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中吹气球训练的应用效果评估

王娜

关键词:吹气球训练,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中吹气球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两组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均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瓶,期间对照组按照胸腔闭式引流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吹气球训练,观察两组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9.14±10.45)h]、胸腔引流量[(185.42±23.14)ml]术后住院时间[(7.04±1.25)d]显著低于对照组[(95.24±23.68)h、(341.25±21.63)ml、(3.58±1.56)d],组间差异 p <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中应用吹气球训练可有效提升引流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新进展

    吞咽作为人类必须进行的基础的生理活动之一,吞咽功能障碍主要是发生在脑卒中患者身上一种非常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在呈直线上升,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已经受到非常严重的威胁。在此基础上吞咽功能障碍作为其主要的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不好的影响,以此导致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

    作者:张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33例水中待产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水中待产的可实施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房内单胎头位足月无分娩禁忌症,并自愿选择水中待产的33例孕妇作为观察组,活跃期后进入分娩池中浸泡待产,宫口开全后离开水池擦干全身采取上产床待产。随机取30例同等条件的孕妇为对照组,单纯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同时给予心理护理,音乐疗法,导乐助产士给予按摩。比较两组孕妇产时宫缩疼痛减轻程度,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会阴裂伤程度,新生儿窒息情况、产后出血量以及是否有产褥感染等。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产后出血和及新生儿 Apgar 评分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P >0.05)。结论水中待产可有效缓解分娩时的宫缩痛,并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缓解盆底组织的受压,减轻会阴裂伤,对母婴无不良影响,适用范围广,该分娩镇痛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芸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丁苯酞软胶囊与依达拉奉联合用于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丁苯酞软胶囊与依达拉奉联合运用于脑梗死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病患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60例。对常规组病患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而实验组病患则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常规组病患;经过治疗之后两组病患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都有所下降,但实验组下降的幅度要大于常规组(P <0.05);两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对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P >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与依达拉奉联合对脑梗死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徐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应用护理干预改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改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方法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抽取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强化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心理社会适应状况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其护理效果确切,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石莉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关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在恢复期的康复护理临床体会。方法本次研究我院选取110例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有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通过观察和评估来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规范化护理干预之后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得到了显著的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患者的社会功能、身体素质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本次研究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汪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受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设定我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未实施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管理前的阶段作为对照组;设定我院2015年7月———2015年12月实施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管理后的阶段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对所有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接受心理健康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工作质量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自我对工作的满意度95.83%(23/2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18/24)(P <0.05);其他科室对观察组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满意度91.67%(22/24)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17/24)(P <0.05);而观察组出错率8.33%(2/24)明显低于对照组45.33%(11/24)(P <0.05)。结论供应室护士的工作质量直接受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情况影响,做好供应室护理的心理健康管理至关重要,不但可以改善护士的心理状况,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供应室的整体工作质量。

    作者:郭春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应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对老年型帕金森病症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观察其相应的治疗效果及对身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老年型帕金森病患者80例,按照就诊的时间顺序将80名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美多巴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协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2周,在12周内对患者的治疗结果,恢复情况,运动程度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判定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在经过12周的综合治疗后均有所恢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明显较对照组更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UPDRS 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且观察组的 UPDRS 运动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老年帕金森更为高效,治疗效果好,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方面进行推广。

    作者:戚剑昆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分析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中临床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9月到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64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与临床组,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方式护理,临床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比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改善,临床组改善情况明显比常规组好,组间对比有统计意义,P <0.05;临床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患者中行临床护理的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具有应用的价值。

    作者:盛艳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异位妊娠患者采用保守手术治疗对其输卵管通畅率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采用保守手术治疗对其输卵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筛选2014年2月———2016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异位妊娠患者当成研究的对象,根据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守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与感染率、输卵管通畅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其中观察组的治愈率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相对于药物治疗,保守手术具有诸多优势,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智慧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武权生教授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验案分析

