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icroRNA的表达

崔秀英;吴建南;于风燕

关键词:乳腺癌, 原位杂交, Let-7, microRNA
摘要: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let-7microRNA的表达状况.方法 采用地高辛配基标记探针的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5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结果 在35例标本中,25例乳腺癌组织的石蜡切片let-7 microRNA阳性表达.蓝紫色的阳性染色颗粒位于癌细胞的胞浆,背景清晰.结论 建立了一种检测let-7 microRNA的方法,对乳腺癌组织进行检测,为以后研究乳腺癌致病机制,诊断和靶向治疗乳腺癌打下实验基础.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曲松钠所致胆囊假性结石的CT影像诊断

    目的 探讨静脉使用头孢曲松钠后产生胆囊假性结石的CT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住院病人在静脉使用头孢曲松钠后胆囊出现假性结石的CT表现.结果 头孢曲松钠所致胆囊假性结石形成早出现在用药后20小时,迟7天,平均4天;假性结石在停药后均自行消失.消失时间早为停药后第3天,迟6个月,其中20例在2个星期内消失.22例中18例表现为泥沙样月胆囊假性结石,占81.8%,其中1例儿童患者合并泌尿系结石;3例表现为块状假性结石:1例为石灰样胆汁样改变.结论 静脉使用头孢曲松钠后会产生胆囊假性结石,停药后短期内可恢复正常,临床及影像医生应对此有所认识,以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手术干预.

    作者:郑国良;周雁玲;梁碧玲;箫倩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常见胰腺肿块的个体化诊治

    多种胰腺疾病都可以表现为胰腺肿物.这些胰腺疾病主要有:肿块型慢性胰腺炎(mass type chronic pancreatitis,MTCP)、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tinous tumor of the pancreas,IPMT)、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等.

    作者:陈汝福;林青;王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icroRNA的表达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let-7microRNA的表达状况.方法 采用地高辛配基标记探针的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5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结果 在35例标本中,25例乳腺癌组织的石蜡切片let-7 microRNA阳性表达.蓝紫色的阳性染色颗粒位于癌细胞的胞浆,背景清晰.结论 建立了一种检测let-7 microRNA的方法,对乳腺癌组织进行检测,为以后研究乳腺癌致病机制,诊断和靶向治疗乳腺癌打下实验基础.

    作者:崔秀英;吴建南;于风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定痉灵、可乐必妥、泼尼松联合治疗输尿管小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定痉灵、可乐必妥、泼尼松联合治疗输尿管小结石的排石效果.方法 346例直径<0.6 cm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6例,对照组170.治疗组除多饮水及增加运动外,给予定痉灵40 mg tid、可乐必妥500 mg qd、泼尼松5 mg qd口服;对照组只是多饮水及增加活动.结果 治疗组176例中有158例患者排出结石,有效率为89.8%.对照组170例中有130例患者排出结石,有效率为76.5%,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结石排出时间为(9.2±4.3)d,对照组为(12.3±5.7)d,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对于直径<0.6 cm的输尿管结石,定痉灵、可乐必妥、泼尼松联合治疗安全有效,可提高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

    作者:孙超;许可慰;黄海;郭正辉;江春;韩金利;李星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方法,技术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54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中成功栓塞53例,其中32例100%栓塞,19例95%栓塞,2例90%栓塞;3例出现严重血管痉挛;2例死于脑疝及严重血管痉挛继发脑梗塞.随访6~24个月,无术后再出血病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一种微创、相对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钟伟健;邓其峻;赵庆顺;王辉;彭海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6例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处理

