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促性腺激素释放素类似物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青春期特发性矮小女童的疗效分析

李云

关键词:促性腺技术释放素类似物, 重组人生长激素, 青春期特发性矮小,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素类似物(GnRHa)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青春期特发性矮小女童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10-2018.02期间收治的45例青春期特发性矮小女童,将其划为三组,各15例.即A组患儿使用GnRHa联合rhGH治疗,B组患儿使用GnRHa单药治疗,C组患儿使用rhGH单药治疗,比较各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给药6个月时,1、A、B组患儿子宫容积、卵巢容积显著降低,C组患儿子宫卵巢容积则呈现增加状态.2、各组患儿生长速率(GV)、骨龄/实际年龄(BA/CA)、预测身高(PAH)的变化:①BA/CA:A组、B组与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GV:A组、C组与B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PAH:A组与B组、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青春期特发性矮小女童而言,GnRHa联合rhGH治疗模式,可在抑制第二性征发育的同时,延迟骨骺闭合,改善其成人预测身高,但对成年终身高的改善有待进一步观察.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探究申频

    目的:根据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展开探究分析.方法:回顾我院从2017年8月到2018年6月之间的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共80例参与本次的研究调查,收集患者的痰液、呼吸道分泌物,支气管灌洗液等标本与病原菌,分析并了解其分布特点,抽调主要的病原菌展开药敏实验.结果:本次调查中共分离出67例病原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2株,占比32.8%,大肠埃希菌11株,占比16.4%,病原菌的数量远高于其他的病原菌,各病原菌之间的数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甲氧苄啶的耐药性高,明显高于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两种菌种的存在占比较大,且这两种药物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的耐药性较强,治疗中紧密的观察病原菌的分布状况,并了解其耐药性,在依据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择相契合病情的药物,能够极大的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申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路径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探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住院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住院行手术治疗患者252例,采取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6例,对照组给予外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术后有4例出现临床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4%;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71±1.01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3±1.37d;观察组住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路径能有效优化护理流程,缩短了患者的临床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董礼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闭合手法复位-外侧双克氏针与内外髁交叉双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期随访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闭合手法复位单侧双克氏针经皮固定与克氏针内外髁经皮交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中期随访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住院手术并行闭合手法复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9例,按两种手术方式分为A组(14例)与B组(15例),A组患者单侧双克氏针经皮固定,B组患者克氏针内外髁经皮交叉固定.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石膏外固定.结果:术后A组患儿上肢负载所需时间,肘屈伸功能、前臂旋转功能、提携角、Baumann角及前倾角恢复度数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z=-0.148,P=0.883);结论:闭合手法复位-单侧双克氏针经皮固定与克氏针内外髁经皮交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在术后负载所需时间、肘屈伸、前臂旋转、提携角、Baumann角及前倾角恢复度数均无明显差异,克氏针内外髁经皮交叉固定与单侧双克氏针经皮固定相比易于发生尺神经损伤.

    作者:张晓军;刘青超;杨金杰;王延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解析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分析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接受眼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心理特点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复发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复发,复发率为4.76%,对照组出现7例复发,复发率为16.66%,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满意率为84.2%,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眼科手术俯卧位患者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大限度消除患者术后出现的各种负性心理,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有利于降低复发率,患者满意度高,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安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参加病例研究者均为2016年1月-2016年7月接收到本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按治疗先后均分为对照组33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33例,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模式,两组病人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对比两组病人日常生活功能评分(Barthel),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治疗组的抑郁、恐惧、人际敏感、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对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中,起到调整病人心态,提高生活质量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晓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1月~2018年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4例,纳入观察组.同期收治的稳定性心绞痛冠心病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对照组、观察组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TNF-α水平.观察组按照预后进行分组,入院时、1周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TLR4、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TNF-α水平ROC下曲线面积分别为0.924、0.882.观察组84例,其中预后不良的对象35例、预后良好的对象49例.1周后,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对象TLR4、TNF-α低于入院时,预后不良对象高于预后良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TNF-α可以作为冠脉疾病诊断指标,同时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作者:朱杰;周鑫;胡文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对5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不同疗程对5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2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治疗疗程为4周,研究组治疗疗程为6周,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9.29%和78.57%,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反酸、烧心和胸痛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使用4周疗程比较,奥美拉唑持续使用6周更有助于提高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显著增加.

    作者:王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在胸外科临床上的应用与护理

    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些病人需要长期输液来缓解疾病,在以往,需要多次扎针,不仅使患者身体上遭受疼痛,而且也对皮肤有很大的破坏,对血管也是一种负担,也很有可能造成手部组织肿痛,使得再次扎针造成困难.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医学中的大力推广,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也是近些年发展站起来的一种护理的操作技术,它的广泛使用,让输液变得不再痛苦,也大大减少了对皮肤的破坏,对血管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但是,静脉留置针这种技术由于操作不当,使得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并且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不良的反应,不仅没有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反而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由此可知,静脉指针技术对护士的专业要求比较高,并且还应该掌握静脉指针的操作要领,以及封针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应该对静脉指针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一定的解决措施.由于胸外科的大部分患者需要经常性的使用这种技术,这种技术大大减少了对皮肤的破坏,对血管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因此,静脉留置针这种护理技术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大力推广,广泛的将这项技术运用到临床医学上.

