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玲;田桂媛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并进行腹腔镜治疗的病患中随机选取9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病患则采用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肛门排气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病患手术的时间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均要少于常规组病患,而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和肛门排气恢复正常的时间也要明显低于常规组病患(P <0.05)。结论腹腔镜对输卵管妊娠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治疗的效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建云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本文在开展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对直肠癌保肛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研究,主要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本文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选取了2014年5月到2015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保肛术患者进行研究,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将64名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患者各32例。其中,快速康复组主要采用快速外科康复护理进行康复治疗,其中主要采用了心理干预、和术中和术后管理工作。其中,对照组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护理方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两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发现,快速康复组患者在采用快速康复恢复治疗之后,患者的肠道功能以及尿管、腹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肛门排气湿巾都要短于对照组,并且在治疗之后产生的并发症较少。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对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很好地促进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晓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研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疾病的临床状况。方法此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抽取60例纳入到讨论中,患者均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方式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均一次性插管栓塞成功,其成功率为100%。栓塞后共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其中3例患者存在疼痛,2例患者发热,2例患者排尿困难,2例阴道流血。随访完成后,患者接受 CT 和 B 超检查,其子宫缩小范围在60-90%,共53例患者肌瘤消失,其消失率为88.33%,其余7例患者肌瘤消失幅度为80-95%。其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性改善。结论临床在治疗子宫肌瘤疾病时,可考虑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方式,此方式有效、安全,可保留患者子宫,具有微创性,尤其适合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有生育需求、年轻女性患者。而在治疗过程中,栓塞剂的比例对多发和较大肌瘤的疗效更显著。
作者:刘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所收治的125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对照组研究对象,并且我院还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所收治的129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象,对照组患者不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同时还要对比两年度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建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急诊留院观察病人的舒适情况,探讨影响急诊留院观察病人不舒适的相关因素及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舒适状况量表及自编的一般资料对56例急诊留观病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低度舒适为6例(10.7%),中度舒适为32例(57.1%)高度舒适为18例(32.1%)。评分高为社会文化舒适度,评分低的为心里舒适度。一般资料显示,性别、婚姻对舒适度无统计学差异,年龄、文化程度、费用方式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诊留观患者舒适度为中度舒适,我科护理人员应继续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住院环境的管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戴光惠;黄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尼可地尔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 ST -T 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顽固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观察组尼可地尔药物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 ST -T 段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尼可地尔治疗顽固性心绞痛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时间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文建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运用 PDCA 循环法对门诊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血压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36151名35岁以上门诊首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 PDCA 循环法,观察运用前后患者测血压率的变化。结果应用 PDCA 循环法后,35岁以上门诊首诊患者的测血压率提高至94%,较前增加了82%。结论应用 PDCA 循环法能有效提高门诊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血压率。
作者:金媛;李桂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失神癫痫患者丘脑磁共振波谱特点,研究失神癫痫发生的机制。方法选取于2013年9月———2015年10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失神癫痫患者13例,并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13例,利用磁共振波谱成像序列,采用多体素分析,观察入组患者双侧丘脑波谱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失神癫痫患者组具有较低 NAA /Cr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失神癫痫患者 NAA /Cr 水平与与癫痫患者发作频率具有相关性。结论失神癫痫患者双侧丘脑在发病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利用磁共振波谱分析对失神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刘冬柏;张剑宇;彭岚刘;定华;王庆广;韩伯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评价窄波 UVB 光疗法联合 PBZS 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60例,患者均于2014年2月份到2016年10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窄波 UVB 光疗法治疗,共30例;实验组采用窄波 UVB 光疗法联合硼酸氧化锌进行治疗,共3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在 PASO 分值方面,患者治疗后 PASI 分值显著下降,实验组降幅比对照组大,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在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2/30),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窄波 UVB 光疗法联合硼酸氧化锌对银屑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 TP 方案(紫杉醇+顺铂)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晚期患者6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 FP 方案(5-FU 750 mg/m2持续泵静推 d1-4,DDP 20 mg/m2 d1-4静滴,Q3W 重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 TP 方案(TAX 135-175mg/m2静滴 d1,DDP 20 mg/m2 d1-4静滴,Q3W 重复)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 DCR =90.32%,对照组 DCR =70.96%,两组之间差异显著,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食管癌晚期患者采用 TP 方案进行化疗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和控制病情。
