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郁障碍病人应用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的观察

肖亮;李晓慧

关键词:抑郁障碍病人, 柴胡龙骨牡蛎汤,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抑郁障碍病人应用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的观察.方法:纳入我院80例2017.3.14-2018.2.22抑郁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柴胡龙骨牡蛎汤组则采取常规西药加上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常规治疗组、柴胡龙骨牡蛎汤组疗效;汉密尔顿抑郁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症状积分、生活能力;不良反应.结果:柴胡龙骨牡蛎汤组疗效、汉密尔顿抑郁症状积分、神经功能症状积分、生活能力相比较常规治疗组更好,P<0.05.柴胡龙骨牡蛎汤组不良反应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西药加上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障碍的效果理想.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NK细胞在抑制恶性肿瘤生长及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近研究发现,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通过分泌型和膜结合型IFN-γ和TNF-α来选择、识别肿瘤干细胞和未分化肿瘤细胞,从而阻止肿瘤生长并诱导肿瘤微环境的重塑.当NK细胞介导的肿瘤分化被阻断时,通过IFN-γ和TNF-α的增加,肿瘤开始生长并转移.查阅NK细胞免疫治疗进展方面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付世强;任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ICU重症颅脑损伤应用L-丙氨酰谷氨酰胺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ICU重症颅脑损伤应用L-丙氨酰谷氨酰胺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8例2016年10月~2018年3月本院ICU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常规肠外营养)以及实验组(L-丙氨酰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平均每组患者59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蛋白以及白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治疗前,两组的血清总蛋白以及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水平均有上升,而实验组患者的上升水平较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1%(57/59)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总有效率86.44%(5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丙氨酰谷氨酰胺肠外营养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血清总蛋白以及白蛋白水平,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大力的推广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上.

    作者:杜贵胜;王延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分组对比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方法 将我院80例气管哮喘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观察组(40)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支气管患者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观察组使用常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估;临床症状、住院时间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较观察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护理效果良好,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韩秀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标本溶血对部分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

    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部分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SIEMENS Dimension EXL 200型全自动湿式生化分析仪对80例健康人血液标本溶血前后血清中GLU,UREA,CREA,ALT,AST,TBIL,TC,TG,HDL,LDL,UA的值进行检测并进行配对资料和检验的统计分析.结果:GLU,CREA,ALT,AST,TBIL,LDL,UA在溶血前后检测值有显著差异(P﹤0.05);UREA,TG,TC,HD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生化法一些常用临床监测项目有明显干扰作用,提示检验工作者应引起重视,避免标本溶血问题.

    作者:刘京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验结果及预防措施

    目的:研究探讨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验结果以及有关的预防措施.方法:从2017.4月~2018.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60例进行研究,对患儿的大便进行采集然后进行病原的微生物检验,对患儿病原的微生物种类进行统计,从而根据统计的结果分析导致患儿发生急性腹泻的原因,并提出有关的预防措施.结果:根据检测统计的结果发现,检查结果呈现阳性的患儿例数为51例,所占的比例为85%.其中年龄段在半岁到一岁之间的患儿,其阳性所占的比例相对是高的,各个年龄段之间检测阳性所占比例之间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根据发病季节对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在夏季,常见的发病原因为细菌的感染;而在秋冬季节,常见的发病原因为病毒的感染.根据患儿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验结果,采用针对性的方法进行预防.结论:在临床的诊断中导致婴幼儿出现急性腹泻的原因比较多,通过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验能够较快的找出致病的原因,并根据检测的结果来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黄德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药学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药学效果.方法:采集我院80例2017年1月-2018年6月冠心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纳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则采纳曲美他嗪加上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药学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疗效、冠心病心功能好转1级时间、住院服药时间、脑钠肽均值、C反应蛋白以及左心射血分数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药学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加上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理想.