    目的 总结6例心脏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6例晚期心肌病患者接受同种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围术期免疫抑制剂采用赛尼哌诱导方案.维持治疗为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或硫唑嘌呤)+泼尼松三联方案,术后保持低水平的中心静脉压.随访23~30个月,平均(25.6±4.2)个月.结果 6例受者均存活.1例因牙髓感染并发败血症致胸部伤口延期愈合,1例出现硬膜外血肿、脑疝形成行开颅手术.所有患者围术期及随访期间受者均无急性排斥反应、移植物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论 围术期适当强度的免疫抑制治疗,合理应用强心利尿,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和重视受者的个体化治疗是防治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苏艳玲;封加涛;彭峰;简劲峰;陈良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探讨其减轻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适宜剂量.方法 拟行择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0.1 μg/kg组(SI组),舒芬太尼0.2 μg/kg组(S2组),舒芬太尼0.3μg/kg组(S3组),每组各30例.监测患者入室静卧后5 min(TO,基础值)、插管前1 min(T1)、插管后1 min(T2)、3 min(T3)、5 min(T4)各时点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在以上各时点抽取上肢静脉血,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N)水平.结果 S1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N)浓度与插管前比较明显增高.呈一过性;S2组患者患者气管插管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N)浓度与插管前比较,轻度增高;S3组患者患者气管插管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N)浓度与插管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 气管插管前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μg/kg能减轻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用于老年患者可能有利于减少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作者:闫哲;张瑜;李云;刘洪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诊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血肿59例分析

    目的 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59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I临床资料.采用后后颅窝开颅小脑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29例.采用CT引导定位血肿穿刺引流术22例,单纯脑室外引流治疗8例,结果按GOS标准评估预后,死亡4例,重残5例,恢复良好50例.结论 对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要根据发病病因、病情轻重、头颅CT表现,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及时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航;陈行友;徐子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23例分析)

    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2月至2006年9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3例SP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包括肿瘤扩大切除术12例、胰腺节段切除术3例、局部肿瘤切除术6例、肿瘤部分切除术2例.结果 首诊床表现以腹部肿物、腹痛、腹泻、恶心腹胀多见.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胰腺或腹腔内边界清楚的实性或囊实性占位,肿瘤位于胰头部13例,胰体部3例,胰尾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手术组血管侵犯、术中分期、肿瘤位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I临床症状、肿瘤大小、包膜完整性、淋巴及远处转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肿瘤切除组术后胰漏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Log-Rank检验显示不同手术组术后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T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其正确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尤其是病理学检查的综合分析.外科治疗时应完整切除肿瘤,以防术后复发.肿瘤部分切除对晚期病例仍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宁新;刘军桂;陈明易;夏红天;张效东;万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30例消化道瘘患者腹腔冲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使用思华龙三腔引流管予生理盐水冲洗并低负压吸引治疗消化道瘘的护理方法.方法 进行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对30例消化道瘘使用思华龙三腔引流管以生理盐水冲洗并低负压吸引.结果 全组病人消化道瘘均治愈,冲洗时间为14-128天,平均35天.结论 在护理过程中,正确使用思华龙三腔引流管冲洗及合理持续低负压吸引和配合积极的支持疗法,在促进化道瘘愈合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黎艳芳;向美焕;陈妙贤;王若梅;钟慧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成功救治重型运输卡车碾压伤1例

    在临床上严重交通事故致全身多发损伤病例不在少数,对于此类病人的救治至今仍是外科的一项挑战.本文就近期我院成功救治的1例重型运输卡车碾压伤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剑文;杨斌;张育超;吴一冲;陈双;马若凡;许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泌尿系结核合并严重出血11例分析

    目的 提高泌尿系结核合并严重出血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泌尿系结核合并严重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1例,其中8例经补液、止血、输血、导尿等处理1周内出血停止.2例行膀胱镜下清除血块及膀胱造瘘,1例予膀胱切开探查并造瘘,术后7-10天出血停止.结论 非典型临床表现的泌尿系结核需结合病史、尿检、影像学检查以及病原学检查等多种方法以明确诊断.以严重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泌尿系结核予保守治疗多能止血.可避免手术探查.

