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广娜;李成芹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妇科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妇科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实施CNP干预.结果 与手术前1d比较,两组患者气腹后10min和完成手术时肾上腺素指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指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气腹后10min、完成手术时心率、体温、血压均高于手术前1d,且高于观察组同期.观察组患者气腹后10min、完成手术时心率、体温和血压指标无明显波动.结论 CNP可以降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适于妇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季娟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肝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其恶性程度同样很高,临床上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与中药结合疗法.近年来,我国肝癌的治疗有了很大进展,已有相当多的肝癌患者经过合适的治疗,获得了长期的生存,且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1].本文就普外科肝癌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陆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有机磷农药仍是当今生产和使用多的农药,其用量占杀虫剂的比例>70%[1],品种达上百种大多属于高毒或剧毒类[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insecticide poisoning,AOPP)是短期内接触大量的有机磷杀虫剂后,引起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胆碱能兴奋或危象,以及其后可能发生的中间肌无力和迟发性神经病变三类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死亡[3].其中3911(甲拌磷,西梅托)是有机磷农药中的剧毒品,人畜中毒屡屡发生.虽然政府限制其生产和使用,市场仍有销售,但大多数用于拌种.自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们收治3911中毒43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3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毕方侠;周文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TRPV1通道(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是一种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其主要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当中.研究发现该离子通道参与多种生物学功能调控如(1)参与体温的调节(2)对抗血压升高(3)抗癫痫病的治疗(4)缓解胰腺炎的疼痛等.研究发现TRPV1通道对于炎症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对TRPV1通道进行简单的介绍并进一步探讨该通道与炎症间的关系.
作者:黄坤;李会;宋倩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呼吸衰竭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本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确诊的COPD并呼吸衰竭78例患者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2组,对照组39例患者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39例患者在其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临床效果加以对比.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均比对照组优,且心率、呼吸频率均比对照组优,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 COPD并呼吸衰竭者行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和稳定心率、呼吸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护理措施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急诊内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的满意度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开展急诊内科护理措施,可以使得临床疗效显著的提高,并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服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朱晨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的并发症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的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组在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急救抢救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室于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15.5±2.3min)明显低于对照组(24.9±4.3min),抢救成功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患者(87.5%).结论 采用预见性护理,可以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蓓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并加大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力度,以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方法 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94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9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利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监测,并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聂姗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一月后肺功能较入院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SAS和SDS均较对照组患者低.结论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呼吸锻炼及饮食护理,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降低其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艳;储芙蓉;吴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09月至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治疗组与常规组,每一组30例,常规组患者常规抗血小板、稳定斑块等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前列地尔联合抗血小板、稳定斑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P <0.05;治疗后第七天、第十四天,治疗组肾功能缺失情况有显著改善,与常规组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第七天以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失情况,具有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与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样本,以37例为一组,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16.29±0.08)、抑郁评分(17.34±0.26)、用药依从率100%、饮食依从率97.3%、运动依从率91.89%、复查依从率100%.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 将护理干预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心理,对其用药、饮食、运动、复查依从性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蒋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凡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发生和未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各50例的临床资料,并分析该病症特征和高危因素.结果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低氧血症、肺透明性降低等;高危因素主要有男性、剖宫产、宫内窘迫、出生窒息等.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复杂的临床特征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必须有效分析和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并采取针对治疗措施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孙树雅;牟淑娟;沈鸿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晚期胃癌患者中采用顺铂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进行晚期胃癌治疗的患者82例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死亡情况.4个周期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73.17%)明显高于对照组(46.34%),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铂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作者:江波;周伟;龙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影像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近年来疑诊为早期ANFH的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CT和MRI检查,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和临床价值.结果 MRI组诊断准确、关节腔积液、骨髓水肿和囊性改变等检出率显著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的线样征和骨小梁模糊明显高于C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对早期ANFH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MRI的诊断率更高,能更敏感地检出股骨头和髋关节的早期细微结构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马先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偏瘫患者恢复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8例脑出血偏瘫恢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归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脑出血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诊断及预后判定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份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7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中,65例出现异常,其中25例轻度异常;33例为中度异常;7例为重度异常.58例中轻度异常患者的脑电图在全部恢复正常之后出院.重度异常的7例患者预后不良.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一般会出现异常现象,其可以应用于早期的诊断过程.另外,临床病情和预后与异常脑电活动的改变存在不小的一致性,所以可以用来判断预后.
作者:武娟;张明耿;宋施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总结了64例肛管内尖锐湿疣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指导患者疾病的相关,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疼痛的护理,心理护理,加强健康宣教知识等.认为通过对患者有效的宣教和指导,能帮助患者更好的认识和配合治疗,达到预期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储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应激剂量糖皮质激素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试验,其中包括56例肾上腺皮质功能相对不全,按照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静脉泵注方式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OI)、肺内分流率通气/血流比例(Qs/Qt)、APACEⅡ评分、28-d病死率、ICU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休克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的氧合指数(OI)、肺内分流率通气/血流比例(Qs/Qt)、APACEⅡ评分、28-d病死率、ICU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休克发生率与B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激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相对不全的ARDS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休克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
作者:张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B超、MRCP检查诊断方法在胆总管结石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31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超与MRCP检查,胆总管结石诊断依据为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胆总管取出结石.将术前B超与MRCP检查诊断效果作以比较.结果 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96.5%、98.1%均明显优于B超对胆总管结石诊断敏感性、准确性64.3%、72.2%,二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MRCP对胆总管结石诊断的特异性为97.2%近似于B超96.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具备一定诊断准确性的B超检查可以作为胆总管结石诊断的基本检查手段,敏感性与准确性较高的MRCP检查是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佳方法,能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率,未来应用前景广阔,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何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