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杰;周鑫;胡文杰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不同疗程对5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2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治疗疗程为4周,研究组治疗疗程为6周,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9.29%和78.57%,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反酸、烧心和胸痛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使用4周疗程比较,奥美拉唑持续使用6周更有助于提高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显著增加.
作者:王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对策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本护理,干预组予康复护理对策.比较结果.结果:干预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膝骨性关节炎炎症吸收的时间、恢复关节功能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炎症评分、行走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策效果好,可改善炎症评分、行走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水平.
作者:赵丽娟;陆景华;李学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将优质护理措施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患者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依从性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朱丽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脊柱外科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130例脊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柱肿瘤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鲍海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并研究ICU躁动患者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ICU躁动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44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2例)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对照组(n=22例)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此次样本分析中,试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焦虑、抑郁评分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ICU躁动患者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肖静娜;麦诗;李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用于冠心病患者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患有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与治疗之后生活质量以及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使用中医情志护理手段进行护理,能够明显的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冠心病的护理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付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无痛人流术患者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60例无痛人流术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麻醉应用丙泊酚,实验组麻醉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丙泊酚用量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术毕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术中镇痛良好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对于单用丙泊酚,针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镇痛效果更好,能够显著减少药物用量和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和术毕苏醒时间,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张田田;杨夏;裴亚丽;刘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探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住院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住院行手术治疗患者252例,采取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6例,对照组给予外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术后有4例出现临床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4%;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71±1.01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3±1.37d;观察组住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路径能有效优化护理流程,缩短了患者的临床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董礼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实施系统有效的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患者得到显著的康复,治疗有效人数为114例,有效率为95%(114/120),治疗前后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之后接受系统有效的治疗对于提升其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还能够进一步促进病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和推广.
作者:刘东平;王海燕;管春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在8016年3月到8018年3月开展本次关于剖宫产的对比研究,期间总共选取80例产妇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根据第一次剖宫产手术方式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产妇的第一次剖宫产方式分别为改良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指标以手术时间、粘连发生率、切口并发症为主.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产妇手术时间、粘连发生率、切口并发症多项数据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手术时间(50.1±18.2)min,粘连发生率为5(12.50%),无切口并发症患者;常规组手术时间(67.9±20.1)min,粘连发生率为11(27.50%),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实验组多项数据优势均突出,统计学结果达到意义标准(P<0.05).结论: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突出,采取行之有效的剖宫产手术方式可以更好的降低对产妇再次手术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普及.
作者:吕丽;韩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输液不良反应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26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2%)明显低于对照组(19.23%)(P<0.05).结论:在老年人输液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提高输液安全性.
作者:赵红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治疗早产儿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细菌感染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用传统的头孢噻肟治疗,观察组给予美罗培南治疗,连续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美罗培南治疗早产儿重症细菌感染,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作者:陈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输注高浓度的营养物质、化学药物(化疗)为治疗血液肿瘤的常见手段,但化疗过程中,副作用即毒性反应较为常见,如血管闭锁、硬化、静脉炎等,另外,发疱类化疗药物的渗透更易导致皮下坏死.外周静脉中心处静脉置管是一种通过经外周静脉埋入导管,将末端置入中心静脉的置管技术.化疗药物经过PICC的管道输入血管后能及时稀释药物,消除血管壁刺激,从而减少药物所引发的静脉炎和外渗性伤害.目前,部分患者不接纳PICC,多选择在外周浅静脉置钢针.本文对某本科收治的50例化疗但不接受采用PICC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原因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于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及其患者的预后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判定.方法:选取2014年6月6日至2016年6月6日期间我院急性胆囊炎患者100例(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发病72h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72h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并将2组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长、手术时长、术后疼痛时长、术后住院时长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手术时长为(44.51±6.14)min,肛门排气时长为(29.08±3.99)h,术后疼痛时长为(20.47±6.97)h,术后住院时长为(6.09±1.47)d,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手术总好转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发病72h内采取急性胆囊炎手术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患者的术后预后情况更佳,可推广实施.
作者:邱宗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运用可塑纤维桩或预成纤维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行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而观察组则运用预成纤维桩,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修复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口腔修复患者预成纤维桩可以提高修复效果.
作者:师丽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于患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护理当中应用相关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调查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收容诊治的140名患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并将这140名患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编成两个组类,一组编为实验组,另一组编为对照组,每个组类均有70名患者,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医学临床上施行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和不同的健康教育手段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施行相关护理干预之后患者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患者对相关病症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护理之后一年和一年以后患者存在的再出血的几率进行比较,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在和相关传统健康教育的护理手段比较,分阶段的健康教育手段能够明显改善患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医学临床上的相关病症.
作者:杨勇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探究护理干预联合氧驱动雾化对小儿重症肺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6例重症肺炎咳嗽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联合氧驱动雾化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28例:单纯给予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8例:常规护理联合氧驱动雾化),比较两组患儿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48h后第一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量(FVC)以及FEV1/FVC%等肺功能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7天后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小儿重症肺炎咳嗽患儿给予护理干预联合氧驱动雾化单位时间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给予护理干预.
作者:张美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对疾病的防治,而是转化为积极地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痤疮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都有可能引发或恶化这种疾病.痤疮作为皮肤病中的一类颜损性疾病,不但给患者带来躯体的痛苦,更会对其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了解痤疮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对综合治疗痤疮、增强患者自信,提高患者满意度意义重大.
作者:左媛媛;竺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及护理效果.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入组我院54例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术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均分,各27例,纳入实验组的患者行心脏康复训练及护理,纳入对照组的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后Barthel指数、护理后SAS评分、护理后SD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及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方欣;张秀娟;谢春花;徐荣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校校医院在院前急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解决方法,为高校校医院制定科学合理的急救门诊护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资料整理与文献研究,有针对性的分析2016年以来我校校医院在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 通过对人员、医疗物品、救治方法、交通通讯、护理记录等方面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干预.结论 结合校医院门诊护理的实际情况,针对护理安全问题及时防范,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加强风险防护教育,是提高校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作者:唐显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