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李桦;王咏梅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经过循证护理干预后,恢复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护理满意度也较好,因而值得日后临床借鉴和使用。
作者:郭红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检查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随机抽选我院超声科接收的200例女性,其中自然分娩孕产妇与剖腹产孕产妇各为65例,将其分别标记为 A、B 两组,剩余70例女性为健康未孕者作为对照观察并纳入 C 组,对所选200例女性均采用会阴超声进行盆底功能检查,观察其盆底参数变化,评估该种影像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静息状态下,A 组产妇的尿道旋转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宫颈到耻骨联合下缘距离更低于其他组,膀胱到耻骨联合下缘低于 C 组(P <0.05),与 B 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valsalva 动作下,A 组产妇的肛提肌大面积、膀胱下降程度较高于其他两组,宫颈下降程度较高于 C 组(P <0.05),与 B 组相比却无意义(P >0.05);另外 A 组以的15.38%尿道漏斗发生率及7.69%的直肠膨出发生率明显高于 B、C 两组(P <0.05)。结论经会阴超声检查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 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评估 PNI 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200例患者 Cox 多因素分析显示远处转移、BMI <18.5、PNI <45,是中晚期 NSCLC 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PNI 为含铂化疗的中晚期 NSCLC 预后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魏海波;孙雅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对血站血液标本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性措施。方法对现阶段我站血液标本质量问题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致使血液标本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为标本采集失误、标本送检失误、试管的保存温度、受检者身体因素等,质量控制与管理对策的制定需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结论血液标本质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相关血站工作人员应该规范各项操作,以对血液标本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作者:郭双梅;田利亚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应用利福喷丁与利福平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期间在我社治疗的初治涂阳的肺结核患者40例,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治疗组和参照组,各组20例,参照组患者使用利福平治疗,治疗组则使用利福喷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比参照组患者低,组间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应用利福喷丁与利福平进行治疗时,利福喷丁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耿瑞雪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小儿哮喘应用沙丁胺醇与酮替芬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各46例。常规组患儿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儿实施沙丁胺醇与酮替芬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治疗小儿哮喘时应用沙丁胺醇与酮替芬结合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高嘉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舒血宁对临床肺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为临床更好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治疗的肺心病患者102例,分对照组(n =51)和观察组(n =51)。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入环磷酰胺葡胺联合舒血宁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心、肺功能改善及血液流变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积极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指标、心功能和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和舒血宁治疗肺心病具有明显优势,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血液流变指标和心功能,改善预后,值得临床长期应用推广。
作者:林盛华;史大祝;史翠珍;田珍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对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后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镇痛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镇痛措施和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疼痛评分基本差不多,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比观察组高。结论对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得患者术后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有助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以防发生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松美;张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长骨骨折的效果评价。方法75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长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患者的治疗情况展开分析,同时,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采用简式 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运动功能。结果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愈合68例、5例延迟愈合、2例出现骨不连的情况,5例患者在接受植骨后痊愈。随访1年,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长骨骨折可行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这种方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固定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赵世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糜烂合并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伴慢性宫颈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研究组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疗效为96.54%(29/30),对照组的总有疗效为85.78%(25/30),经对比,研究组的临床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P <0.05);其中研究组的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等明显比对照组少,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对宫颈糜烂合并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有利于减少阴道出血量,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巴瑜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与损伤部位的相关性。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48例,对患者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颅脑损伤后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测评分值均≤26,可见颅脑损伤后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患者额叶、颞叶、基底节损伤后的认知功能障碍比其他损伤部位更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颅脑损伤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更应注重患者额叶、颞叶及基底节区损伤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作者:刘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在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40例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干扰素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0.0%明显较高(对照组为70.0%);观察组复发率为2.5%,对照组为1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发现,其能够对患者致病菌起到良好干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可能,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闫芮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进行调肝理脾通腑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疗效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0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聚乙二醇治疗,调查患者治疗前后结肠症状,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观察组疗效比对照组好,P <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比对照组明显,P <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有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膀胱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膀胱炎患者,对其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54例患者中显效36例,占66.67%,有效10例,占18.52%,无效8例,占14.81%,总有效率为85.19%。结论优质的治疗是保证膀胱炎患者良好预后的基石,其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邹德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开胸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开胸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均施予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进行麻醉时,分析组30例应用超声引导,基础组30例应用盲探法,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分析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是96.7%,明显较基础组的80%高,分析组麻醉并发症发生几率是3.3%,明显比基础组的18.7%低,(P <0.05)。结论将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应用在开胸手术患者中,麻醉效果与安全性都比较高,可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唐楠;孟庆朝;杜平均;夏丰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优质护理服务是当前医院护理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方向,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转变,有助于提升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医院的发展。但是基层医院由于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导致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存在较多困难,本文主要对存在的困难进行综合分析,并且针对性的探讨应对策略。
作者: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以奥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8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随访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上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体质量增加程度明显多于参照组,锥体外系反应明显少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该差异存在意义(P <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以奥氮平治疗可增加体质量,减少锥体外系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温胆汤应用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中心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7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温胆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血压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舒张压、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P <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温胆汤应用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
作者:李姝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白介素-33(Interleukin -33,IL -33)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免疫调节作用及潜在的机制。方法选取137名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选每个患者的外周单个核细胞并平均分为两份,分别作为对照或者接受 IL -33共培养。培养3天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中 Th1、Th2、Th17及 Treg 细胞的比例;通过检测3[H]-胸腺嘧啶核苷的摄入评估 Treg 细胞的抑制能力;通过 RT -PCR 测量 Foxp3mRNA 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相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体内 Treg 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并且功能严重受损并且 Th1和 Th17细胞过度增殖。②与未接受 IL -33处理组相比,IL -33明显扩增了 Treg 细胞的数量、修复了 Treg 细胞的抑制功能、显著上调了 Th2细胞的比例。结论IL -33可通过上调 Th2和修复 Treg 细胞有效调节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体内免疫失衡。
作者:丁艳萍;符红军;杨静萍;赵聚博;邢国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讨两种以上西药合用后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种类及原因,以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从我院2015年8月———2016年5月随机选取1800张西药处方进行研究试验,按照我国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搜集与整理两种以上西药合用后发生 ADR 的处方,并作进一步分析。结果1800张西药处方中,有1295张为两种以上西药合用处方,所占比重为71.94%(1295/1800)。其中有203张(11.28%)西药处方出现药物 ADR,主要是头晕(17.73%)、乏力(14.78%)、过敏反应(13.30%)、恶心(12.81%)、皮疹(11.82%)及呕吐(8.87%)等。结论临床在联合使用两种以上西药时,需明确掌握西药的性质、药学原理等,并加强相关药物 ADR 监测,以做到安全用药,高效治疗。
作者:侯贵兵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