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粘膜下结肠息肉剥离术30例围术期护理

王彩霞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结肠息肉, 内镜分离术,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结肠息肉内镜粘膜下剥离术30例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的3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取结肠息肉内镜粘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并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给予患者优质全面的护理,待治疗与护理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与全面的护理后,30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共计出现3例并发症,1例患者为血便、2例患者为术后穿孔,在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了控制,所有患者在4至7天内均痊愈出院。结论结肠息肉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将并发症出现的几率降到低,帮助患者的病情尽快的恢复,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对神经外科术后昏迷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术后昏迷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术后昏迷者60例(2015年8月到2016年7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实施早期肠外方法治疗)和研究组各30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终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了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研究组在入院第七天时候,营养状况各项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于神经外科术后昏迷来说,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该治疗方法可行有效,值得给予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成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小儿扁桃体手术后 PACU 内躁动的护理

    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较为常见的手术,大多数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施行。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是全身麻醉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尤其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与成人相比明显增高[2-4],表现为肢体的无意识动作、挣扎、语无伦次、无理性言语、哭喊等,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现象,严重时可以引起并发症,甚至影响手术成败,因此,对躁动患儿在 PACU 内加强安全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科麻醉恢复室(PACU)收治的65例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躁动的患儿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早期应用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临床分析

    目的:研讨慢性呼吸衰竭(CRF)并肺性脑病(PE)患者接受药物早期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选取350例 CRF 并 PE 病例参与研究试验,并按随机非盲法均分成两组,Ⅰ组按常规标准进行持续低流量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解痉平喘等治疗,Ⅱ组在上述干预下接受盐酸纳洛酮用药,观察该两种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血气分析的改善情况。结果Ⅱ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总有效率、PO2指标值相比Ⅰ组均显著提高,而 PCO2指标值显著下降,数据满足 P <0.05,统计学成立。两组在接受试验期间均未产生明显的副反应。结论早期应用盐酸纳洛酮对 CRF 并 PE 患者进行治疗,药效安全、显著,可作为该病的早期使用药物之一。

    作者:肖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浅析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发生原因,制定相关防范措施,降低药品调配差错发生率,确保用药安全性。方法将我院门诊药房2015年12月———2016年5月间1000例按照常规流程实施药品调配的处方药品调配情况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间1000例药品调配采取质量管理措施的处方药品调配情况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药品调配差错率。结果观察组的总差错率为0.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P <0.05)。结论加强门诊药房药品调配质量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药品调配差错率。

    作者:万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讨论研究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的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以及实验组60例,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多用参芪补肺汤,对比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前前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结果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 >0.05),在治疗之后前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参芪补肺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

    作者:张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孟芳;袁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糖尿病疾病患者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肿瘤标志物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CEA、CA199、CA125、CA19-9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 AFP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的诊治中应结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对患者肿瘤标志物的评价需客观谨慎并尽力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结合积极的糖尿病相关治疗,定期行门诊随访,避免发生误诊和漏诊现象。

    作者:沈翠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应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对老年型帕金森病症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观察其相应的治疗效果及对身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老年型帕金森病患者80例,按照就诊的时间顺序将80名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美多巴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协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2周,在12周内对患者的治疗结果,恢复情况,运动程度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判定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在经过12周的综合治疗后均有所恢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明显较对照组更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UPDRS 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且观察组的 UPDRS 运动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老年帕金森更为高效,治疗效果好,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方面进行推广。

    作者:戚剑昆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温胆汤应用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温胆汤应用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中心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7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温胆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血压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舒张压、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P <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温胆汤应用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

    作者:李姝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急诊中毒洗胃中舒适护理的方法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诊中毒洗胃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中毒洗胃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8例(舒适护理)和对照组28例(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86%,依从性高为78.5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5%,依从性高为57.14%,两组在护理满意度以及依从性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急诊洗胃使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普遍推广。

    作者:罗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诊治的患者2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MMSE、MOCA、CD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 MMSE、MOCA、CDT 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 MMSE、MOCA、CDT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中采用银杏叶联合尼莫地平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明显改善脑小血管病的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赵雪霞;林黎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APP17肽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GAP -43及 PSD-95表达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动态检测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 -43),突触后膜致密物质-95(PSD -95)观察 APP -17肽在HIBD 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7日龄 Wister 大鼠55只,随机分3组:正常组(A 组)、缺氧缺血组(B 组)、HIE +APP17肽组(C 组),分别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模型,观察 APP -17肽对 GAP -43及 PSD -95表达的影响。结果经过对实验结果的相关观察分析,得出 APP17肽为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 GAP -43及 PSD -95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结论通过本次实验,能通过对 GAP -43及 PSD -95的观察,发现 APP17对神经的修复作用,从而为治疗 HIBD 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慧玲;聂晶;杨占双;戚家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腹腔镜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将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应用于结肠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56例,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两组分别为33例与23例患者,开腹组患者采取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开腹组患者相比,P <0.05;腹腔镜组患者淋巴结的清扫数、手术时间与术中的出血量指标,和开腹组患者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 <0.05;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和开腹组患者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 <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其治疗结肠癌的效果较为显著,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少,并且不易复发与转移,值得应用。

    作者:郁荣;吴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均在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入院接受治疗,所有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例患者治疗有效27例,有效率为90.0%;其中无效3例,由于气道分泌物较多,终采用有创通气治疗。所有患者治疗24h、治疗72h、治疗14d 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pH 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治疗24h、治疗72h 与治疗14d 的 MAI、AHI 与 Ts90%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明显改善。这种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伟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医治疗伴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患者应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伴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选择中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8周后中医症状积分以及抑郁状态 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疗伴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更为明显,能够缓解抑郁症状,改善临床各项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刘俊岐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血管支架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及对踝肱指数的影响

    目的:了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专业治疗中实施血管支架介入疗法的意义。方法筛选10例因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入院的患者,随机分组:5例Ⅰ组行常规疗法,5例Ⅱ组则联合展开血管支架介入疗法,给予两组疗效及其踝肱指数展开比较。结果Ⅰ组总有效率60.00%,Ⅱ组为80.00%(P <0.05)。结论患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后,展开血管支架介入疗法,可使机体踝肱指数充分改善。

    作者:杨永滨;杨竖;栾晓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脑出血治疗中微创与开颅手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开颅、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分为微创组(n =31)、开颅组(n =31),分别给予微创穿刺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上,微创组显著优于开颅组(P <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组(P <0.05)。结论微创手术为治疗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手段,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张劲超;王雪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运用西格列汀结合二甲双胍的疗效

    目的:分析运用西格列汀结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运用西格列汀结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FBG、2hBG、HbAlc、FINS、HOMA -IR 水平优于对照组,P <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P <0.05。结论运用西格列汀结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国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与针对性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了解肾内科各类型护理风险潜在性危险因素,并总结针对性干预方案。方法抽选136例因肾脏疾病、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间进入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十八病区内分泌科治疗的患者,在了解其护理风险类型的基础上,统计风险诱因总结针对性干预措施,并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于科室内落实,再选取140例患者展开研究,观察干预前/后科室内护理风险发生状况、护理质量等。结果展开针对性干预后,风险发生率从16.91%(23/136)降至1.43%(2/140),(P <0.05)。结论当肾内科展开护理工作时,建议加强风险管控,并施行针对性干预方案,以规避风险。

    作者:赵桂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针灸科中随机抽选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45例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4例仅给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佟宝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