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萍;陈尚萍
目的 探讨分析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就诊的81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病房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体位护理.总结分析患者感染原因,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感染原因主要有意识障碍、留置胃管、呼吸机使用、既往肺部病史、年龄因素.结论 通过总结分析可知,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非常多,在临床护理中,需要严格规范操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有效的护理,从而尽量减少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爱萍;陈尚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胰腺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序贯化疗与单纯辅助化疗两种治疗模式的可行性及毒副反应的观察和比较,以期为胰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76例胰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放化疗组均接受总量为50.4Gy/28f的调强放疗,同步化疗选择单药吉西他滨500mg/m2,每周1次,放疗结束后并继续进行单药吉西他滨1000mg/m2 d1、d8 q3w方案化疗4程.化疗组接受单药吉西他滨1000mg/m2 d1、d8 q3w方案化疗4程.结果 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23个月.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27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17个月.放化疗组和化疗组1、2、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7%、60%、10%和76%、55%、5%,两组在总生存及无疾病进展时间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毒副反应上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未出现Ⅳ级重度反应.结论 同步放化疗序贯化疗作为胰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案是可行的,且毒副反应可耐受.期待Ⅲ期临床试验的进一步评估.
作者:华丽;王国栋;陈海辉;李桂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全腔镜食管癌术后通过肠内营养泵给予肠内营养的优越性研究.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住院的食管癌病人9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通过肠内营养泵管饲肠内营养)45例,对照组(传统依靠重力滴注)45例,通过对两组患者腹泻、腹胀发生率和肠内营养输入后主观舒适度的比较.结果 给予肠内营养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腹胀和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02);在肠内营养液的温度感觉上,对照组患者感觉肠内营养液温度较低(P=0.008);在给予肠内营养液后患者舒适度方面,感觉严重不适的例数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048).结论 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应用肠内营养泵输入肠内营养对于减轻患者腹泻、腹胀,提高患者舒适度方面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缜;穆东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子宫内膜癌已经成为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的发病率更高,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子宫内膜疾病,严格观察病情,及早的处理,可以大大降低向子宫内膜癌发展的可能性,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疾病的筛查不断的普及,选择探索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测方法也不断的更新,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检查技术主要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彩色超声检查、磁共振技术(MRI)、子宫内膜的活检术、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及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同时采用多种检测方法的检测可提高筛查的准确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子宫内膜病变筛查的研究进展,并对现阶段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作者:韦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科病人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4年收治的68呼吸科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在患者满意度、陪护率等方面,优质护理组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通过对呼吸科病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控制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改善医患紧张的不良关系,应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使用.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2例急性胃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取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31例采取奥美拉唑联合善宁治疗,对两组止血效果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观察组中,痊愈22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中,痊愈7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87%.观察组止血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胃出血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联合善宁治疗效果显著,能够达到有效止血的效果;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孟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首次发病合并有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早期给予基础训练、摄食训练、电刺激治疗、针灸治疗及心理治疗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2周后两组均采用饮水实验及统计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来评价康复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饮水实验好于对照组(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恢复更加有效.
作者:张微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 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68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成药物组和手术组,药物组患者给予对症补液处理,手术组患者采取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药物组中有3例患者保守治疗后无效,转手术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1.18%;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12%;经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药物组经保守治疗有效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9.68%,手术组未出现复发情况,经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相似,但是保守治疗远期有复发的风险.
作者:谌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本院2010年4月~2015年2月到我院就诊并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16例患者进行护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发生吻合口瘘1例,尿失禁2例.经行相关治疗,均恢复良好.结论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监测和细心的观察,有效的护理措施,专业的康复指导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还有效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代立菊;万志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0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实施麻醉,实验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麻醉的有效率和患者对麻醉工作的满意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进行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贵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社区延续护理措施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和哮喘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 2014年12月收治的哮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社区延续性护理措施,干预6个月后,采用成人哮喘生命质量问卷(AQLQ)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和哮喘控制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以及哮喘控制情况均明显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哮喘患者采取社区延续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哮喘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评估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的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第二产程异常时,观察组48例产妇采取产钳助产术,对照组48例产妇采取剖宫产术,对比两种产术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软产道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肺炎、头皮血肿以及面部擦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第二产程异常产妇,采取产钳助产效果显著优于剖宫产,可对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起到保护作用;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包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引入集束化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5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其呼吸衰竭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呼吸衰竭的发病时间,以及既往治疗史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进行相同的ICU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外加集束化护理相配合,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在人工气道持续时间、肺内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经实验数据对比,实验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加集束化护理搭配治疗方式,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且康复时间大大缩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谢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胎盘早剥的超声图像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胎盘早剥患者84例超声图像资料及漏误诊情况.结果 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2.14%(69/84),产前拟诊诊断准确率为41.67% (35/84);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产前拟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9例患者中,积液型胎盘早剥12例,占17.39%,团块型胎盘早剥16例,占23.19%,混合型胎盘早剥29例,占42.03%,边缘型胎盘早剥6例,占8.70%,胎盘外型胎盘早剥6例,占8.70%.结论 超声是诊断胎盘早剥重要的辅助工具,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可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通过超声图像的分析结合临床表现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周家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预见性思维应用于儿科责任制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取2015年1月我院开展以预见性思维为指导的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儿科病房患者各5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投诉率明显更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预见性思维护理理念指导下,护理工作人员风险预见能力、主动服务意识以及安全防范意识均有明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改善,患儿安全也得到有效保障,应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郑丽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0例急性胰腺炎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A、B三组各30例,入组病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联用乌司他丁,观察A组联用奥曲肽,观察B组则采取乌司他丁+奥曲肽,对比三组治疗效果,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对照组、观察A组相比,观察B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A组治疗效果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临床用药中,鸟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方案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临床应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宋岳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血清瘦素(Lp)和可溶性瘦素受体(sL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及病情发展的关联性,并讨论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6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6例作为试验组,另选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的血清瘦素(Lp)和可溶性瘦素受体(sLR)浓度.结果 SLE患者的血清瘦(Lp)浓度24.32±20.37(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浓度18.36±16.19(ng/ml);可溶性瘦素受体(sLR)的浓度6.94±4.01 (ng/ml)相比对照组7.68±1.52(ng/ml)显著降低.结论 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血清瘦素(Lp)和可溶性瘦素受体(sLR)的浓度变化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及病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尚且不能作为SLE病情的临床评价指标.
作者:何思平;马捷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慢性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尽可能地使控制率达到规范管理要求.方法 筛选出720例高血压痛和38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干预和管理;随机将705例高血压痛和379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有较大的改变,血压管理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于服药依从性差的慢性病患者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
作者:李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需进行口腔正畸的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和传统支抗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两组治疗后SNA、ANB、SNB、L1 ~M P、U1~SN、U1~L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NA、ANB、SNB、L1 ~M P、U1 ~ SN、U1 ~ L1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中具有支抗效果好,异物感小,舒适度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范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并分析在早产儿的临床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早产儿在同样的重症监护基础上,对照组早产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早产儿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并统计两组早产儿的睡眠时间、每日进食奶量、住院时间、身体质量恢复时间以及早产儿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早产儿的睡眠时间、每日进食奶量、住院时间、身体质量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儿的继发感染、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产儿的临床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加速促进早产儿的发育,减少早产儿的住院时间,降低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在以后的早产儿护理中广泛推广.
作者:林芳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