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标志物联检在胃癌早期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俱瑗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 联检, 胃癌, 早期诊断
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物联检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确诊为胃癌的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作为GAGD组,以及50例患有浅表性胃炎或者胃部黏膜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CEA、CA242、CA19-9、CA724的水平.结果:通过对不同疾病患者实施肿瘤标志物联检可以发现,对照组以及GAGD组的CEA、CA242、CA19-9、CA724相关指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而对照组以上肿瘤标志物相关指标又显著低于GAGD组指标值.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标志物联检对于胃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诊断准确率高,有效防止患者错过佳治疗时机,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尿红细胞形态联合尿蛋白定量检验在肾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敏感性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肾病患者应用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检验联合诊断的效果及敏感性.方法:选择59例于我院接受检查的疑似肾病患者,纳入时间为诶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分别予以尿红细胞形态、尿蛋白定量检验,对比2种检验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全部59例疑似肾病患者病理检验结果显示,阳性54例、阴性5例.联合检验诊断阳性55例、阴性4例.尿蛋白定量检验诊断阳性45例、阴性14例.2种检查方式特异性未见显著差异有(P>0.05),联合检验诊断敏感性(98.15%)、准确性(94.92%)均高于尿蛋白定量检验(77.78%、74.58%),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尿红细胞形态与尿蛋白定量检验联合诊断肾病的敏感性水平较高,能够有效提升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张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运动指导与健康教育对社区骨质疏松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动指导与健康教育对社区骨质疏松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镇在中心门诊(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就诊的120例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干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管理方法)和实验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运动指导与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分析两组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平衡力,跌倒风险率.结果:实验组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平衡力明显增长,实验组比对照组跌倒风险率下降.结论:运动指导与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对社区骨质疏松症实施有效管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孟立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手术室外科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优质护理应用于手术室外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88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优质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负面情绪发生率4.55%、并发症发生率为0、护理满意度97.73%;对照组患者负面情绪发生率22.73%、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护理满意度86.36%.两组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到手术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对患者负面情绪的缓解,及护理安全性与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常力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循证护理是目前护理界较为前沿的护理模式,该模式通过强调以患者为主体的要求,达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目的.循证护理是近年来护理学的发展[1],该护理模式注重理论依据,要求以科学严谨的护理态度开展护理工作,以批判发展的思维改善和寻求佳护理方式.在耳鼻喉科应用循证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俊红;吕巧英;丁勤勤;李曙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情志护理用于冠心病患者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用于冠心病患者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患有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与治疗之后生活质量以及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使用中医情志护理手段进行护理,能够明显的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冠心病的护理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付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漏诊和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的声像图特征及漏诊、误诊原因.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乳腺癌患者75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共计82个病灶,患者术前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经由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共计确诊乳腺癌病灶62个,可疑病灶10个,误诊8个,漏诊2个,诊断准确率为87.80%,误诊率为9.76%,漏诊率为2.44%.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有效的乳腺癌诊断方法,但部分病灶体积较小,无典型声像图特征,易出现漏诊或误诊,在诊断过程中应结合肿瘤纵横比、回声分布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判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原正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常见儿科门诊医患纠纷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近年来我院儿科门诊常见医患、护患纠纷的产生原因,并分析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儿科门诊在2016年6月至次年5月期间2217例就诊人次,统计纠纷的产生原因.于2017年6月我科室开始加强针对纠纷的护理干预,并统计在实施护理干预一年时间内的2235例就诊人次中护理纠纷情况.统计常见护理纠纷类型并对比在实施前后各项纠纷发生率的控制有效程度.结果 常见医患纠纷的原因在于基本操作失误、沟通不畅、配药差错、候诊时间较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低,其中候诊时间长为常见.在实施护理干预后,各类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儿科门诊中纠纷的出现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需努力营造良好的候诊环境,在专业性、人性化的医护服务下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就诊体验,尽可能降低纠纷发生率.

