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乐手术

姚伟旗

关键词:患儿, 手术结, 麻醉医生, 心理状态, 人民医院, 平板电脑, 亲和力, 河南省, 游戏, 患者
摘要:2014年7月16日,河南省孟津县人民医院为一名10岁患儿进行手术,为缓解患儿异常紧张的心理状态,亲和力极强的麻醉医生小陈灵机一动拿出了平板电脑让患儿玩起游戏,患儿的紧张瞬间全无,手术非常顺利。就在患者手术结束时,患儿对医生说:“让我把这一关闯过去再出去吧!”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相关文献
  • 快乐手术

    2014年7月16日,河南省孟津县人民医院为一名10岁患儿进行手术,为缓解患儿异常紧张的心理状态,亲和力极强的麻醉医生小陈灵机一动拿出了平板电脑让患儿玩起游戏,患儿的紧张瞬间全无,手术非常顺利。就在患者手术结束时,患儿对医生说:“让我把这一关闯过去再出去吧!”

    作者:姚伟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叙事医学的人文价值--在癌症患者生命故事中获得的领悟

    叙事医学的人文价值已经在理论上得到了充分肯定,但到临床实践中如何感知、如何把握叙事的人文属性仍需要一些故事范本。本文借助于在癌症患者访谈中收集的资料介绍了叙事医学的人文价值,包括倾听患者内心的疾痛,帮助患者澄清被疾病击垮的认知问题,帮助患者重构被疾病摧毁的身份,帮助患者反思,重构生命的价值体系。倾听和阅读这些故事同样有助于医务人员和普通读者重构自己的生命故事和生命价值体系。

    作者:刘惠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尊重关爱

    在《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第一期和大家见面的时候,我给编辑部推荐了一张照片,一张130年前的老照片。照片中的老者是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英国医学博士梅藤根(David Duncan Main)先生,这是在他查房时,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地向他鞠躬,梅藤根院长也入乡随俗,深深弯下腰回礼。黑白两色里的一老一少,定格了遥远的医患温馨,体现了患者对医者的感激和医者对病人的尊重、关爱。

    作者:张雁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好人好医生好医学

    北京协和医院张之南教授说过:“当好医生,首先要做好人。如果不做好人,会痛苦、委屈和烦恼一辈子。”他希望我把这些话转告给青年医生朋友们。

    作者:袁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开路胡同号80

    新开路胡同80号是协和医院学生及低年住院医师的宿舍,藏在胡同的深处。新开路,一个毫无美感的地名,却蕴含一段无限诗意的时光。北京是一个奇怪的城市,极致的繁华和深厚的宁静可以并肩靠背,气息互通。在东单北大街、东长安街这片近乎疯狂的城区里面,在东方新天地、协和医院这些不停狂转的机器邻近,留存了一小段散淡、闲适的新开路胡同,从西口向东走到胡同的近中段,右手一座白墙灰顶的五六层楼高的建筑,安安静静的蹲着,是我们的宿舍。

    作者:杨德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空雨衣”医学人文与人文医学

    “空雨衣”是美国明尼波理斯市城市公园的一座铜质雕塑,远看像一个卓然自立的人,近看则是一件徒有其形、没有躯体的空雨衣。暗喻内涵模糊、概念飘忽的事物与学说。在许多人眼里,医学人文似乎也是一件“空雨衣”,在这些人的心中,医学人文只是一份理想的职业姿态,一种美好的情愫,既不具备学理建构,也无法成为行动逻辑,更谈不上内化成为一种职业人格。医学人文正遭逢“叶公好龙”的尴尬,产生这一疑问的直接原因是医学人文学界对于自身的核心概念、核心理论、核心功能缺乏基本的建构与辨析。本文试图对核心概念、核心理论、核心功能提出一些新的认知和解读。

    作者:王一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技术的“此岸”与人文的“彼岸”

    现代医学进步带来了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随之而来的也有技术异化,生命去神圣化等一系列问题。对医学现代性进行反思,在治疗中体现人文,呼吁照顾的重要性,强调重视人类本身的社会性和情感性。在技术的“此岸”与人文的“彼岸”寻求对话,实现共赢。

    作者:孟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做护士的你

    一千次的回眸一千次的望你给我一个温柔的微笑温暖了我的情肠我在睡梦中醒来

    作者:谢雷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社区协同医疗帮扶模式初显成效

    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大背景下,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六(锦丰)人民医院积极探索创新社区卫生帮扶的运行模式。2012年下半年以来,启动了社区卫生帮扶项目,充分利用医院的资源和管理优势,通过开展“三上三下”,逐步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加方便了群众就医,努力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初步建立了政府放心、社会和病人满意、医院和社区卫生共赢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对口帮扶社区卫生模式初显成效。

    作者:姚恒宇;孙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杂志稿约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跨学科、综合性的医学人文杂志(月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家论道

