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导管在重症监护病房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胡男彬

关键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导管, 重症监护病房, 气胸患者, 胸腔闭式引流,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导管在重症病房气胸患者闭式引流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至2016年7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气胸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均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的,随机分为采用传统的硅胶管导管的对照组(23例),由胸科医生完成。与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导管的观察组(23例),由重症医师独立完成,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操作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引流管的调整次数和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经皮下气管切开导管在重症监护病房气胸患者的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且具备安全、并发症少的特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诊治

    目的:进行子宫疤痕妊娠患者诊治的探讨。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80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临床治疗。在为80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有效诊断的基础上,运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流产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运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药物临床的患者42例,经过21-24天这些患者β-HCG 水平恢复正常,经过23-52天治疗这些患者出院。接受开腹子宫疤痕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包括22例,经过13-17天她们的β-HCG 水平恢复正常,经过19-22天治疗出院。接受急诊子宫疤痕切除手术治疗患者16例,经过11-14天这些患者β-HCG 水平恢复正常,经过13-16天治疗出院。治疗过程中全部患者子宫获得保留,在接受开腹子宫疤痕切术手术治疗患者中发生阴道大出血并发症患者4例,经治疗后大出血患者痊愈。结论在治疗子宫疤痕妊娠中手术疗法、药物疗法各有优劣,临床中应当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俞海芬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医院投诉档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造成医疗纠纷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严重影响了医患和谐。医疗投诉档案是反映医院受理处理患者投诉过程的文字说明材料。定期对投诉档案进行归类整理、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可有效促进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德医风和医院管理的改进与提高。本文就对医院投诉档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等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冯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舒适护理在急性肠梗阻手术患者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应用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7.5%(P <0.05),并且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经过护理干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P <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成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姚岚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与针对性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了解肾内科各类型护理风险潜在性危险因素,并总结针对性干预方案。方法抽选136例因肾脏疾病、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间进入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十八病区内分泌科治疗的患者,在了解其护理风险类型的基础上,统计风险诱因总结针对性干预措施,并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于科室内落实,再选取140例患者展开研究,观察干预前/后科室内护理风险发生状况、护理质量等。结果展开针对性干预后,风险发生率从16.91%(23/136)降至1.43%(2/140),(P <0.05)。结论当肾内科展开护理工作时,建议加强风险管控,并施行针对性干预方案,以规避风险。

    作者:赵桂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赤峰市翁牛特旗地区94例食管癌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赤峰市翁牛特旗地区食管癌分布特征及镜下表现、病理特征,为深入开展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2011年4月至2016年11月确诊食管癌病例94例。疾病 ID 码及内镜操作系统、病理报告采集病人特征、镜下表现特征及病理特点等调查为线索初步揭示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地区食管癌分布特征及镜下表现、病理特点。结果①本地区食管癌分布在全旗8个镇、2乡、3个苏木6个国营农牧场,农牧民居多,主要集中在翁牛特旗东部牧区。②男性86名;女性8名;男女比例10:1。小年龄48岁大年龄83岁,集中发病年龄60-69岁。③食管下段55例,中段39例,食管下段占58.5%。其中早癌3例,肿块型73例,限局溃疡型11例,浸润溃疡型2例,肿块+溃疡型5例。④鳞状细胞癌85例;腺癌9例;鳞状细胞癌占90.4%。⑤本地区发病中蒙古族病例35例;汉族58例。结论赤峰市翁牛特旗地区食管癌病理特征及分布特征有一定的发病规律,应根据这些信息开展防治工作。

    作者:呼宝力格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宫颈 HPV 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选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了解在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群体用人乳头瘤病毒(HPV)筛选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016年期间到本院接受宫颈疾病筛查患者320例相关临床资料为分析数据来源,收集数据对象宫颈外口和颈管脱落细胞,对其应用 Auto Cyte PREP 液基细胞学检测、TBC 分级诊断,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器 HPV 指标。将检测结果与患者阴道镜检查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归纳宫颈 HPV 检测对此类患者筛选的临床意义。结果有146例为 HPV 阳性,此类患者液基细胞学检测后提示73例细胞抹片为正常,HSIL、LSIL 以及 ASCUS 患者各有11、42、20例,病理检查提示阳性率为38.4%;有174例为 HPV 阴性,此类患者液基细胞学检测后提示153例细胞抹片为正常, HSIL、LSIL 以及 ASCUS 患者各有0、7、14例,病理检查提示阳性率为8.05%。统计学软件处理各组宫颈活检阳性率,提示两者存在差异性(P <0.05)。结论对于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群体而言,应用 HPV 检测对于早期了解具体情况以及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生玲;田桂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100例生殖器疱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解析

