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荣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31例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纵膈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第1、2年生存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术式与开胸手术治疗均是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术式,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术式对患者创伤较轻,促进了患者康复,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郑贵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血清中孕酮、HCG联合检测对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早期先兆流产病患125例,按血清HCG及孕酮两项指标动态监测结果与治疗情况将其分为保胎成功组和保胎失败组,观察对比2组病患在血清HCG及孕酮方面的差别.结果 95例保胎成功,继续妊娠;30例安胎失败流产.流产组血清HCG值和孕酮值均明显低于继续妊娠组,且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结论 血清中孕酮以及HCG联合测定能及时发现先兆流产,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李才珍;詹燕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妇科疾病患者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42例老年妇科疾病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结果 无手术死亡,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结论 老年妇科疾病围手术期治疗成功的关键是重视老年患者生理解剖的变化,加强国手术期的管理.
作者:王宏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在口服甲硝唑与克拉霉素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加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质量的总有效率为94.0%,痊愈率为52.0%,小于观察组(痊愈率为58.0%,总有效率为98.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小于对照组(12.0%),P<0.05,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理想,而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赵会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20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分析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 术前心理护理、康复护理.术后发热和预防并发症护理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关键.结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是关系手术成败和预后的重要环节.
作者:夏林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常规组的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33%,且两组阴道炎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阴道炎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张海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预防产妇产后抑郁症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及孕期保健操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在产科生产的260例孕产妇,产后6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包括产妇的一般情况及产后抑郁量表(EPDS).结果 通过对236例产妇进行分析,其中43例患有产后抑郁症,检出率为18.22%;通过多因素分析得出,产后抑郁症与孕期保健知识、家人的支持、孕期产后抑郁症相关宣传教育、担心孕期并发症等密切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致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较多,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也较多.产后抑郁症的保护性因素为孕期健康教育及保健操,加大孕期健康教育力度及坚持做孕期保健操有利于降低产后抑郁症出现几率,促进母婴健康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利利;韩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与“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普通钢板内固定和“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5个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复位质量及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普通钢板内固定的.结论 “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内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的特点,适合用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秦晓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运用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于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录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在相同的牵引方式下,观察组45例采用药物穴位注射的方法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而对照组45例则采用药物热敷的方式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7%明显高于对照组52.31%;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效果、患者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而且相对于热敷的方式更为安全有效,并且节省了治疗时间,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马怀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55月~ 2014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130例,其中顺产82例,剖官产48例,产后6~8周进行复查,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器官脱垂、盆底肌力受损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情况.结果 复查结果显示,分娩方式为顺产组别的子宫脱垂率、阴道前后壁膨出率分别为39.0%、93.9%和79.3%,与剖宫产组的14.6%、64.6%和27.0%相比均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的盆底深层、浅层肌力受损率和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32.9%、52.4%和6.1%,和剖宫产组的31.3%、50.0%和2.1%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确实会对盆底功能产生影响,且剖宫产可明显降低产妇盆底器官脱垂的风险,建议产后早期就进行适当的盆底肌肉锻炼,从而达到保护盆底功能的目的.
作者:黄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58例患者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手术后切口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县中心卫生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入的58例剖腹产患者,按随机选择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9例,对患者进行常规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及早护理干预;对照组29例患者,实施普通护理.对两组患者比较手术后切口恢复情况、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以及其他并发症的产生情况.结果 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剖腹产手术后患者切口恢复情况、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手术后腹胀发生率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患者剖腹产后切口的恢复有利,可以加快切口恢复,减少切口疼痛以及腹胀等并发症对患者带来的影响,在临床应用上值得推广.
作者:苏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进入我院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临床预防护理干预,探讨预防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压疮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基于科学评估开展的重点护理,对于降低晚期肿瘤压疮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玉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将78例患者按数字随机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78例患者均于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门诊部接受治疗.其中对照组39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 (1)观察组39例患者中36例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92.31%),对照组39例患者中26例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66.67%),P <0.05.(2)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心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淑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精力、疼痛、睡眠情感、社会生活、躯体活动及家庭生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较大,P<0.05.另外,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 对肾小球肾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韩春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血清瘦素(Lp)和可溶性瘦素受体(sL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及病情发展的关联性,并讨论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6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6例作为试验组,另选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的血清瘦素(Lp)和可溶性瘦素受体(sLR)浓度.结果 SLE患者的血清瘦(Lp)浓度24.32±20.37(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浓度18.36±16.19(ng/ml);可溶性瘦素受体(sLR)的浓度6.94±4.01 (ng/ml)相比对照组7.68±1.52(ng/ml)显著降低.结论 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血清瘦素(Lp)和可溶性瘦素受体(sLR)的浓度变化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及病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尚且不能作为SLE病情的临床评价指标.
作者:何思平;马捷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与后路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后路单纯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术后3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并采取日本骨科学会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系统(ODI评分)和下腰疼痛评估表(JOA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评分结果及临床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ODI评分、JOA评分以及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采取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临床疗效好,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东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MRI与CT诊断颈动脉狭窄以及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2015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行MRI与CT检查.结果 两种检查方式的图像质量评价满意率无显著差异,血管狭窄栓出率无显著差异.MRI发现钙化76处,CT107处,48处小点状钙化CT检出而MRI来检出,23处钙化MRI扫描发现而CT未发现.MRI检出11处斑块出血,CT扫描未发现.结论 CT与MRI均能够有效提供质量较高的影像学资料,可以有效判断颈动脉的狭窄情况,而MRI显示颈动脉斑块的特征更明确.
作者:王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96例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胸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炎患者进行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尚萍;陈爱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所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取保守方法治疗,观察组46例采取普外科手术方法治疗,评估观察组相关手术指标情况,同时对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2.8±8.4)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8.7±8.2)ml、平均住院时间为(7.2±0.4)d.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5.2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甲状腺肿瘤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复发率,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李庆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医疗资源不断下沉,基层医疗机构如何开展好业务工作是关键.
作者:史爱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