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霞;林黎明
目的:探讨进行社区妇女宫颈癌筛查在预防女性宫颈癌发病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个社区35至64周岁妇女1260例进行免费宫颈癌筛查,采用妇科常规检查和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检查相结合,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社区居民宫颈癌发病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正确率总体不高。结论为了保证妇女的生殖健康,开展宫颈癌筛查工作意义重大,有助于发现疾病并及时给予治疗,从而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阳晓琼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风湿痹痛的常用药物。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方式搜集近10年有关中医治疗风湿痹痛的相关报道,观察其中医治疗方法以及常用药物。结果共检索筛选13篇文献,主要采用祛风湿、止痛活血、活血化瘀、补益、化湿、熄风平肝等多类中药进行治疗,秦艽、威灵仙、独活是患者应用比例高的三种中药。结论中医治疗风湿痹痛主要采用扶正祛邪类药物,并辅助采用益气补血、化瘀活血、除湿祛风、止痛通络、强筋骨、补肝肾类药物进行配伍,能够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马吉丽;郭静;王凤影;周志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 PCR 检验用于麻疹病毒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02月———2016年04月我疾控中心检验的麻疹患者55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依据不同的检验方法分组,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 MV -IgM抗体方法检验,研究组则采用 PCR 技术检验,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为93.33%;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76.00%,明显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可比性意义(P <0.05)。结论PCR 检验方式适合用于麻疹病毒疾病的早期诊断,而且其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行。
作者:潘玉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诊断时应用多层螺旋 CT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2例于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间在我院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已经病理学诊断证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多层螺旋 CT 检查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结果将病理学检查结果当作金标准,CT 定位准确率是96.9%,定性准确率是91.7%。结论在多层螺旋 CT 影像中,胃肠道间质瘤的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进行准确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从而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性依据。
作者:宋玲先;尚慧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胸腰椎骨折前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经过数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管变化情况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给予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作者:冯冬前;张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糜烂合并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伴慢性宫颈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研究组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疗效为96.54%(29/30),对照组的总有疗效为85.78%(25/30),经对比,研究组的临床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P <0.05);其中研究组的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等明显比对照组少,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对宫颈糜烂合并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有利于减少阴道出血量,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巴瑜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玻璃酸钠关节腔内两点注射疗法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1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实验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两点注射疗法,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 C -反应蛋白含量、红细胞沉降率、肿瘤坏死因子、关节积液量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8周、12周髋关节 Harris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两点注射疗法临床治疗效果满意,能够改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髋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作者:罗茗;赵罡;秦征兵;陈玮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检查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随机抽选我院超声科接收的200例女性,其中自然分娩孕产妇与剖腹产孕产妇各为65例,将其分别标记为 A、B 两组,剩余70例女性为健康未孕者作为对照观察并纳入 C 组,对所选200例女性均采用会阴超声进行盆底功能检查,观察其盆底参数变化,评估该种影像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静息状态下,A 组产妇的尿道旋转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宫颈到耻骨联合下缘距离更低于其他组,膀胱到耻骨联合下缘低于 C 组(P <0.05),与 B 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valsalva 动作下,A 组产妇的肛提肌大面积、膀胱下降程度较高于其他两组,宫颈下降程度较高于 C 组(P <0.05),与 B 组相比却无意义(P >0.05);另外 A 组以的15.38%尿道漏斗发生率及7.69%的直肠膨出发生率明显高于 B、C 两组(P <0.05)。结论经会阴超声检查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 PVP 治疗妊娠相关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妊娠相关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29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选择 PVP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择 PVP 治疗妊娠相关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崔明宇;沈建辉;陈波;张龙;范文灿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对老年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24例,根据目前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表,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有营养风险组和无营养风险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无营养风险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3.2%,明显低于有营养风险组的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营养风险组患者压疮出现的平均时间为(12.6±1.3)天,明显的优于有营养风险组的(5.7±0.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营养风险筛查在老年住院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其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以及压疮出现的时间均明显的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因此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该早期积极给予支持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崔友民;赵友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实施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68例,给予68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出院后的指导的精心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护理,68例患者鼻中隔偏曲矫正均非常理想,术后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对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多方面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古力拜力·艾麦尔;赵艺;孙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环填充式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主要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和研究组(无张力疝环填充式修补术治疗)各30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环填充式修补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赵昊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基因遗传因素在决定克罗恩病的易感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多基因位点突变在克罗恩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克罗恩病病人这些基因位点进行检测,拟发现其在中国人群中的突变规律。方法共入组100名克罗恩病病人和190名健康对照组,使用限制性内切酶法对 NOD2中的 R702W、G908R、L1007finsC;热休克蛋白 HSP70-2;TLR4中的 D299G、T399I;TNFα-308、TNFα-238;TNF 受体位点 TNFRSF1A(A /G)、TNFRSF1A(G/T)、TNFRSF1B(T/G)、TNFRSF1B (A /G)等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HSP70-2出现突变,但其基因型在健康人群和 CD 病人中比率无明显差异。但 A 突变出现概率在 CD 病人中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1%vs52%,P =0.047,OR =1.423,95%可信区间:1.004–2.015),而且在 CD 穿孔或手术病人中该突变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3%vs52%,P =0.049,OR =1.530,95%可信区间:1.001–2.337;),但在 CD 病人中,穿孔及手术病人与非手术病人相比无显著相关性(P =0.673,OR =0.883,95% CI:0.495–1.574)。多因素相关分析亦无显著相关性。其余基因无突变。结论中国人群中 HSP70-2位点的 A 型等位基因与 CD 病人相关,在穿孔或手术的 CD 病人中 A 型等位基因亦高于健康人群。
作者:陈军;李杨;顾国胜;王革非;范朝刚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探讨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胃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共84例,按照随即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的化疗方式,口服替加氟(生产于上海罗氏公司,H 加010242)800-1000mg,3次/d,患者休息1w 后继续服用。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同步放疗进行治疗,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架及逆向放疗系统。结果两组 EORTcQLQ—C30评分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前各项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D005),治疗后各项功能评分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肿瘤患者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手术后生活水平。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
作者:侯晓雅;张培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药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016年收治的10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丹红注射液,连续观察6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 -co),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 PaO2和 DL -co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有较好的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霞;姜春影;李廷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扁桃体炎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扁桃体炎患儿80例,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及综合护理组,每组患儿均为40例,常规护理组行术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统计两组患儿在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满意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在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满意率方面具有明显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常规护理组比较,综合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平均住院时间更短、患儿家属满意率更高。结论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小儿扁桃体炎术后治疗效果,能够降低患儿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能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作者:沈思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诊疗体会。方法从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随机选出63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采用西医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3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前者高于后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式琦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分析 CT 在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价值及子宫肌瘤变形的 CT 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出5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CT 对所有患者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检查,并对 CT 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 CT 扫描后患者的 CT 特征主要表现为子宫体积增大、肿块及形态改变,病灶呈等密度、低密度及高密度,CT 增强扫描可见肿瘤的边缘情况及肿瘤内部变性情况。结论临床诊断子宫肌瘤变性可采用 CT,其诊断率高,能很好的对患者进行确诊,能充分反映患者病理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救治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4例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7例,对全部患者均进行院前急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案。结果经过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能控制患者的病情,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使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都稳定下来,从而使患者有更多时间来治疗,增加手术成功的几率。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接种狂犬疫苗患者的临床护理与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本中心2015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狂犬疫苗接种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在其接种过程中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研究干预效果以及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结果狂犬病的发病率为0%。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对狂犬病的出现进行有效预防,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惠秀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