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阶段性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杨勇琼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 阶段性健康教育, 护理应用
摘要:目的:对于患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护理当中应用相关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调查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收容诊治的140名患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并将这140名患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编成两个组类,一组编为实验组,另一组编为对照组,每个组类均有70名患者,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医学临床上施行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和不同的健康教育手段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施行相关护理干预之后患者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患者对相关病症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护理之后一年和一年以后患者存在的再出血的几率进行比较,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在和相关传统健康教育的护理手段比较,分阶段的健康教育手段能够明显改善患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医学临床上的相关病症.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外伤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运用到脑外伤患者围术期的功效.方法:选出2014年12月到2017年1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脑外伤患者144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72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72例患者施以早期康复护理,比照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BI)总分、Fugl-Meyer运动量表(FMA)总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组二患者的BI总分、FMA总分、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对脑外伤开颅血肿消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手术患者处于围术期中施以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极大地提升患者的活动能力与平日的生活能力,减小并发症产生的概率,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刘晓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ICU患者实施血乳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对ICU患者危重程度进行血乳酸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82例危重病人,进行血乳酸水平测定,结合病案室资料,分析ICU患者血乳酸浓度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患者出ICU时血乳酸浓度相比入ICU时有显著下降(P<0.05);危重病患者入ICU时乳酸水平随着血乳酸浓度的下降生存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血乳酸水平监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掌握危重病人的内环境指导医生合理治疗,并有助于病人的预后评估.

    作者:梁明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集我院100例2017年4月-2018年6月尿路感染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左氧氟沙星组采纳左氧氟沙星治疗,莫西沙星组则采纳莫西沙星治疗.比较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莫西沙星组疗效、尿路感染症状好转时间、尿细菌培养转阴时间、尿路细菌检出数量、排尿舒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左氧氟沙星组更好,P<0.05.莫西沙星组治疗安全性和左氧氟沙星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效果理想.

    作者:邓修鑫;高伟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心理产生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文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和传统组,干预组和传统组各45例.90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术治疗,干预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心理明显改善,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5%,传统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72.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传统组,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胃癌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高,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健康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健康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阻塞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健康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晓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晓率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对于慢性阻性性肺气肿能够明显提高健康知晓率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目的:针对产房当中的护理工作,应用优质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选A医院产房在2014-2017年接诊的800例产妇,对这些产妇分别按照产房常规的护理流程展开护理工作或者是在前项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分别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前组人数为350例,后组人数为450例.在研究中,需要对两组产妇的护理安全情况以及护理之后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优质护理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都要远远低于常规护理组,而主动服务、服务态度、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等四个方面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都要比常规护理组更高.结论:在进行产房护理管理的过程当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来展开护理工作,可以得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有利于产妇的预后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胡西西;孔翠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2日至2017年10月22日期间我院支气管哮喘1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结果:观察组夜间症状积分(0.13±0.05)分、日间症状积分(0.36±0.22)分、TNF-α(36.91±4.19)ng/L、IL-8(12.27±1.62)ng/L、IL-6(28.94±3.66)ng/L、肺部体征消失时间(5.43±0.51)d、气喘缓解时间(2.67±0.18)d、咳嗽缓解时间(2.19±0.32)d、总有效率(94.00%)、IgG(0.15±0.01)g/L、IgE(0.12±0.11)g/L、IgA(0.96±0.76)g/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邓学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循证护理是目前护理界较为前沿的护理模式,该模式通过强调以患者为主体的要求,达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目的.循证护理是近年来护理学的发展[1],该护理模式注重理论依据,要求以科学严谨的护理态度开展护理工作,以批判发展的思维改善和寻求佳护理方式.在耳鼻喉科应用循证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俊红;吕巧英;丁勤勤;李曙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行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接收的45例行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外科手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期间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8.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P<0.05).结论在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间开展快速康复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

