束CT评价左右(x)、前后(z)、头脚(y)各方向线性摆位误差,与分别由x、z、y轴旋转形成的u、v、w旋转摆位误差,评价摆位误差.结果:本组对象均接受413次锥形束CT扫描,x误差(0.14±0.06)cm,z误差(-0.02±0.11)cm,y误差(0.07±0.12)cm,u误差(0.75±0.21)°,v误差(-20±0.26)°,w误差(0.21±0.18)°,方向摆位误差依次为y>z>x.结论:在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采用IGRT可减少患者摆位误差,提升放射治疗精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依据现状作相应的距离调整,以大化提升放射治疗精度.
作者:李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实施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2例,分别给予传统开放手术与脊柱后路显微镜下微创间盘取出术,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手术耗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可知,实验组均明显短于或者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微创手术(脊柱后路)治疗,便于获取较小的手术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推荐.
作者:高智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治疗的80例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降压治疗,观察组则应用降压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及总体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64.44±12.27)mmHg、(104.25±11.17)mmHg,对照组为(163.11±12.01)mmHg、(105.37±11.31)mmHg,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10.25±8.67)mmHg、(81.55±6.22)mmHg,对照组为(136.44±9.14)mmHg、(92.37±7.31)mmHg,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明天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改善,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疼痛是普外科患者手术后常见症状之一,若未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疼痛,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疾病恢复和术后功能锻炼,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运用镇痛药物,个体化疼痛管理,心理干预,患者自控镇痛进行探究.以期通过疼痛管理,从而使患者在普外科手术后获得更低的疼痛评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加速患者的康复,现将当前普外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管理现状和方案进行综述.
作者:赵建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现阶段,临床治疗肿瘤患者的方式有:(1)手术治疗、(2)化学治疗、(3)放射治疗、(4)生物治疗等四种方式.其中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患者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放射治疗中所采用的放射线不仅仅会对肿瘤细胞产生破坏,还会对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害,从而导致患者放疗后的皮肤出现程度不一的损伤.轻微的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皮肤出现红斑,同时伴随着刺痛和瘙痒以及烧灼感等症状,重度不良反应则会导致患者出现湿性的蜕皮以及口腔溃疡,此时应立即暂停放疗.而放疗后实施皮肤护理的目的则是为了使放疗的照射区域皮肤处于清洁和舒适的状态,同时减少应不良反应所造成的疼痛,预防皮肤的感染以及加快伤口的康复速度,大程度的在放疗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南立静;王力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研究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4例面神经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针灸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西医治疗)与实验组(32例:西医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4周后显效率(56.25%)、有效率(37.50%)、总有效率(93.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面神经炎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海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成功地将机器人应用在临床医学,激发了学者们对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机器人的热情,将机器人引入这一领域,会突破旧的诊疗模式,促使新的一轮口腔诊疗变革,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开始普及,它们依靠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在医学方面被逐渐应用,笔者将综述机器人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作者:郭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闭合手法复位单侧双克氏针经皮固定与克氏针内外髁经皮交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中期随访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住院手术并行闭合手法复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9例,按两种手术方式分为A组(14例)与B组(15例),A组患者单侧双克氏针经皮固定,B组患者克氏针内外髁经皮交叉固定.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石膏外固定.结果:术后A组患儿上肢负载所需时间,肘屈伸功能、前臂旋转功能、提携角、Baumann角及前倾角恢复度数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z=-0.148,P=0.883);结论:闭合手法复位-单侧双克氏针经皮固定与克氏针内外髁经皮交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在术后负载所需时间、肘屈伸、前臂旋转、提携角、Baumann角及前倾角恢复度数均无明显差异,克氏针内外髁经皮交叉固定与单侧双克氏针经皮固定相比易于发生尺神经损伤.
作者:张晓军;刘青超;杨金杰;王延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肺栓塞患者护理工作中施以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我院接诊的100例肺栓塞档案资料,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护理干预与日常护理,评估2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护理满意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干预1w后SF-36评分更高(p﹤0.05);实验组干预1w后心理状态更好(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状况更高(96.00%vs.82.00%)(p﹤0.05).结论 在肺栓塞护理工作中,施以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满意状况,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减少纠纷事件,临床实施情况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沙沙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