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在食管癌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观察食管正常黏膜组织,鳞状上皮轻/中度非典型增生黏膜组织,重度非典型增生/原位癌黏膜组织,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同一患者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病灶部ENT、EDYSⅠ~Ⅱ、EDYSⅢ/CS、ESCC四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窦部ESCC、EDYSⅢ/CS、EDYSⅠ~Ⅱ、ENT、ESCC、EDYSⅢ/CS及EDYSⅠ~Ⅱ三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CC、EDYSⅢ/CS分别与EN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病灶局部感染幽门螺杆菌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发展无关.胃窦部感染幽门螺杆菌可促进肿瘤的发生,但对肿瘤的发展无影响.
作者:班志超;徐宁;王旭;杜红蕾;张立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下肢缺血性疾病经介入治疗后复发危险因素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介入治疗后下肢再次缺血及33例介入治疗后未引起复发的临床资料,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因素与其复发的关系.结果: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下肢缺血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预防下肢缺血复发,提高治愈率,控制截肢率,降低截肢高度的关键.
作者:宋丽芝;黄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剖宫产仰卧综合征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近两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5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在进行麻醉前扩容,麻醉完成后将手术床向左倾斜15o-30o,妥善固定后协助医师尽快完成手术.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输液量、出血量、尿量比对照组更优,BP,HR,SPO2实验组比对照组更优,其中S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S的发生率实验组1例,对照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对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的发生有良好的作用,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母婴意外.
作者:冀金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段断脐对母婴结局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阴道试产的足月产妇2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断脐时间为娩出1分钟内,观察组断脐时间为胎儿分娩1分钟到脐带停止搏动.结果:两组产妇的胎盘剥离时间、产后2h出血量并未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胎儿出生5min后的Apgar评分,出生1天的血红蛋白并未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胎儿出生4天后、出生6个月之后的血红蛋白与血清铁蛋白的含量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针对胎儿晚断脐不但不会给产妇产后出血量带来影响,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提高胎儿血红蛋白以及血清铁蛋白的含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圆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物联检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确诊为胃癌的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作为GAGD组,以及50例患有浅表性胃炎或者胃部黏膜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CEA、CA242、CA19-9、CA724的水平.结果:通过对不同疾病患者实施肿瘤标志物联检可以发现,对照组以及GAGD组的CEA、CA242、CA19-9、CA724相关指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而对照组以上肿瘤标志物相关指标又显著低于GAGD组指标值.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标志物联检对于胃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诊断准确率高,有效防止患者错过佳治疗时机,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俱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文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和传统组,干预组和传统组各45例.90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术治疗,干预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心理明显改善,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5%,传统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72.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传统组,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胃癌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高,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眼科手术的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62例接受眼科手术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眼科手术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关预防控制措施.结果:从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得知,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医院器械感染、无菌操作、手术环境污染等危险因素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手术有多种感染危险因素,因而需要医护人员合理控制围手术期感染控制流程,保证手术安全操作的同时预防手术感染.与此同时还需求医院健全完善眼科手术管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何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将优质护理措施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患者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依从性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朱丽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入路、钢板放置位置,对外踝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2例外踝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51)、对照组(n=51).对照组经腓骨外侧入路+钢板外侧固定,观察组经腓骨后侧入路+钢板后侧固定,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统计学意义均不存在,P>0.05.结论:外踝骨折患者采取腓骨外侧入路+钢板外侧固定、腓骨后侧入路+钢板后侧固定,均存在一定的利弊.所以,治疗前需结合患者的病情、骨折分型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入路,确定钢板放置位置,以此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
作者:杜岩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帮助及早发现重型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8月收住院的116例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发热发生率为80.17%,出现肢体抖动、肢体无力或肌阵挛症状的占2.58%,反复或持续发热发生率为58.62%,病原学检查肠道病毒71型(EV71)核酸阳性74.51%;死亡4例,占3.45%.结论肢体抖动、肌阵挛、发热持续时间对早期发现重型病例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作者:颜振刚;赵庆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妇产科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产妇有100例,针对所有产妇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有50例产妇.其中针对对照组产妇所进行的是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观察组产妇所进行的是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护士分层管理模式,针对两个组的产妇所呈现出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效果,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对比.结果:有针对性的结合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和整体的护理满意程度要比对照组产妇有十分明显的提升,而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方面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有十分明显的降低,以上内容两个组别之间的对比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切实有效的开展有针对性的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能够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提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整体护理效果,确保产妇的整体护理满意程度有效提升,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这样的方法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何卫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讨论对那些在肿瘤放疗科接受治疗的患者采取无痛病房护理措施的方法以及效果如何.方法:从2014年这一年中于我们医院肿瘤放疗科接受过治疗的病人中选取130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之后我们会将这些病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研究组.我们将会对对照组的病人采用一般意义上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的病人将会接受医院提供的无痛病房护理服务.在两组病人的护理服务都完成之后,我们将会从护理的效果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从护理的有效性方面进行对比,我们发现研究组的病人护理有效程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为患者提供无痛病房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病人减缓病痛,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上升.
作者:马丽梅;王力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评价及母婴风险.方法:选我院80例2017年5月-2018年6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选择饮食控制方案治疗,观察组则选择饮食控制方案加上胰岛素用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分娩的孕周、平均血糖达标日数;施治前后患者血糖监测中位数;新生儿低血糖、产妇妊高症等母婴风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分娩的孕周、平均血糖达标日数、血糖监测中位数相比较对照组有优势,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产妇妊高症等母婴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控制方案加上胰岛素用药方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肯定.
作者:郑学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心内射频电流消融术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医治的患者(32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32例患者心内射频电流消融术成功29例,3例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心内射频电流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动脉或者静脉血管送到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坏死,以此来治疗心率失常.
作者:李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对其他国家比如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麻醉技术发展情况,这些国家的发展比较早并且很成熟的麻醉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我国的麻醉护理现状,把将要开展的适合我国国家发展的麻醉技术提供有效的参考.
作者:刘志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风险规避作用.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IC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74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的参照组(n=37),以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研究组(n=37),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风险规避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70%、护理满意度为97.30%均优于参照组的24.32%、78.38%,且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为重症监护室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可有效规避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洁阳;叶飞宜;严展英;叶燕红;梁子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治疗早产儿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细菌感染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用传统的头孢噻肟治疗,观察组给予美罗培南治疗,连续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美罗培南治疗早产儿重症细菌感染,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作者:陈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在重症肺部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的患者76例,根据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TAMP)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度营养风险组(H组,10例)、中度营养风险组(M组,24例)和低度营养风险组(L组,42例).观察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不良临床情况.结果 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H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比L组和M组长,并发症发生率比其他两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风险筛查对重症肺部感染患儿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改善患者不良临床情况.
作者:俞少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来我站皮肤科门诊就诊的面部糖皮质激素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比对组(n=39)和观察组(n=39),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接受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比对组患者应用维生素B6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比对组患者的82.05%,其中,比对组治疗有效患者为32例,治疗无效患者为7例,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为38例,治疗无效患者为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组2例患者出现灼痛、刺痛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13%,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局部刺激症状,总发生率为2.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能够使其临床表现得到明显缓解,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身心不适感.
作者:朱孝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另外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2组患儿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2组患儿病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但是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新生儿肺炎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效果,保证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孙丽园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