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会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大剂量埃索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大剂量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的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输血量、止血率、再出血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的止血时间、输血量、再出血率都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止血率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奥曲肽联合大剂量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能够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笑天;张振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流程管理对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 2015年4月期间来我院血透科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开展血透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流程护理管理后,医护人员风险意识得到强化,工作责任心大大增强,其业务素质以及风险防范意识均有明显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整体上得到提升,有利于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毅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慢性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尽可能地使控制率达到规范管理要求.方法 筛选出720例高血压痛和38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干预和管理;随机将705例高血压痛和379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有较大的改变,血压管理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于服药依从性差的慢性病患者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
作者:李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与“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普通钢板内固定和“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5个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复位质量及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普通钢板内固定的.结论 “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内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的特点,适合用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秦晓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在儿科临床中,抗菌类药物的使用频率很高.而且,患儿由于发育并不完全,因此很容易对药物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为了促进抗菌类药物在儿科中的合理使用,保证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抗菌类药物在儿科中的具体使用规范做了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儿科患者的具体情况做了详细说明.
作者:顾柏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内科常见病之一,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自2014年国内《急性酒精中毒诊治专家共识》报道用美他多辛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满意以来[1],我院于2015年1~5月应用美他多辛治疗急性酒精中毒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17~ 72岁,平均年龄38.5岁,排除如脑血管意外、一氧化碳中毒、药物中毒等,就诊时间不等,饮酒量不同,但都有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表现.
作者:丁斗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盐酸胺碘酮是一种高效而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盐酸胺碘酮静脉注射给药抗心律失常作用起效快,无明显的血液动力学影响,是目前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重要的药物.临床运用日渐增多,但是,盐酸胺碘酮对局部血管的刺激性强,特别是长时间滴注,血管内膜的内皮细胞层受损伤,产生炎性反应,多数患者出现外周静脉炎症或局部炎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穿刺处皮肤延静脉上行5~35cm出现条索状红肿、疼痛、发热.严重者出现静脉结节,无弹性,伴有压痛,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影响患者的休息与康复.
作者:宋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不同护理措施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120例行腹部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腹部热按摩联合早期下床活动,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较快,具体表现为平均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首次肠鸣音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腹部热按摩联合早期下床活动,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加快患者预后.
作者:宋春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运用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于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录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在相同的牵引方式下,观察组45例采用药物穴位注射的方法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而对照组45例则采用药物热敷的方式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7%明显高于对照组52.31%;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效果、患者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而且相对于热敷的方式更为安全有效,并且节省了治疗时间,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马怀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本院2010年4月~2015年2月到我院就诊并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16例患者进行护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发生吻合口瘘1例,尿失禁2例.经行相关治疗,均恢复良好.结论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监测和细心的观察,有效的护理措施,专业的康复指导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还有效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代立菊;万志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无痛人流患者200例,依据用药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100例,进行常规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改良患者100例,进行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结果 改良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对比常规组患者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术后10分钟VAS评分、术中知晓比例、术中肢动率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无病人流患者应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比联合应用芬太尼10分钟VAS评分高、术中知晓比例较低,术中肢动发生率较少,安全较高,可依据患者的情况应用开展.
作者:赵家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脑心通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介素~6(IL ~6)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观察2组在治疗前后hs ~ CRP和IL ~6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血清hs~CRP和IL ~6水平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心通可显著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 ~ CRP和IL~6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陈留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引入集束化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5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其呼吸衰竭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呼吸衰竭的发病时间,以及既往治疗史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进行相同的ICU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外加集束化护理相配合,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在人工气道持续时间、肺内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经实验数据对比,实验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加集束化护理搭配治疗方式,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且康复时间大大缩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谢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就诊的81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病房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体位护理.总结分析患者感染原因,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感染原因主要有意识障碍、留置胃管、呼吸机使用、既往肺部病史、年龄因素.结论 通过总结分析可知,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非常多,在临床护理中,需要严格规范操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有效的护理,从而尽量减少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爱萍;陈尚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进入我院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临床预防护理干预,探讨预防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压疮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基于科学评估开展的重点护理,对于降低晚期肿瘤压疮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玉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的综合护理,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焦虑郁抑的变化及对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停止出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评分(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可显著缩短其发生阴道出血的时间,改善焦虑郁抑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宋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2例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2例行常规开腹囊肿切除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卵巢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LH、FSH以及E2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有所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介入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式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较好,不会对卵巢功能产生影响,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0例急性胰腺炎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A、B三组各30例,入组病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联用乌司他丁,观察A组联用奥曲肽,观察B组则采取乌司他丁+奥曲肽,对比三组治疗效果,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对照组、观察A组相比,观察B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A组治疗效果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临床用药中,鸟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方案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临床应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宋岳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31例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纵膈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第1、2年生存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术式与开胸手术治疗均是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术式,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术式对患者创伤较轻,促进了患者康复,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郑贵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的106例肺结核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后随机分成两组,各53例,均进行常规用药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依从性较好51例,占96.23%;对照组依从性较好32例,占60.38%.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霄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