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乾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为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福利,ICU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的良好特点,因此被广泛运用于静脉注射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以及静脉营养支持等多方面的临床治疗.然而美中不足的是ICU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因此在应用i C u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相关性的血液感染.如果患者因为中心静脉导管而出现了相关性的血液感染,则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而更严重的则是导致患者的病死率增加.因此我们在临床应用ICU中心静脉导管为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要对n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研究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避免血液感染的情况发生.
作者:牛思航;郭文斌;原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基层医院可谓承担着各个县、乡镇众多农民的基础医疗保健任务,其中影像学科的建设和管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保健工作.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新形势下基层医院医学影像学科的概况,随之分别从配备硬件设施、搭建人才队伍、制定科室制度三方面对医学影像学科的建设进行简单探析,后从医德修养、团队精神和规范管理三个层面对影像学科的管理提出一些意见,以期全面提升基层医院影像学科的整体实力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
作者:侯晓明;薛泽凡;安龙辉;冯瑞;王孟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普及,在医院中也逐渐建立起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本文选取2016-2017年间某妇幼保健医院门诊病房的计算机使用上关于操作流水的记录,与2015-2016年该院未能实行计算机管理来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针对账目记录、药物调配效率上的相关问题,来比较其中的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
作者:黄一鸣;陈晓惠;王敬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原性肺水肿采用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32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01月14日至2018年03月10日,均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且对诊断后结果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32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经CT技术诊断后,存在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20例,其中右下叶背段共4例、右下叶背段及后基地段共4例、右下叶共4例、双下叶背段共8例;存在云絮状密度增高影共12例,其中右上叶前段、后段下叶背段及左上叶前段、下叶后基底段共6例,右上叶、中叶内侧段、下叶背段、后基底段、左上叶前段及下叶背段共4例,右上叶后段及右中叶内侧段共2例;尚未发生晚期病变.按照CT影像分为四种类型,即中央型15例、百分比46.88%,局限性8例、百分比25.00%,弥漫型5例、百分比15.63%,间质性4例、百分比12.50%.结论:CT诊断高原性肺水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为疾病诊断与治疗工作提供客观、可靠依据,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罗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在临床上,腰间盘突出症属于慢性疾病,也是顽疾,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很多患者久治不愈,对患者的伤害较大,并且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腰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较高,且发病人群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此外,针对于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西医方法治疗不彻底,患者的复发率高,导致患者对治疗工作失去信心,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1].鉴于此种情况,在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方面应该选择中医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并且辅助以中药治疗等综合疗法,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腰间盘突出症的复发率,以实现佳的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在短的时间内就恢复健康,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主要针对于针灸推拿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
作者:彭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癫狂病以精神行为错乱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中医对癫狂的认识有二千多年历史,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诊疗方法.本文通过近几年中医临床研究,发现疾病的病因病机多以先天不足、情志不畅、脏腑气血虚衰、髓海不足,导致痰、热、瘀互结共同发病,治疗多以辨证论治随症治之并未拘泥于传统治法.
作者:叶磊;高宇琪;李炜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手术室全期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9)与并行优质护理实验组(n=49),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知识掌握水平、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焦虑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手术室全期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患者对手术相关信息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其配合度,缓解患者焦虑情况,可构建起更为和谐的呼唤关系.
作者:刘小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当前药物科在逐步普及用药管理,通过实验对比,探究药剂科在运用用药管理后对抗菌药物的合适应用是否能产生实际效果.方法:我院从2017年开始实施了用药管理,随机选取在2017年在我院接受过治疗并且已经出院的患者200人,作为观察组,统计这些患者中对抗菌药物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情况.选取2016年的患者200人,同样针对患者出院后的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进行统计.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的在单词用药剂量、联合用药例次等指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药剂科进行用药管理后,能够明显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可以减少患者过度用药以及用药不合理的状况,并且可以节省患者的用药经费,值得被临床界所推广.
