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超声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宋鹏媛

关键词:超声检查, 病理类型, 阑尾炎,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病理类型,对患者实施术前检查,对阑尾炎长度和宽度、管壁厚度进行检查.对比检测准确率和超声情况.结果 在80例阑尾炎患者中,一共有68例被检测出有阑尾炎疾病,超声诊断成功率为85%,对不同类型阑尾炎患者阑尾长度进行对比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宽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管壁厚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超声检测方式,对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但是对于慢性阑尾炎以及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患者检出率相对有限.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实施系统有效的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患者得到显著的康复,治疗有效人数为114例,有效率为95%(114/120),治疗前后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之后接受系统有效的治疗对于提升其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还能够进一步促进病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和推广.

    作者:刘东平;王海燕;管春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现阶段,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探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使用上的注意事项以及用药误区,避免因为错误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6月到2013年10月在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病人1000人,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率、使用例数、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等具体情况,分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安全性能以及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在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中,有251人使用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率为25.1%,主要运用在儿科,占总使用例数的521.%;呼吸科占总使用例数的36.7%.在所有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中,使用广泛的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在251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中,有73人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有着相互的药物作用.结论:在本院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在日后的临床政治中,需要加强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监督和科学指导,防微杜渐,避免因为不合理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从而不易于病患的身体恢复.

    作者:祁瑞哲;郭炜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究儿科护理的隐患因素及防范措施

    目的:对于在儿科相关护理工作当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和对应的解决方案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收容诊治的70名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讨论其相关护理工作中的有关安全隐患,并对儿科护理工作安全的影响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有关影响原因制订解决方案.结果:缺少积极的交流和沟通是发生相关医患纠纷矛盾的主要原因,通过制订有关方案,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以及管理,有利于降低医患纠纷的数量,减少儿科护理当中相关事故的发生几率,从而向患儿和家属提供一个安全,有保障的服务和印象.结论:通过提升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和安全意识,给患儿创设一个安全和舒适的护理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

    作者:李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中生如何把医学与科技融合起来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因此也带动了医疗的发展,医学与科学实现了紧密的融合.医学与科技融合后医学水平有很大的提升,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类疾病,因而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由于医学与科技的紧密关系,所以要针对医学强化相关技术的研发,以提升医学水平.

    作者:卞孝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消化不良患儿应用整体护理的措施和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不良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小儿消化不良者100例纳入本研究,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分析组间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护理后,相比对照组患儿消化不良症状评分,观察组患儿的评分显著更低,观察组患儿门诊输液时间短于对照组,费用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对护理工作吃不满意态度的家长仅1例,较对照组的7例明显少6例,其家长满意度达到了98%,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消化不良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缓解患儿消化不良症状,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王楠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8年5月到我院接诊的脑血管病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以及CT平扫,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先天发育异常、动脉畸形以及脑血管狭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平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显著低于CT平扫,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该种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抑郁障碍病人应用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的观察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病人应用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的观察.方法:纳入我院80例2017.3.14-2018.2.22抑郁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柴胡龙骨牡蛎汤组则采取常规西药加上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常规治疗组、柴胡龙骨牡蛎汤组疗效;汉密尔顿抑郁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症状积分、生活能力;不良反应.结果:柴胡龙骨牡蛎汤组疗效、汉密尔顿抑郁症状积分、神经功能症状积分、生活能力相比较常规治疗组更好,P<0.05.柴胡龙骨牡蛎汤组不良反应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西药加上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障碍的效果理想.

    作者:肖亮;李晓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氯沙坦钾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对应用氯沙坦钾在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氯沙坦钾在社区控制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连续2年参与国家免费体检人群中高血压病合并尿酸水平高于正常值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片,观察组患者口服氯沙坦钾片,对比观察2组患者在应用药物前后的血压及尿酸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尿酸水平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钾片用于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可适当应用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作者:周律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鼻腔气流的影响体会

