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瑞雪
目的:进行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病因和治疗措施分析。方法对我院内科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140例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患者进行追踪随访所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患者主要为慢性胃炎、比例为18.6%,其次为急性胃肠炎、比例为15.7%。为确诊患者施治疗措施后收获显著成效,治疗有效率为80.0%。结论实际中很多原因能够引起内科患者恶心呕吐,80%以上患者特征不典型,临床医生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作者:李会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评价国产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我疾控中心进行甲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儿童10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种甲型肝炎灭活疫苗,观察组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将两组阳转率、全程接种率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儿童接种阳转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全程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接种安全性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国产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在免疫持久性、免疫原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均较好,但灭活疫苗全程接种率会随接种剂次增加而下降。
作者:唐极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针灸补泻法在瘀阻脑络型眩晕症状的临床观察研究与讨论。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瘀阻脑络型眩晕患者60例,患者的症状大多数是眩晕。患者的基底动脉(BA)、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这三项经过颅多普勒(TCD)监测,其收缩期峰值处于正常值之下。观察组30例,对患者三阴交、百会、曲池、水沟、合谷、丰隆、足三里这些穴位进行针灸补泄法治疗。对照组30例,让患者口服复合维生素 B、维脑路通药物。结果对照组的眩晕症消失率是13.3%,而观察组的眩晕症消失率是93.3%。BA、MCA、VA 血流速度这几项在治疗前后有很大的提高。结论针灸补泻法可以改善瘀阻脑络型眩晕症状,补血益精,使眩晕自消。
作者:潘青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4年10月份到2016年6月份入院诊治。50例患者均实施病理检查,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50例患者诊断显示,有6例患者为浸润性癌,其中有5例患者术前经肠镜检查显示为高级结直肠上皮内瘤变,1例患者术前经肠镜检查显示为低级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浸润性癌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肝脏转移,术后病理检查显示有3例患者为癌结节或者淋巴结转移。结论对于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上需要加强病理诊断,确保诊断率精确,从而帮助患者顺利得到治疗,促使患者康复。
作者:屠海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对婴幼儿实施定期儿童的保健检查以后,对于儿童智力开发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9月到2016年06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88例婴幼儿,依照保健方式不同分成定期组与临时组,各组44例,定期组进行定期保健检查,临时组实施临时保健检查,对比两组患儿保健检查的效果。结果实施保健检查六个月、十二个月、二十四个月,定期婴幼儿 PDI 与 MDI 指数均明显高于临时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0.05。结论对婴幼儿实施定期儿童的保健检查,在儿童智力方面会产生积极影响,可以促进儿童智力健康的发展,具有应用的价值。
作者:郭晓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心肌炎常见的致病原因为柯萨奇病毒,但确切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其病情急且进展迅猛,临床表现又缺乏特异性,常常因为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突发的心搏骤停,使该病的病死率增高。因此,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积极治疗极为重要。本文总结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表现、心电图、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以及抢救治疗等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霍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变化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门诊及病房诊治的25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血糖、血脂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升高为显著,血脂水平普遍下降。结论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治疗时可根据其具体变化情况,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范莉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服务,使我对中医特色护理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学习中医知识,运用中医护理知识,推广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我的学习感受,分享感悟,拟推进中医特色护理的发展。
作者:姜珊珊;萨仁托亚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分析四种方法检测淋病奈瑟氏菌的实验室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所性病门诊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7例淋病患者,采用 PCR、尿液淋球菌快速检测法、细菌培养方法及直接涂片法四种方式对奈瑟氏菌进行检测,观察四种检测方法阳性率。结果直接涂片法阳性人数为12份,阳性率为17.91%,尿液淋球菌快速检测法阳性人数为24份,阳性率为35.82%,细菌培养方法阳性人数为30份,阳性率为44.77%,PCR 检测法阳性人数为49份,阳性率为73.13%,PCR 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检测方式,四种检测方式差异对比有意义(P <0.05)。结论PCR 检测法检测淋病奈瑟氏菌可作为临床慢性淋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其结果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潇;仲伟麒;赵强;谢艳光;杨嘉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导管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鉴别与处理。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各2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以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病理标本来进行细菌培养均呈阴性。导管周围乳腺炎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乳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一部分患者会表现出非干酪样肉芽肿的现象。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大多数叶内合并多种炎细胞浸润且病变主要是以小叶为中心。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讨论对导管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进行鉴别,有利于避免误诊现象,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涛;朱正才;焦良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细菌性阴道病伴妇科感染性疾病诊治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收治60例细菌性阴道病伴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单药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甲硝唑联合维生素 C 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跟踪随访半年,对两组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细菌性阴道病伴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采用甲硝唑联合维生素 C 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宝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以奥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8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随访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上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体质量增加程度明显多于参照组,锥体外系反应明显少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该差异存在意义(P <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以奥氮平治疗可增加体质量,减少锥体外系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在萎缩性阴道炎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的疗效。方法针对40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采用甲硝唑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5.0%相对较高(对照组为8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发现,其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陈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气动式手康复装置配合康复综合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在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25例采用气动式手康复装置配合康复综合治疗,对照组17例,只采用康复综合治疗,治疗前后2组患者患侧疼痛、手肿胀、掌指关节活动范围、皮肤颜色、肩部症状、上肢功能进行组间对照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肩痛、手肿胀、掌指关节活动度和上肢运动功能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气动式手康复装置配合康复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具有更好疗效。
作者:吕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比较分析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时行 X 线、CT 检查的价值。方法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进入我站接受治疗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中选择5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 CT 与 X 线检查,对检查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CT 诊断准确率是94.0%,与 X 线的78.0%比对明显较高,且在各类型的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中,CT 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较 X 线高,(P <0.05)。结论在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中,相较于 X 线,CT 诊断准确率更为理想。
作者:邢海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计划免疫方法对儿童传染病的预防效果及预防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接受传染病预防接种的1568例学龄前儿童(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随机将其拆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童传染病预防方法,观察组采用儿童传染病计划免疫方法,对比两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共有1例出现传染病,发生率为0.13%,比对照组的1.15%(9例)低(P <0.05)。结论在儿童传染病预防接种中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方法能显著的减少传染病的发生率,对改善全县的免疫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仓扣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吸氧、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均有明显变化,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程度,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疗效确切,适合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朱士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联用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研究组,采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显著(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抗生素,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云爱;贾希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近几年,人们对食品卫生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随着近年来不断爆出食品安全、食品质量等极其负面的新闻,人们的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中重要的一项,严格把控食品卫生是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保证。而对食品质量控制,主要是从食品生产、质量检验等环节进行监督,从而保证人们的食品卫生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监测中的理化质量控制问题,提出了食品监测之中理化检验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对策,以期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创伤性肾动脉出血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对10例创伤性肾动脉出血的患者进行肾动脉造影,经确诊后,患者接受弹簧圈做肾动脉栓塞治疗,同时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结果10例创伤性肾动脉出血患者均栓塞治疗成功,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均痊愈出院。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创伤性肾出血,具有创伤少、止血快、疗效可靠等优点,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观察和采取护理措施能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晓芬;杨小秋;游箭;邓兴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