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 CT 在胃肠道间质瘤定位和定性中的诊断价值

宋玲先;尚慧娟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定位, 定性, 多层螺旋 CT
摘要:目的:分析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诊断时应用多层螺旋 CT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2例于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间在我院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已经病理学诊断证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多层螺旋 CT 检查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结果将病理学检查结果当作金标准,CT 定位准确率是96.9%,定性准确率是91.7%。结论在多层螺旋 CT 影像中,胃肠道间质瘤的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进行准确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从而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性依据。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其左室舒张功能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僵硬度和左室舒张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 A 组和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比组,以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来反映患者的动脉僵硬度。并且检测两组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采用血流频谱模式来记录患者的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舒张峰值 E /A;切换组织多普勒模式后记录患者的舒张峰值 Em /Am,比较两组患者 BaPWV 和 E /Em 比值间的关系。结果A 组的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脉压差(PP)以及 BaPWV 均显著高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显著(P <0.05);A 组与对比组的二尖瓣 E /A 比值没有明显差异性(P >0.05),组织多普勒成像 A 组的二尖瓣 Em 下降明显,且二尖瓣 E /Em 增加明显,与对比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E /Em 和 BaPWV 值是正相关的关系(r =0.28,p <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僵硬度增加与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下降有关,通过改善患者的动脉僵硬度能改变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李荣军;李荣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33例水中待产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水中待产的可实施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房内单胎头位足月无分娩禁忌症,并自愿选择水中待产的33例孕妇作为观察组,活跃期后进入分娩池中浸泡待产,宫口开全后离开水池擦干全身采取上产床待产。随机取30例同等条件的孕妇为对照组,单纯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同时给予心理护理,音乐疗法,导乐助产士给予按摩。比较两组孕妇产时宫缩疼痛减轻程度,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会阴裂伤程度,新生儿窒息情况、产后出血量以及是否有产褥感染等。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产后出血和及新生儿 Apgar 评分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P >0.05)。结论水中待产可有效缓解分娩时的宫缩痛,并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缓解盆底组织的受压,减轻会阴裂伤,对母婴无不良影响,适用范围广,该分娩镇痛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芸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影响评价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临床护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心理护理方案的整体效果,为临床肝病的护理奠定基础。方法,随机抽取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模式;并对比其效果。结果经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SDS 和 SAS 的评分情况发现,经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措施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的各项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 SDS、SAS 等,差异显著(P <0.05)。经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措施护理的试验组(94.9%,37/39)的护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达(76.9,30/39),差异显著(P <0.01)。结论在临床护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可产生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各项指标及护理满意度,应广泛推广。

    作者:张海燕;吴桂香;陈菊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对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实施精准肝切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66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观察组实施精准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9%、6.1%、6.1%,对照组分别为66.7%、18.2%、21.2%。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韩增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护理人员在基层医院和社区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就目前来看,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由于长期处于较为封闭和压抑的环境下工作,同时医院工作量大、社会地位不高等特点,个人无法获得职业成就感,他们会感觉到压力。所以,针对此现象,要必要分析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并提出有关的应对措施。

    作者:何琼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传统三联疗法和序贯三联疗法应用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传统三联疗法和序贯三联疗法应用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2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5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进行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第一组29例和第二组29例。第一组患者行传统三联疗法治疗,第二组患者行序贯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第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86%,第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第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数据,数据间存在较为显著差距,统计学有意义(P <0.05)。第二组患者的 HP 根除率为93.1%,第一组患者的 HP 根除率为72.41%,对比两组数据,数据间存在较为显著差距,统计学有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三联疗法进行比较,消化性溃疡患者接受序贯三联疗法治疗,临床治疗效果突出,有效的提升了患者 HP 根除率,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作者:赵金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在老年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于患者手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入院的老年患者120例,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单纯全麻进行手术,观察组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24h 的 MMSE 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h 时 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骨科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取全身麻醉对于患者术后短期内的认知功能具有明显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大于硬膜外麻醉。

    作者:蒋建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7d 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与对照组的82.86%比较,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可以较快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得的疗效十分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作者:王一帆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调查

    目的:评价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意义。方法采用使用前后对照研究。将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实施前1年(对照组)以及实施后1年(干预组)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8-80岁、机械通气时间≥48h 的患者纳入本调查。用 VAP 临床诊断标准进行 VAP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 VAP 发生率和发生时间、住院病死率、细菌分布变化等。结果调查患者89例,对照组41例,干预组48例。VAP 发生率(对照组42.7%,干预组32.6%)、VAP 发生时间[对照组(4.3±4.1)d,干预组(6.2±3.0)d]以及住院病死率(对照组36%,干预组32.6%)均未发生显著改变;干预组发生 VAP 的患者下呼吸道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 =O.03)。结论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可显著降低早发型 VAP 的发生率。