    目的:研究鼻窦内镜术对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及对患者鼻腔气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98例,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鼻窦内镜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鼻腔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鼻腔道阻力与嗅觉功能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3.27%、97.96%,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鼻腔道阻力与嗅觉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2个月后,观察组的鼻腔道阻力小,嗅觉功能评分低,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显著,鼻腔道气流阻力低,且能有效改善嗅觉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许云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讨论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现将就诊于我院骨科的100例胫腓骨骨折并实施牵引固定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样本数均为50例,对照组在治疗中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治疗中接受优质护理,对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且统计学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实验组患者治疗中骨牵引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来讲明显较短,且统计学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在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患者的治疗中,给予优质护理可降低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缩短骨牵引时间,利于患者的康复,是临床上较好的护理方法,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康晓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阻患者肝胆运动功能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阻患者肝胆运动功能的研究及临床意义.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30例患者,有针对性的选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法(SPECT)针对所有30例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阻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检查,同时也运用这种方法,针对30名正常人进行了相对应的检查和分析.针对术后患者根据是否有无症状分成两个组别,分别是: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其中症状组有20例患者,无症状组有10例患者,针对两个组别患者所呈现出的运动功能状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比较.结果:(1)症状组患者在肝管显像时、胆总管显像时以及肠显像时,都要比正常人组出现十分显著的迟缓情况,两者比较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症状组和正常人组进行相对应的比较,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组在肝峰时和肝半排时,都比正常人组出现了十分明显的迟缓现象,两者之间的对比差异比较明显,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佳显像时与正常人组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从总体上来看,无症状组与正常组进行相对应的比较,在各个参数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具体的临床实践和相关的研究数据,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胆道Oddi括约肌的运动功能障碍和肝脏的排泄功能出现比较明显的异常情况,有着巨大的关联性,在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要针对这样的内在联系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以找出具有可行性的治疗办法.

    作者:冯超鹏;石喜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个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管理当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利用个性化的护理方法,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患者通过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模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之间出现矛盾的几率,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胡园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普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普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给予适当的解决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于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之间入院治疗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普外科手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之后产生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主要包括感染情况发生率以及感染的分布情况,另外还要对术后感染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我院所有参与研究的普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之后,有80例引发感染情况的患者,感染类型主要包括:下呼吸道、上呼吸道以及泌尿系统等.病原体的分布主要包含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以及真菌.另外,引发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合并基础疾病、BMI、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类型、住院时间以及侵入性操作等.结论:普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不同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不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发展.

    作者:任金磊;耿云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简析肿瘤放疗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实施

    目的:研究讨论对那些在肿瘤放疗科接受治疗的患者采取无痛病房护理措施的方法以及效果如何.方法:从2014年这一年中于我们医院肿瘤放疗科接受过治疗的病人中选取130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之后我们会将这些病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研究组.我们将会对对照组的病人采用一般意义上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的病人将会接受医院提供的无痛病房护理服务.在两组病人的护理服务都完成之后,我们将会从护理的效果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从护理的有效性方面进行对比,我们发现研究组的病人护理有效程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为患者提供无痛病房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病人减缓病痛,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上升.

    作者:马丽梅;王力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个性化约束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简要阐述个性化约束在老年患者中使用的意义、方法及不良影响,探讨约束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及约束病人的护理,尽量减少约束带来的不良影响,规范约束使用,保证患者安全,为临床约束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伍琼;赵朋朋;王金凤;白月园;袁晓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层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在控制医院感染的应用

    医院内部感染是影响医疗水平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医院内部感染增加了医疗费用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病死了,医院感染成为了当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医院感染大多是有医院内部直接或者间接的手卫生问题导致的,也就是说通过手传播是出现医院感染的关键途径.由此可见控制手卫生成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的措施之一.但是,基层医护人员仍存在手卫生依从性较差,预防院内感染意识淡薄等问题.特此本文针对基层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措施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应用做出如下简单阐述.

    作者:吴小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讨论舒适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实施手术的10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样本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8年8月,按照患者的入院办理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的样本数为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则给予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给予舒适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代利慧;梁士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析计算机管理在妇幼保健院门诊药房的实施效果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普及,在医院中也逐渐建立起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本文选取2016-2017年间某妇幼保健医院门诊病房的计算机使用上关于操作流水的记录,与2015-2016年该院未能实行计算机管理来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针对账目记录、药物调配效率上的相关问题,来比较其中的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

    作者:黄一鸣;陈晓惠;王敬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护理体会探究实

    目的:分析在小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双气囊小肠镜的应用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5例小肠疾病患者为主要对象,让其分别接受双气囊小肠镜与小肠CT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疾病阳性检出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结果:患者接受小肠CT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略高于双气囊小肠镜,但两者数据对比无任何差异(P>0.05).结论:针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应用双气囊小肠镜的效果较好,且患者需要同时接受综合护理干预.

    作者:逯心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4月至2018年09月,均实施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检查,且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6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经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后异位妊娠共14例、黄体破裂共18例、急性盆腔炎共16例、流产共6例、卵巢囊肿破裂共4例、子宫破裂共2例,其中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0.00%,且出现4例误诊、2例漏诊.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超声数据,P值小于0.05.结论: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用于妇科急腹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且具有安全、重复性好等优势.

    作者:李晓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