    作者:刘德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年龄不小于55岁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于研究组进行高血压相关的医疗知识讲座,同时,从饮食、心理、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服用药物等方面开展护理干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不进行其他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观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在健康饮食、遵从医嘱服用药物、定期进行血压测量、限制饮酒、戒除吸烟、控制体重以及保证运动量等方面,研究组的整体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以P<0.05,证明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结论: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谷新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参加病例研究者均为2016年1月-2016年7月接收到本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按治疗先后均分为对照组33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33例,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模式,两组病人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对比两组病人日常生活功能评分(Barthel),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治疗组的抑郁、恐惧、人际敏感、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对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中,起到调整病人心态,提高生活质量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晓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美罗培南治疗早产儿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治疗早产儿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细菌感染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用传统的头孢噻肟治疗,观察组给予美罗培南治疗,连续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美罗培南治疗早产儿重症细菌感染,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作者:陈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16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帮助及早发现重型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8月收住院的116例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发热发生率为80.17%,出现肢体抖动、肢体无力或肌阵挛症状的占2.58%,反复或持续发热发生率为58.62%,病原学检查肠道病毒71型(EV71)核酸阳性74.51%;死亡4例,占3.45%.结论肢体抖动、肌阵挛、发热持续时间对早期发现重型病例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作者:颜振刚;赵庆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实施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2例,分别给予传统开放手术与脊柱后路显微镜下微创间盘取出术,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手术耗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可知,实验组均明显短于或者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微创手术(脊柱后路)治疗,便于获取较小的手术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推荐.

    作者:高智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在老年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在老年病康复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将100例康复期老年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的心理状态,另外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病康复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何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护理体会探究实

    目的:分析在小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双气囊小肠镜的应用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5例小肠疾病患者为主要对象,让其分别接受双气囊小肠镜与小肠CT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疾病阳性检出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结果:患者接受小肠CT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略高于双气囊小肠镜,但两者数据对比无任何差异(P>0.05).结论:针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应用双气囊小肠镜的效果较好,且患者需要同时接受综合护理干预.

    作者:逯心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应用磁疗贴辅助消炎、止痛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关节消炎、止痛治疗中,磁疗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关节肿、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5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磁疗贴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一周后关节肿、痛评分以及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压痛、疼痛以及肿胀评分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关节肿痛治疗中,磁疗贴疗效显著,且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肿、痛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宁智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晚期肺癌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于患有晚期肺癌的患者在相关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收容诊治的40名患有晚期肺癌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并将这40名患有晚期肺癌的患者编成两个组类,一组编为实验组,另一组编为对照组,每个组类均有20名患者.对于对照组的20名患者,施行普通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实验组的20名患者,在普通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比较并讨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各自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患者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是65.0%,实验组的患者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是95.0%,实验组的患者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要显著好于对照组的患者,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针对患有晚期肺癌的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消极心理情况以及疼痛程度,能够提升患者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丽娜;刘荣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口腔癌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口腔癌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72例1996年6月至199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本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对本组患者均随访至2018年6月,本组患者1年、3年、5年、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14%(68/70)、88.57%(62/70)、77.14%(54/70)、42.86%(30/70).目前30例患者存活,其中年龄>70岁的患者有2例,生存时间>12年的患者有4例.死亡40例,其中有其他肿瘤2例,心脑血管疾病3例,复发转移35例,复发转移患者中有22例在3年内出现复发转移而死亡.结论:口腔癌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放疗或者化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刘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外伤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运用到脑外伤患者围术期的功效.方法:选出2014年12月到2017年1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脑外伤患者144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72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72例患者施以早期康复护理,比照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BI)总分、Fugl-Meyer运动量表(FMA)总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组二患者的BI总分、FMA总分、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对脑外伤开颅血肿消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手术患者处于围术期中施以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极大地提升患者的活动能力与平日的生活能力,减小并发症产生的概率,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刘晓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究儿科护理的隐患因素及防范措施

    目的:对于在儿科相关护理工作当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和对应的解决方案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收容诊治的70名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讨论其相关护理工作中的有关安全隐患,并对儿科护理工作安全的影响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有关影响原因制订解决方案.结果:缺少积极的交流和沟通是发生相关医患纠纷矛盾的主要原因,通过制订有关方案,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以及管理,有利于降低医患纠纷的数量,减少儿科护理当中相关事故的发生几率,从而向患儿和家属提供一个安全,有保障的服务和印象.结论:通过提升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和安全意识,给患儿创设一个安全和舒适的护理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

    作者:李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措施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将优质护理措施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患者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依从性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朱丽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手术室全期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手术室全期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9)与并行优质护理实验组(n=49),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知识掌握水平、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焦虑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手术室全期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患者对手术相关信息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其配合度,缓解患者焦虑情况,可构建起更为和谐的呼唤关系.

    作者:刘小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