    作者:石华;戴奇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应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1月椎间盘镜治疗的腰椎问盘突出症182例192个椎间隙.结果 单间隙单侧突出者165例,单间隙双侧突出者7例,双间隙突出者10例,合并侧隐窝狭窄者70例.突出间隙和突出位置以L4/5节段(109个)和后外侧型间隙176例为多.术后随访7~30个月,平均25个月.疗效优良率92.3%.术后发生椎间盘炎1例,硬膜囊撕裂2例,因静脉丛出血中转为开放手术3例,无神经根损伤发生.结论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麦荫文;韦文;凌尚准;许鹏雍;陆文忠;陈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胰管结石诊治的体会(附15例报告)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0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15例胰管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均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B超,腹部X线平片,C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确诊.9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Roux-en-Y吻合术,3例胰体尾切除、胰断端套入空肠端Roux-en-Y吻合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随访1至5年.15例术前有上腹痛症状者,术后10例腹痛消失,3例缓解.5例合并糖尿病者,3例血糖恢复正常.3例合并脂肪泻者,2例脂肪泻消失,1例减轻.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胰管结石的主要方法.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Roux-en-Y吻合术为治疗胰管结石的主要术式.

    作者:周泉波;江志鹏;陈汝福;林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暴发性重症急性胰腺炎

    目的 探讨腹腔镜用于治疗暴发性重症急性胰腺炎(fulminnt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FSAP)手术时机、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1例FSAP的病人临床资料.腹腔镜下分离胃结肠韧带,进入网膜腔暴露胰腺,吸净渗出液,冲洗腹腔,清除胰腺坏死组织,网膜囊及盆腔置入灌洗管和多根引流管,术后用大量生理盐水持续灌洗引流至引出的灌洗液澄清.结果 治愈8例.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住院时间42-92天.平均58天.结论 积极采用腹腔镜对FSAP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地改善FSAP的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蔡小勇;卢榜裕;陆文奇;黄玉斌;黄飞;靳小健;刘祖军;雷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比例的纳络酮与吗啡合用于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将吗啡与小剂量纳络酮按不同比例混合作患者硬膜外术后镇痛(CEA+PCEA模式)效果.方法 选择90例ASA Ⅰ~Ⅲ级行择期下腹部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n=30).三组的镇痛配方中布比卡因与吗啡用量相同,A、B两组中纳络酮/吗啡的比例分别为1/50与1/100,C组不加纳络酮;观察术后48 h内各组患者的副作用、镇痛以及呼吸抑制等情况.结果 (1)恶心呕吐:在术后3-36小时内,A组明显轻于C组(P<0.05).(2)瘙痒:在术后大部分时间内(6-36 h)C组均重于A、B两组(P<0.05).(3)三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大致相当(P>0.05).三组患者术后神志、下肢活动及呼吸情况均未见异常.结论 剂量比例为1/50的纳洛酮与吗啡合用于患者硬膜外镇痛.有明显减少恶心呕吐、瘙痒等吗啡的副作用,同时不影响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神志、下肢活动与呼吸情况.

    作者:陈郡兴;苏志源;曾静贤;吴昌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无张力修补在腹壁穿刺孔癌种植转移灶切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疝补片在修补腹壁穿刺孔癌种植转移灶切除腹壁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30例腹壁穿刺孔癌种植灶患者采用手术切除及巴德补片修补腹壁缺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获得一期愈合.随访时间一年,无局部肿瘤复发,亦无切口疝发生.结论 利用巴德补片修复腹壁穿刺孔癌种植转移灶切除术后的腹壁缺损,是减少肿瘤局部复发和预防腹壁切口疝的好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田立新;柳霞;张惠东;杨泽娟;李均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62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患者,全组均行PSE,观察手术前后外周血象变化.门静脉、脾静脉管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SE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高于术前(P<0.05);门静脉、脾静脉管径较术前缩小(P<0.05),全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SE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操作简便、创伤较小、疗效稳同,可以抢救和预防再出血,尤适用于高危病重、老年不适于手术治疗者,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手术方法.

    作者:宋向晖;周小民;阳光;陈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Whipple术后胰瘘的若干认识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ereatieoduodeneetomy.PD)是治疗胰头癌、壶腹周围癌、十二指肠癌的主要术式.

    作者:孙备;许守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胰腺假性囊肿的分类及临床治疗

    假性胰腺囊肿(Pancereatic pseudocyst,PPC)是临床常见疾病,多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胰腺手术后或胰腺外伤所致的胰液外渗或胰管断裂所形成的局部包裹性囊肿,亦有少数患者继发于恶性肿瘤或无明显原因.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治疗,但是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内镜技术的发展.使得PPC的治疗手段更加丰富.

    作者:侯宝华;区金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