    目的:对比分析临床上药物泛昔洛韦在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进行诊治的生殖器疱疹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抗病毒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泛昔洛韦进行强化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方案对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2.00%、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6.00%、总有效率为92.00%,P 均<0.05;实验组患者的至皮损愈合平均时间、自觉疼痛和瘙痒平均持续时间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泛昔洛韦联合常规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病痛、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兴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16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远期疗效和近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价值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能够快速有效恢复患者的牙齿功能,有助于患者近期和远期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邱靖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病人疗效的影响探析

    目的:对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咳血病人的疗效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过的50例肺结核并伴有咯血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都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全程护理,对两组的护理后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数据指标进行观察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的接受度、护理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讨论全程护理对改善肺结核并咳血病人疗效具有积极意义,能促进患者康复,医护工作者应加大对肺结核并咳血病人的全程护理,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作者:高琼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2013--2015年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药品使用分析

    目的:分析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科学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我院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3年至2015年麻醉药品的用量、销售金额等数据,计算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排序比等相关指标,并进行排序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2014年比2013年大幅增长,但2015年与2014年持平。其中,用药频度(DDDs)排前3位的是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注射液用量较少,且呈缩减趋势。绝大部分的麻醉药品的排序比值接近于1,说明其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性良好。麻醉药品主要在肿瘤科和外科手术中应用,应重点管理。结论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延鹏;张婷;李忠燕;郭兴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急诊急救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析急性脑出血急诊急救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急诊收治的8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目标,按照硬币法分为参照组(n =43)、观察组(n =44)。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压疮、再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是4.5%、4.5%、2.2%、6.8%,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18.6%、18.6%、16.3%、23.3%,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在急性脑出血急诊急救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更好,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全面应用与推广的护理方式。

    作者:张玲;谢爱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重症患者中医临床评估思路和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中医临床评估思路和方法。方法汇总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ICU)122位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重症临床诊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脏绝”、“死证”、“卒死”、“真脏脉”、“不治”等是重症患者常见临床情况,临床需要认真把握。结论重症患者临证时传统四诊内容需要扩展,要注意临床症状的把握,重视辨病;注意区分邪正盛衰和标本缓急。

    作者:吕均;岳良明;贾天贵;冯子驹;杨永强;张素蓉;杨杰;鲜波;庞福佳;伏安成;陈圣堂;何静蓉;沈丽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高频超声颈动脉血管重构与老年无症状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探查,分析颈动脉发生血管重构和无症状脑梗死(SCI)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8例符合要求的患者成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段健康志愿者38例成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都进行高频超声探查,分析对比两组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颈动脉重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数量明显增多,斑块的检出率及面积显著增大,斑块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颈总动脉主干、颈动脉分叉处以及颈内动脉主干 IMT 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出现颈动脉重构的比例明显提高,两组在无重构及负性重构的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分析颈动脉情况,从而对有效预防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的临床价值重大。

    作者:王艳;张海波;马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试论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08月———2016年0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2016年的三年中,抗生素的使用合理率分别为85.71%、90.00%、93.75%,抗生素的使用合理性呈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P <0.05)。结论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应用较为合理且合理性呈逐年升高趋势。

    作者:于华兴;王言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76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的76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通过充分的透析前准备和透析中针对性的护理以及透析后的延续护理,保证了血液透析过程安全,提高了透析质量。结论经过严密观察病情,积极的治疗及个性化的整体化护理,对改善预后,减轻病人的痛苦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春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结直肠癌致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结直肠癌致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致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中,选取20例患者纳入此研究领域中,随机分为观察组(n =10)和对照组(n =10),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其他手术方式治疗,将研究情况纳入结果中。结果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胃肠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3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针对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一期切除吻合术疗效确切,有利于加快胃肠功能恢复,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雪冬;赵建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分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确诊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血塞通进行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上述方法治疗后,对照组的显效率为13.6%(6/44),总有效率为63.6%(28/44);观察组的显效率为34.1%(15/44),总有效率为93.2%(41/4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肺癌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肺癌属于恶性肿瘤疾病范畴,该疾病全球恶性肿瘤中不仅发病率较高,其死亡率也是较高的。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对其进行诊断意义显著。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如今除了通过 CT 检测以及肺癌病理细胞学检测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外,还可以通过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本文主要分析肺癌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研究进展,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布和础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程导乐分娩对缩短经阴道分娩产程及减少产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程导乐分娩运用到减短经阴道分娩的产程并减少产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到我院诊治的产妇74例,分为两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分娩,37例试验组采用全程导乐分娩,并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产程、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产程、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程导乐分娩运用到减短经阴道分娩的产程并减少产后并发症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现象。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收录的48例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设为实验组,将另外收录的48例单独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现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左右心室增大和左心室肥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治疗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时,容易出现心力和呼吸衰竭等现象,若采取一定的干预治疗,提前采取防御措施,有助于提高疗效。

    作者:王爱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