作者:马德;候娟;吴志伟;陈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患者的病因,同时总结其误诊情况。方法针对40例消化内科老年腹痛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其病因,并对患者的误诊情况进行统计,所选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4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老年患者的腹痛病因构成包括胰腺炎、胃肠痉挛、急性肠胃炎、急性阑尾炎、消化道溃疡、胆囊炎、胆石症、十二指肠及胃炎等;其中8例患者出现误诊现象,其误诊所占比例为20.0%。结论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病因构成较多,包括胃肠痉挛、急性肠胃炎、急性阑尾炎等,患者自身合并多种疾病关系密切,加上医生对于患者的评价较为片面,容易引发误诊现象,所以应该及时对患者展开相对全面的检查和分析。
作者:徐晨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全麻患者在苏醒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择选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需行全身麻醉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苏醒期间开展临床护理措施,并对临床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总结。结果所选取的100例全麻患者在经过临床护理后,苏醒后的各项生命体征都处于正常水平上,临床各个并发症也得到及时发现与治疗,患者在意识完全清醒时,呼吸处于通畅状态,临床疼痛感经护理得到减轻,思维正常,能够回答各个简单问题,无一例患者出现生命安全。结论全麻患者苏醒期是许多医生常常忽视的护理环节,该环节与患者麻醉诱导阶段一样具有极高的安全风险,因此在该环节中需加强护理工作的完善,对患者各个生命体征加强监测,使患者能够平安度过苏醒阶段。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 COX -1途径在慢性间歇低氧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32只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A 组)、高脂组(B 组)、间歇低氧组(C 组)以及高脂协同间歇低氧组(D 组),间歇低氧频率为40次/h,10周后留取血液及胸主动脉组织,检测血液中血脂、炎症因子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RT -PCR技术检测胸主动脉组织环氧合酶-1(COX -1)和血栓素合酶(TXS)的基因表达情况,HE 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血脂 TC、LDL -C 水平比较,B、D 组显著高于 A、C 组(均 P <0.01);血炎症指标 TNF -α、IL -1水平比较,D 组明显高于 A、B、C 组(P <0.01或 P <0.05);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PF4、β-TG 水平比较,D 组明显高于 A、B、C三组(均 P <0.01),B、C 组明显高于 A 组(P <0.01或 P <0.05);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 COX -1 mRNA 和 TXS mRNA 水平比较,D 组明显高于 A、B、C 三组(均 P <0.01),B、C组明显高于 A 组(均 P <0.01);胸主动脉 HE 染色示 B、C、D 组血管内皮损伤,D 组损伤为严重且出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及纤维素性血栓。结论高脂饮食加慢性间歇低氧可明显活化 COX -1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血小板活化。
作者:刘洋;王琳;田建立;白晓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分析有创呼吸机治疗 ICU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 ICU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选取50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均接受有创呼吸机治疗,并探讨相关护理措施。结果50例患者中,治愈42例,死亡8例,平均通气时间(7.6±1.4)d;干预后患者PaO2、SaO2、PaO2/FiO2均高于干预前,中心静脉压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CU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接受有创呼吸机治疗时,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通气时间,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刘璐;张丽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胸腰椎骨折前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经过数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管变化情况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给予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作者:冯冬前;张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急性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将92例急性小儿哮喘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以常规治疗为基准,对照组患者实施特布他林雾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改善情况和临床有效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肺部功能改善情况均较高,P <0.05。结论对于急性小儿哮喘者,使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进行雾化治疗,可全面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安全性强,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凤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中吹气球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两组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均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瓶,期间对照组按照胸腔闭式引流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吹气球训练,观察两组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9.14±10.45)h]、胸腔引流量[(185.42±23.14)ml]术后住院时间[(7.04±1.25)d]显著低于对照组[(95.24±23.68)h、(341.25±21.63)ml、(3.58±1.56)d],组间差异 p <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中应用吹气球训练可有效提升引流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妊娠期膳食营养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及综述方法,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引起自然流产的膳食营养因素做一综述。结论妊娠期营养缺乏或过剩会导致后代的不良结局。许多营养素在孕妇体内失衡均可致胚胎发育异常以及流产的发生,营养素缺乏引起的营养不良和营养素过量引发的毒性都可导致流产。
作者:林太裕;吴思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僵硬度和左室舒张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 A 组和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比组,以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来反映患者的动脉僵硬度。并且检测两组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采用血流频谱模式来记录患者的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舒张峰值 E /A;切换组织多普勒模式后记录患者的舒张峰值 Em /Am,比较两组患者 BaPWV 和 E /Em 比值间的关系。结果A 组的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脉压差(PP)以及 BaPWV 均显著高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显著(P <0.05);A 组与对比组的二尖瓣 E /A 比值没有明显差异性(P >0.05),组织多普勒成像 A 组的二尖瓣 Em 下降明显,且二尖瓣 E /Em 增加明显,与对比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E /Em 和 BaPWV 值是正相关的关系(r =0.28,p <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僵硬度增加与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下降有关,通过改善患者的动脉僵硬度能改变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李荣军;李荣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肺外结核病患者的分枝杆菌培养、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对青岛市胸科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培养所得的680株分枝杆菌进行分离培养,菌种鉴定,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抗结核药物的药敏实验。结果680株分枝杆菌中结核分枝杆菌671例(占98.67%),非结核分枝杆菌(NTM)9例(占1.32%)。671例结核分枝杆菌共检出耐药菌108例(占16.09%),其中单耐药55例(占8.19%)耐多药53株(占7.89%)。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顺位由高到低依次是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结论肺外结核病标本培养阳性致病菌主要为结核分枝杆菌,对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肺外结核的耐药情况研究及药物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周伟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