    近年来,随着诸多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相比传统的妊娠生产,剖宫产虽然有着相当多的优点,但术后腹壁切口愈合常会产生诸多不良的现象。导师武权生教授根据多年教学及临床经验,结合术后机体水液运行受阻之病因以及产后多虚多瘀病机特点,对于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嘉玲;武权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社区妇女宫颈癌筛查在预防女性宫颈癌发病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进行社区妇女宫颈癌筛查在预防女性宫颈癌发病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个社区35至64周岁妇女1260例进行免费宫颈癌筛查,采用妇科常规检查和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检查相结合,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社区居民宫颈癌发病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正确率总体不高。结论为了保证妇女的生殖健康,开展宫颈癌筛查工作意义重大,有助于发现疾病并及时给予治疗,从而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阳晓琼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孕期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孕期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孕期保健的孕妇共240例为研究对象,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性保健,实验组孕妇实施孕期保健,观察并分析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实验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在精神状态、分娩过程、饮食、产后出血、产后身体恢复等情况良好,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期保健可以有效降低妊娠期间的疾病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家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配伍禁忌引起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及护理策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根据临床发生的一例配伍禁忌事件,分析发生原因、避免措施和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提高护士对药物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处理能力。结论护士应不断加强业务能力,提高对药物配伍禁忌的重视程度,减少和避免各种因配伍禁忌导致的输液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高志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自然流产与膳食营养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妊娠期膳食营养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及综述方法,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引起自然流产的膳食营养因素做一综述。结论妊娠期营养缺乏或过剩会导致后代的不良结局。许多营养素在孕妇体内失衡均可致胚胎发育异常以及流产的发生,营养素缺乏引起的营养不良和营养素过量引发的毒性都可导致流产。

    作者:林太裕;吴思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效果与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和探讨计划免疫方法对儿童传染病的预防效果及预防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接受传染病预防接种的1568例学龄前儿童(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随机将其拆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童传染病预防方法,观察组采用儿童传染病计划免疫方法,对比两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共有1例出现传染病,发生率为0.13%,比对照组的1.15%(9例)低(P <0.05)。结论在儿童传染病预防接种中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方法能显著的减少传染病的发生率,对改善全县的免疫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仓扣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参照组(n =56,给予常规干预)和研究组(n =56,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改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 SBP、DBP 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同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显著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血压状况,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作者:董建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阑尾炎患者应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的有效性

    目的:分析阑尾炎患者应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确诊接受治疗60例阑尾炎患者(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方法)。对两组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在各项指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讨论对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 EPCs 动态变化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外周血 EPCs 动态变化情况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2016年2月-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我院脑卒中筛查的低危患者35例为对照组。给予研究组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外周血 EPCs 数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其与神经功能 NIHSS 评分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 EPCs 数量明显减少,经治疗后 EPCs 数量明显增加,至第7天基本恢复正常。急性脑梗死患者的 NIHSS 评分随着外周血 EPCs 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NIHSS 评分与 EPCs 数量呈负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的 EPCs 数量呈动态变化,EPCs 数量增加时神经功能也得到改善,临床可根据 EPCs 数量变化来判断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海霞;刘子豪;刘林林;张文高;冯晨芳;刘颖;刘晓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米非司酮结合甲氨喋呤用于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米非司酮结合甲氨喋呤用于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07月到2016年07月因早期输卵管妊娠到我院进行医治的患者30例,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作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即对照组与联合组,分别予以甲氨喋呤治疗方案以及甲氨喋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方案,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β-HCG 完全恢复正常时间进行客观对比。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血β-HCG 完全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二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性,P <0.05。结论对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治疗采用米非司酮结合甲氨喋呤治疗,治疗效果突出,血β-HCG 完全恢复正常时间短,在治疗该类疾病中有值得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雪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医用氧浓度可控吸氧器研制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

    目的:探究医用氧浓度可控吸氧器研制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方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任意比例氧气和空气实现精确的混合,对照不同患者、不同病种、不同的吸氧程度,观察对吸氧治疗中对氧气的定量控制,探讨吸氧治疗过程方面精确吸氧。结果通过对氧气和压力的平衡,需两股气体的量满足一定值,只需控制两阀杆的推进距离的比值满足一定比例值,我们就能得到任意浓度的氧气。结论在临床治疗方面医用吸氧提升设备完善达到精确吸氧,规范了吸氧的基本规范,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丰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