    当我们采访组第一次走进韩院士办公室时,一股淡淡的桂花香沁人心脾,在初春时节能够闻到这样的清香很是让人诧异。韩院士看出我们的疑问,饶有兴致地带我们欣赏他养护的花草。他告诉我们,这些花草都是他亲手浇水、施肥、修剪,濒临死亡的蝴蝶兰和桂花在他的精心呵护下绽放出美丽的花朵。韩院士的办公室集办公、会客、诊疗为一体。在采访中,韩院士还接待了一位老患者,他娴熟精准的操作、柔和的话语,使患者慢慢放下紧张的心情,完整配合了整个治疗过程。我们不禁感慨,做韩大夫的患者一定很享受他的诊疗过程。整个采访中,韩院士对古今名言娓娓道来,可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博极医源,精湛不倦,大慈恻隐,普救含灵”的大医精神在引领着他的职业生涯和生活。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患之间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给《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创刊号封面故事栏目推荐了130年前医患之间温馨一刻的照片(见上图)。这一老一少相互鞠躬的画面生动展现了130年前医患之间不分贫富、不分长幼、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医患关系,充满温馨、关爱、平等和尊重。

    作者:王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中理想国

    这篇文章是从作者一年前入职医院时的演讲稿整理而成的,依旧年轻的你们,怀揣理想和希望,收起了学生时代的棱角,正在一步步走好眼前的路,时刻跟随着内心的方向,希望多做一些对世界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郭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国医学人文》论坛暨杂志征文征影通知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跨学科、综合性的医学人文类杂志。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从“欲救不能欲舍不忍”到“生死两相安”--丧亲经历触发的医学沉思

    我是一名与医学相关的生物专业的研究生。在过去20多年的成长历程中,我所受到的医学熏陶可谓是“寥若晨星”,更不用说医学人文的熏陶教育了。不仅缺乏死亡教育,也没有经常面对生与死的场景以触发自身对生命的思考,直到死亡在自己亲人身上发生时,目睹了亲人那张被疼痛扭曲的面孔以及那颗被病痛摧毁的心灵,死亡恐惧的强烈冲击才触发了我对现代医学的思考,它开启了我对身心灵的叩问,对临终关怀的关注。

    作者:黄宇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好医生更懂得“依存和互动“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教授

    “如何做一位好医生”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晚年的吴阶平先生,经常在各大医学院做的一个演讲就是这个话题。他把自己的思考凝结成演讲内容,它们成为初涉医坛的学生的指路航标。但遗憾的是,在吴老去世后的这些年,医患关系却变得越来越尴尬,并成为一个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如何做一名好医生”命题的解答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马广志;马彦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人文精神

    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现代医者对疾病的诊疗越来越依赖仪器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患者彼此间的交流与沟通,出现了人文精神的缺失;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接轨,滋生了医德滑坡现象。本文通过梳理中国传统医学中汉医学、藏医学、维医学、蒙医学、回医学、壮医学、傣医学、苗医学等民族传统医学对人文精神与医德医风的认识与要求,强调现代医者应学习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知识、人文素养,重视人文关怀和医德医风建设,重塑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现代人文与医德。

    作者:董竞成;张红英;乌兰;张建青;仁青东主;买买提·努尔艾合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我希望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因为微小,渴望被肯定,希望看到存在的价值。于是在20多年前那个夏天,我选择了医学,决定与看不见摸不着的病魔作斗争,我想实现尘土也有的价值。走过20多年的风风雨雨,不求富贵,不求荣耀,只求安宁。

    作者:姚华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九十载跌宕人生路一代代厚德济世情

    20美15年我们迎来了羊年,它代表着许多好的期许和祝福,例如三羊开泰、领头羊等等。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羊从来都被认为是美好的事物。例如“美”字,就是一个“羊”加上“大”,大的羊就是美,羊也是大美之物;再比如“善”字,初象形文字“善”就是一个羊加上两只眼睛,表达温顺和吉祥,就好像人们常说的“慈眉善目”。试想,还有什么比“美”和“善”更重要的呢?

    作者:韩启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神医扁鹊

    根据《史记?扁鹊仓公传》的记载,扁鹊,又名秦越人,渤海郡人。扁鹊年青的时候,遇到一个叫长桑君的神医传授给他一些医方,用来治病,可以诊断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扁鹊成为名医后,走遍现在的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地,为人治病。在赵国为赵简子诊过病,在虢国治疗过虢太子的“尸厥”,在齐国曾准确预见齐桓侯的病。扁鹊在邯郸做过妇科医生,在雒阳做过五官科医生,在咸阳做过儿科医生。在秦国的时候,由于治愈了秦武王的病,声望益高,遂引起秦国太医令李醯的妒忌,派人把他刺杀于咸阳。

    作者:宋白杨;顾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