    作者:陈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伴焦虑糜烂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伴焦虑糜烂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我院在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伴焦虑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仅用兰索拉唑治疗的对照组和应用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的观察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改善程度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伴焦虑糜烂性胃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

    作者:孟春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肺栓塞患者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肺栓塞患者护理工作中施以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我院接诊的100例肺栓塞档案资料,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护理干预与日常护理,评估2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护理满意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干预1w后SF-36评分更高(p﹤0.05);实验组干预1w后心理状态更好(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状况更高(96.00%vs.82.00%)(p﹤0.05).结论 在肺栓塞护理工作中,施以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满意状况,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减少纠纷事件,临床实施情况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沙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就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实验组以此为基础加用阿卡波糖,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体重指数与血清总胆固醇指标.结果:经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体重指数与血清总胆固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优化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沈月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皮椎体成型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手术及经皮椎体成型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病患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7年1月来院接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的115例病患的诊疗资料,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接受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的57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的58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治疗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研究组优于参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相较于用经皮椎体成型手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手术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病患的疼痛,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值得研究.

    作者:刘阳;刘晓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盆腔痛原因及治疗

    本研究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盆腔静脉瘀血以及人流等方面对慢性盆腔痛原因进行分析,并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治疗等方面着手指出治疗慢性盆腔痛的有关措施,对于治愈慢性盆腔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李素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液内科化疗患者拒绝采用PICC的具体原因及有效对策分析

    输注高浓度的营养物质、化学药物(化疗)为治疗血液肿瘤的常见手段,但化疗过程中,副作用即毒性反应较为常见,如血管闭锁、硬化、静脉炎等,另外,发疱类化疗药物的渗透更易导致皮下坏死.外周静脉中心处静脉置管是一种通过经外周静脉埋入导管,将末端置入中心静脉的置管技术.化疗药物经过PICC的管道输入血管后能及时稀释药物,消除血管壁刺激,从而减少药物所引发的静脉炎和外渗性伤害.目前,部分患者不接纳PICC,多选择在外周浅静脉置钢针.本文对某本科收治的50例化疗但不接受采用PICC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原因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实施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2例,分别给予传统开放手术与脊柱后路显微镜下微创间盘取出术,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手术耗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可知,实验组均明显短于或者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微创手术(脊柱后路)治疗,便于获取较小的手术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推荐.

    作者:高智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痤疮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对疾病的防治,而是转化为积极地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痤疮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都有可能引发或恶化这种疾病.痤疮作为皮肤病中的一类颜损性疾病,不但给患者带来躯体的痛苦,更会对其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了解痤疮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对综合治疗痤疮、增强患者自信,提高患者满意度意义重大.

    作者:左媛媛;竺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对普外科护理管理中效果的影响

    目的:针对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探究.方法: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段在我们医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确保两个组各有100例患者.两个组的患者都切实有效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在进一步切实有效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然后有针对性的对两个组别患者所呈现出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观察组患者中有91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都特别满意,其护理满意程度达到了91%,对照组中有60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比较满意,满意程度只有3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提升.而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在观察组患者中只有2名患者有风险事件出现,其风险事件发生几率为2%,对照组中有10名患者出现了风险事件,其不良风险事件发生几率为10%,可见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降低,以上的内容两者之间进行对比,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切实有效的针对普外科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所呈现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效果,使患者恢复时间提前,并大大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使投诉率得以有效降低,这样的方法值得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张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标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标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提供护理标识,比较两组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不良事件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重症监护室当中护理标识应用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出现率,提高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郑芳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出2015年3月-2018年5月80例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行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接诊至开始抢救、接诊到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从接诊至开始抢救、接诊到接受专业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且急救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急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在临床护理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柔鲜古丽·亚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7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36例患者行常规化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36例患者则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自主排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过程中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促使其术后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贺素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急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临床急诊治疗的疗效.方法:抽取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8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急诊组和常规组,分别为43例患者.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急诊组采取临床急诊的治疗方式,比对急诊组和常规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急诊组的治疗有效率40例(93.02%)明显高于常规组33例(76.74%),急诊组LVEF水平(49.52±5.41)%显著高于常规组(45.51±5.04)%,且对照均存在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临床急诊治疗,对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效果更加良好.

    作者:张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