作者:赵海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7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36例患者行常规化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36例患者则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自主排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过程中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促使其术后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贺素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外科感染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有很多全新的进展,这对于外科的临床实践来说,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深远影响.在外科感染的过程中,手术部位的感染是应该被预防和务必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对这种比较严重的外科感染,需要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其中包括,术前有针对性的应用与之相匹配的预防性抗生素、在手术的过程中进行保温,并且及时有效的拔出引流物.在外科感染研究进展中外科临床实践还有很多方面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感染研究进展对外科临床实践的影响,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张帆;石喜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增强静配中心药物配置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方法:分析我院静配中心在2016年1月1日-5月30日期间的工作质量,此阶段工作人员实施常规配置工作,将其作为对照组.在同年6月1日-12月30日实施增加配置工作流程,将其作为观察组.观察实施增加配置工作前、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工作质量上升91.66%;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工作效率上升14.59%.结论:通过实施增加配置工作流程,静配中心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有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陈康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颅内动脉瘤采用显微手术及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自我院随机选取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选自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根据抽签法随机分组,行介入治疗的29例患者纳入实验组,行显微手术的2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明显更低,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采用介入治疗的疗效显著低于显微手术,但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优.
作者:王迪;夏庆;刘禹兵;张宇;黄金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并对比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以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进行手术治疗的72例老年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分组依据为计算机表法,平分为参照组(n=36)与研究组(n=36),参照组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硬膜外麻醉,以术后各个时间的MMES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标准.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且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在对老年骨科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短期认知功能造成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作者:张银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治疗的80例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降压治疗,观察组则应用降压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及总体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64.44±12.27)mmHg、(104.25±11.17)mmHg,对照组为(163.11±12.01)mmHg、(105.37±11.31)mmHg,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10.25±8.67)mmHg、(81.55±6.22)mmHg,对照组为(136.44±9.14)mmHg、(92.37±7.31)mmHg,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明天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改善,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调查与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肾脏内分泌机能的系统功能.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如何提高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愈率,通过入院治疗的患者进行探究并找到解决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400例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他们的治疗程度各不相同,接受治疗后患者的肾脏内分泌机能皆有所好转.结论:在进行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治疗时,重要的环节就是肾脏内分泌机能的治疗.想要提高患者的康复率,一定要对患者肾脏内分泌机能加以重视,以达到较高的康复概率.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对提高满意状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8月我院接诊的88例神经外科疾病档案资料,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护理风险管理与单一护理,评估2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护理风险事件更少(6.81%vs.70.46%)(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状况更高(95.45%vs.70.45%)(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减少意外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事件,提升护理满意状况,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蔡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临床急诊治疗的疗效.方法:抽取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8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急诊组和常规组,分别为43例患者.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急诊组采取临床急诊的治疗方式,比对急诊组和常规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急诊组的治疗有效率40例(93.02%)明显高于常规组33例(76.74%),急诊组LVEF水平(49.52±5.41)%显著高于常规组(45.51±5.04)%,且对照均存在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临床急诊治疗,对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效果更加良好.
作者:张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文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和传统组,干预组和传统组各45例.90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术治疗,干预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心理明显改善,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5%,传统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72.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传统组,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胃癌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高,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讨论对那些在肿瘤放疗科接受治疗的患者采取无痛病房护理措施的方法以及效果如何.方法:从2014年这一年中于我们医院肿瘤放疗科接受过治疗的病人中选取130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之后我们会将这些病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研究组.我们将会对对照组的病人采用一般意义上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的病人将会接受医院提供的无痛病房护理服务.在两组病人的护理服务都完成之后,我们将会从护理的效果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从护理的有效性方面进行对比,我们发现研究组的病人护理有效程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为患者提供无痛病房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病人减缓病痛,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上升.
作者:马丽梅;王力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输液不良反应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26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2%)明显低于对照组(19.23%)(P<0.05).结论:在老年人输液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提高输液安全性.
作者:赵红妹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