    作者:王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脊柱外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对患者并发症与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脊柱外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对患者并发症与满意度的影响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接收入院的脊柱外科患者,共计72例.择随机分表法,将72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36例.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统计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选取满意度调查法,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调查.分析并对比两组的调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有并发症发病迹象的患者,共计1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6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及基本满意患者,共计35例,所占百分比为97.22%;对照组满意及基本满意患者,共计30例,所占百分比为83.33%.研究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脊柱外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李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内分泌机能异常与临床

    目的:调查与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肾脏内分泌机能的系统功能.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如何提高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愈率,通过入院治疗的患者进行探究并找到解决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400例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他们的治疗程度各不相同,接受治疗后患者的肾脏内分泌机能皆有所好转.结论:在进行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治疗时,重要的环节就是肾脏内分泌机能的治疗.想要提高患者的康复率,一定要对患者肾脏内分泌机能加以重视,以达到较高的康复概率.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以活血通脉汤为例.方法:从2017年病历库中随机抽取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口服地奥心血康,观察组服用活血通脉汤,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疾病而言,活血通脉汤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各级医院借鉴与学习.

    作者:宋雪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共计100例,患者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观察组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血尿及结石排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输尿管结石患者给予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促进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作者:刘海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对5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不同疗程对5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2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治疗疗程为4周,研究组治疗疗程为6周,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9.29%和78.57%,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反酸、烧心和胸痛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使用4周疗程比较,奥美拉唑持续使用6周更有助于提高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显著增加.

    作者:王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差异对比

    目的:分析并对比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以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进行手术治疗的72例老年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分组依据为计算机表法,平分为参照组(n=36)与研究组(n=36),参照组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硬膜外麻醉,以术后各个时间的MMES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标准.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且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在对老年骨科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短期认知功能造成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作者:张银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尿红细胞形态联合尿蛋白定量检验在肾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敏感性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肾病患者应用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检验联合诊断的效果及敏感性.方法:选择59例于我院接受检查的疑似肾病患者,纳入时间为诶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分别予以尿红细胞形态、尿蛋白定量检验,对比2种检验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全部59例疑似肾病患者病理检验结果显示,阳性54例、阴性5例.联合检验诊断阳性55例、阴性4例.尿蛋白定量检验诊断阳性45例、阴性14例.2种检查方式特异性未见显著差异有(P>0.05),联合检验诊断敏感性(98.15%)、准确性(94.92%)均高于尿蛋白定量检验(77.78%、74.58%),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检验联合诊断肾病的敏感性水平较高,能够有效提升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张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在手术室医疗设备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在手术室医疗设备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前(2016.01月-12月)后(2017.01月-12月)分别选择100件手术室医疗设备,纳入到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对比设备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设备管理良好事件发生率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合格率为99.0%,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在手术室医疗设备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刘雪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实施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2例,分别给予传统开放手术与脊柱后路显微镜下微创间盘取出术,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手术耗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可知,实验组均明显短于或者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微创手术(脊柱后路)治疗,便于获取较小的手术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推荐.

    作者:高智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流行性感冒防治药物的研究进展

    当前,流感病毒变异速度不断加快,各种亚型病毒在各个物种间重组变异,流感作为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已经对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由于流感方面疫苗研发水平的滞后性,药物防治是预防流行性感冒常使用的方法.人们对流感病毒的认识及对流感感染过程的了解,使得现代抗流感病毒的药物进入空前的发展阶段.近几年来,国内外制药领域发展得越来越快,许多新药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且抗病毒效果较好.本文重点介绍几种流行性感冒防治药物,以期为流感疫情的防控提供一些借鉴依据.

    作者:艾则孜·图尔荪尼亚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究儿科护理的隐患因素及防范措施

    目的:对于在儿科相关护理工作当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和对应的解决方案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收容诊治的70名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讨论其相关护理工作中的有关安全隐患,并对儿科护理工作安全的影响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有关影响原因制订解决方案.结果:缺少积极的交流和沟通是发生相关医患纠纷矛盾的主要原因,通过制订有关方案,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以及管理,有利于降低医患纠纷的数量,减少儿科护理当中相关事故的发生几率,从而向患儿和家属提供一个安全,有保障的服务和印象.结论:通过提升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和安全意识,给患儿创设一个安全和舒适的护理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

    作者:李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