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结合甲氨喋呤用于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

张雪瑗

关键词:米非司酮, 血 β-HCG, 甲氨喋呤, 早期输卵管妊娠, 价值
摘要:目的:评估米非司酮结合甲氨喋呤用于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07月到2016年07月因早期输卵管妊娠到我院进行医治的患者30例,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作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即对照组与联合组,分别予以甲氨喋呤治疗方案以及甲氨喋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方案,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β-HCG 完全恢复正常时间进行客观对比。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血β-HCG 完全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二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性,P <0.05。结论对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治疗采用米非司酮结合甲氨喋呤治疗,治疗效果突出,血β-HCG 完全恢复正常时间短,在治疗该类疾病中有值得推广应用的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护理对脑血栓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血栓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0例脑血栓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 =30)与对照组(n =3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O.05)。结论脑血栓患者行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成为临床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佳的护理手段。

    作者:刘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透析前后血糖及胰岛素用量变化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透析前后血糖变化及胰岛素用量合理调整。方法收治拟开始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共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强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目标范围,分析其透析开始前后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规律血液透析后,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P <0.05)。结论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透析后需减少胰岛素用量。

    作者:常锋;周波;李银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卡铂、多西他赛、吉西他滨3药联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卡铂、多西他赛、吉西他滨3药联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84例复发性卵巢癌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卡铂、多西他赛、吉西他滨3药联合治疗,而对照组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随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时,采用以上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能达到显著地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李桦;王咏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长骨骨折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长骨骨折的效果评价。方法75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长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患者的治疗情况展开分析,同时,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采用简式 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运动功能。结果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愈合68例、5例延迟愈合、2例出现骨不连的情况,5例患者在接受植骨后痊愈。随访1年,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长骨骨折可行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这种方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固定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赵世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超声心动图检测在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在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于2013年7月———2016年7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各25例作为观察对象。急、慢性肺栓塞各成一组。两组患者全部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ViVid7)的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心脏的超声心动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各项指标。结果急性肺栓塞组中76.0%的患者均表现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但慢性肺栓塞组中全部病例均出现右心房、右心室增大(P <0.05)。急性肺栓塞组中24.0%的患者表现出肺动脉血栓,但慢性肺栓塞组患者没有血栓发生(P <0.05)。两组除肺动脉压力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的鉴别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曹肖楠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讨论研究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的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以及实验组60例,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多用参芪补肺汤,对比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前前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结果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 >0.05),在治疗之后前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参芪补肺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

    作者:张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耳鼻喉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究耳鼻喉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870例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术后共出现37例出现感染的患者,出现感染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结论造成耳鼻喉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有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部位、以及手术后抗生素的使用种类等,所以为了有效提高我院耳鼻外科的手术质量,就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规划患者的手术过程,将手术时间尽可能缩短并使手术切口减小,并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剂量。

    作者:张风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顺势通督推拿法对小儿益智增高的影响

    儿童的生长发育和骨骼的健康存在一定关系,骨骼发育良好才能保证儿童身高得以持续增长。而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因此骨骼生长发育和肾气充实与否有密切关系。同时中医认为骨骼的精华在骨髓,而脑为髓海,是骨髓(脊髓)汇集颅内的神明之地和智慧之海,因此补肾调肝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起到荣筋壮骨的作用,从而使得骨髓充养。肾又能够藏精主智,继而作用于大脑,使得儿童表现为聪明。本次我们试就运用培元益智、促进长骨发育的非药物疗法,即学龄前后的推拿干预益智增高相关经验进行综述和案例介绍,以供业界同仁参考。

    作者:朱江;潘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细菌性阴道病伴妇科感染性疾病诊治效果

    目的:探究细菌性阴道病伴妇科感染性疾病诊治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收治60例细菌性阴道病伴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单药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甲硝唑联合维生素 C 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跟踪随访半年,对两组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细菌性阴道病伴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采用甲硝唑联合维生素 C 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宝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静脉采血时发生晕针的护理干预对策