    作者:卢云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青岛市胸科医院肺外结核的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肺外结核病患者的分枝杆菌培养、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对青岛市胸科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培养所得的680株分枝杆菌进行分离培养,菌种鉴定,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抗结核药物的药敏实验。结果680株分枝杆菌中结核分枝杆菌671例(占98.67%),非结核分枝杆菌(NTM)9例(占1.32%)。671例结核分枝杆菌共检出耐药菌108例(占16.09%),其中单耐药55例(占8.19%)耐多药53株(占7.89%)。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顺位由高到低依次是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结论肺外结核病标本培养阳性致病菌主要为结核分枝杆菌,对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肺外结核的耐药情况研究及药物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周伟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浅谈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案

    目的:讨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与治疗计划。方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治疗过程中总结治疗方法。结果随着 Hp 根除的开展及大量有效药物的临床运用,PU 预后显著改善,不仅复发率大为下降,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显著下降,PU 成为可治愈的疾病。结论病史对于 PU 的诊断十分重要,根据本病的典型临床特点: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有赖于内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内镜检查可以明确溃疡部位、大小、活动性和溃疡性质;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的龛影是诊断依据,对溃疡的性质有时难以做出判断。因而,内镜检查对 PU 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曲正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呼吸科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专科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汉密哈顿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汉密哈顿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帮助其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作者:徐静;张晓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性别、年龄以及季节的关系。了解科学城辖区 MP 感染发病情况及流行规律,从而达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目的。方法用被动凝集法检测1213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MP 抗体检出阳性率为25.14%,男、女性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秋冬季阳性率高于其他季节,除春季和秋季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年龄组间比较除<=6岁组与18-40岁组,18-40岁组与>65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6和0.12,P >0.05)外,其他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6-17岁组为相对高发年龄段,阳性率高,其次为<=6岁组。结论本区域 MP 感染的年龄分布向小龄扩展,儿童阳性率较成人高且秋冬季高发,女性易感。

    作者:王芳;杨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 LEEP 手术中不同宫颈切除深度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刀(LEEP)手术中不同宫颈切除深度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 LEEP 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宫颈切除深度为20-25mm,观察组宫颈切除深度为15-20mm。对比两组宫颈狭窄程度;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宫颈狭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 <0.05)。结论LEEP手术中切除深度为15-20mm 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效果更好,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春季;孟庆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心内科中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的有效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心内科中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口头健康教育,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图表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达标率为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观察组患者的未达标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观察组患者出院后三个月的病情复发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结论心内科中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吉海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论医院人事管理中的组织结构与心理管理

    医院人事管理部门所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与其他部门相比,医院的人事管理部门对于人员的调配和调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人事部门而言,组织调配对于人的心理活动会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如何对医院人事管理中的组织结构和心理进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会针对医院人事组织结构与心理控制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论述如何对医院人事组织结构与心理进行协调。

    作者:蔡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检测血清异常凝血酶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选取时段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同时选择同期非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前者为实验组,后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血清异常凝血酶原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清异常凝血酶及甲胎蛋白明显较高,P <0.05;而相较于正常组,肝脏疾病患者、继发性肝癌、消化道肿瘤及慢性肝病患者的以上指标明显较低,P <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检测血清异常凝血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佳佳;胡豪杰;李文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口腔护理对新生儿口疮的预防作用探讨

    目的:进行高危新生儿口疮预防中口腔护理预防作用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40例足月新生儿,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不接受口腔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口腔护理,进行两组新生儿鹅口疮发生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120例患儿中4例口腔内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比例为3.3%,对照组120例患者中36例患儿口腔内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比例为30.0%。观察组患儿鹅口疮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新生儿中开展口腔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鹅口疮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施张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MR 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评价中的临床价值

    本文主要分两个部分内容分别综述 MR 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评价中的临床价值,其中一部分内容主要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前,高分辨率 mri 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治疗决策以及预判效果中的应用价值,第二部分内容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后,高分辨率 mri 与功能影像在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为解剖学基础下高分辨率 mri 作补充。

    作者:张艳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导管在重症监护病房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导管在重症病房气胸患者闭式引流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至2016年7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气胸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均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的,随机分为采用传统的硅胶管导管的对照组(23例),由胸科医生完成。与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导管的观察组(23例),由重症医师独立完成,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操作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引流管的调整次数和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经皮下气管切开导管在重症监护病房气胸患者的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且具备安全、并发症少的特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胡男彬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