    作者:吴林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一例喉癌术后并发甲状腺动脉大出血的急救护理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呼吸道肿瘤中位居第二位,占全球每年新增恶性肿瘤的2.4%.[1]从1873年Billroth完成首例全喉切除术以来,手术一直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2].随着喉癌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喉部肿瘤的手术范围也越做越大.气管造瘘口成型术,成为常见的手术方式,因术式需要上提气管修复造瘘口,就需要把附着气管的甲状腺两侧剥离,甲状腺处于游离状态,且甲状腺附近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有成对的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有时还有甲状腺中动脉;甲状腺上下动脉均有分支,这些分支在甲状腺的上下左右以及与喉部、气管、咽部、食管的动脉分支都互相吻合,构成丰富的血管网[3].喉癌术后甲状腺动脉易大出血,情况紧急且多见,因此护理人员需掌握喉癌术后甲状腺动脉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高林红;龚顺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漏诊和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的声像图特征及漏诊、误诊原因.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乳腺癌患者75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共计82个病灶,患者术前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经由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共计确诊乳腺癌病灶62个,可疑病灶10个,误诊8个,漏诊2个,诊断准确率为87.80%,误诊率为9.76%,漏诊率为2.44%.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有效的乳腺癌诊断方法,但部分病灶体积较小,无典型声像图特征,易出现漏诊或误诊,在诊断过程中应结合肿瘤纵横比、回声分布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判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原正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护理实践中的研究进展

    现如今,我国的医学发展迅速,加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是近年来在欧美等国家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理念,并已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运用在如麻醉科、妇产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和骨科等科室中,FTS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实践,能有效减轻应激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加快患者康复,FTS也是未来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发展的趋势与方向,除此之外,FTS在骨科运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探讨.现将国内外关于FTS在骨科护理实践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皮椎体成型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手术及经皮椎体成型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病患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7年1月来院接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的115例病患的诊疗资料,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接受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的57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的58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治疗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研究组优于参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相较于用经皮椎体成型手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手术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病患的疼痛,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值得研究.

    作者:刘阳;刘晓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法将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9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P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Cr、FPG、UAER、BUN各项指标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各项指标得到改善,该种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时期医院药房药剂管理分析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对医院药房药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医院药房药剂管理水平与病人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在新时期,要求正视药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药剂管理水平,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本研究探讨了新时期医院药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医院药房药剂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作者:候英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浅析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在8016年3月到8018年3月开展本次关于剖宫产的对比研究,期间总共选取80例产妇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根据第一次剖宫产手术方式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产妇的第一次剖宫产方式分别为改良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指标以手术时间、粘连发生率、切口并发症为主.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产妇手术时间、粘连发生率、切口并发症多项数据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手术时间(50.1±18.2)min,粘连发生率为5(12.50%),无切口并发症患者;常规组手术时间(67.9±20.1)min,粘连发生率为11(27.50%),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实验组多项数据优势均突出,统计学结果达到意义标准(P<0.05).结论: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突出,采取行之有效的剖宫产手术方式可以更好的降低对产妇再次手术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普及.

    作者:吕丽;韩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评价

    目的 研究急性阑尾炎的术后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对6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病患中的30例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并发症控制效果及恢复速度差异.结果 常规护理及强化护理下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0%与6.67%;观察组肛门排气、首次下床、住院时间分别为(18.54±1.39)h、(11.97±1.04)h、(5.22±0.58)d,均短于对照组.结论 阑尾炎术后强化护理对并发症可起到显著控制作用并可帮助病患更快恢复.

    作者:赵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口腔癌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口腔癌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72例1996年6月至199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本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对本组患者均随访至2018年6月,本组患者1年、3年、5年、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14%(68/70)、88.57%(62/70)、77.14%(54/70)、42.86%(30/70).目前30例患者存活,其中年龄>70岁的患者有2例,生存时间>12年的患者有4例.死亡40例,其中有其他肿瘤2例,心脑血管疾病3例,复发转移35例,复发转移患者中有22例在3年内出现复发转移而死亡.结论:口腔癌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放疗或者化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刘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县人民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0例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将所有患者依据偶数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优势,且发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少,经计算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护理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沈正红;丁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和对比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100例;2016年5.25日至2017年6.28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每组患者各50例.结果:观察组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能力以及自护责任感、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研究.

    作者:郁春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精细化护理服务控制ICU肢体受限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实践探讨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服务控制ICU肢体受限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ICU肢体受限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精细化护理服务)与常规组(日常护理)各30例,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对ICU肢体受限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服务措施能有效改善护理质量,降低其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使得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王美力;林文;苏秀梅;殷满芳;利素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