    晕针是一种心理活动导致生理现象并产生临床症状的过程。是由于患者精神紧张而造成暂时性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时间失去知觉和行为能力的现象[1]。特点是发病突然、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晕针多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应,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周围血管床广泛扩张,外周血管阻力,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心输出量降低,血压下降,导致暂时性广泛脑血流量减少,从而引发晕厥。在静脉采血过程中,晕针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对晕针的原因及其防治进行探讨,从而尽量减少晕针现象的发生,使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发生意外。

    作者:张艳锟;杨建霞;张晓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2-6d,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出血停止时间为1.8±1.5d,第3天胃平均 PH 值为6.3±0.2,显效率为86%,对照组出血停止时间为2.4±1.3d,第3天胃平均 PH 值为5.4±0.6,显效率为80%,比较上述数据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临床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但是泮托拉唑抑酸作用更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艳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8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44)和观察组(n=44),两组患者均给予扩冠、改善心功能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观察组加服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电图有效率88.64%,明显优于对照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云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通过进行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分析其对偏瘫早期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前来我院治疗的偏瘫早期患者进行随机选取,选择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21例、观察组21例。让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让观察组除了进行康复训练外,增加针灸治疗。将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比,分析其在进行治疗前期、治疗3个月之后的下肢 Bmnnstmm(偏瘫)分期情况、运动功能步行分级的评分(FCA)情况、简化量表(FMA)情况、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情况。结果通过治疗,3个月之后,观察组的 FCA、下肢 Brunnstrom、FMA、AROM这几方面的分析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改善效果好,对比分析差异明显,P 小于0.05,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偏瘫早期患者除了进行康复训练外,增加针灸治疗,有助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颜国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结合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探究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结合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以诺和平结合二甲双胍治疗法,而观察组患者则是采取甘精胰岛素结合二甲双胍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后 FBG、HbAIc、2hPG 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 FBG、HbAIc、2hPG 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结合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凤;徐霞;翟晨辉;候志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性脑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性脑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电、血压、呼吸监测,精神神经症状的观察和护理,氧疗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同时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保暖,帮助患者勤翻身拍背并定时吸痰。结果90例患者中,65例经过了积极的治疗及有效护理痊愈出院;20例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并出院;5例患者治疗无效而死亡。结论要密切留意慢性阻塞性肺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一旦发现患者产生突发性问题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作者:郝秀杰;张利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手术室护理存在安全隐患,需要采取防范对策。以手术室患者安全目标为准,考虑医院实际状况,针对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范对策。把差错事件扼杀在萌芽中。规避各种不安全因素,确保手术顺利开展,维护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具体分析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方案对策,为有关研究提供参照。

    作者:张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MPCNL)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MPCNL)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抽取收治的54例肾结石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肾结石患者实施针对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茜;张志智;李王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紫外线消毒及清创处理对皮肤创面早期愈合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紫外线消毒及清创处理对皮肤创面早期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皮肤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创面处理手法,观察组于此基础上辅以紫外线灯消毒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愈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紫外线消毒及清创处理对皮肤创面的早期愈合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观察组给予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0±0.2)h,术中出血量为(682.7±109.3)mL,切口长度为(11.2±3.9)cm,住院时间为(12.1±3.1)d,治疗总有效率为92%(46/50),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具有相对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手术操作简单,住院恢复时间相对较少,有效的降低了患者以及家属的经济负担情况,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晓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染色内镜对于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的意义

    目的:对比染色活检与单纯活检检出率的差异,探讨染色内镜对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院诊治的胃黏膜异常改变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其中观察组对标本进行染色后活检,对照组不染色直接活检。记录两组患者的活组织标本病理诊断结果、早期胃癌的检出率等,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检出浅表性炎23例、肠化或不典型增生57例、早期胃癌4例、总染色阳性率72.62%,其中早期胃癌检出率4.76%;对照组中分别检出64、19、1例,早期胃癌检出率为1.19%。观察组早期胃癌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染色内镜可显著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有助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