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菌性阴道病伴妇科感染性疾病诊治效果

吴宝燕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 妇科感染性疾, 诊治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细菌性阴道病伴妇科感染性疾病诊治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收治60例细菌性阴道病伴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单药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甲硝唑联合维生素 C 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跟踪随访半年,对两组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细菌性阴道病伴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采用甲硝唑联合维生素 C 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治疗中微创与开颅手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开颅、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分为微创组(n =31)、开颅组(n =31),分别给予微创穿刺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上,微创组显著优于开颅组(P <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组(P <0.05)。结论微创手术为治疗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手段,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张劲超;王雪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不同诊断标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不同诊断标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日期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在我院产科门诊进行定期的系列产前检查并住院进行分娩的孕妇1200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诊断。结果研究表明,教科书组的为10.9%,IADPSG 组的 GDM检出率为23%,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 GDM检出率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的诊断,对妊娠结局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作者:蒋晓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植物雌激素在围绝经期妇女保健中的作用浅谈

    目的:研究植物雌激素在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和应用价值,以及寻找对于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起到重要疗效的做法。方法以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来我州进行保健的围绝经期妇女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方法采取保健,观察组加用植物激素进行临床的保健工作,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围绝经期的具体表现缓解情况。结果用一段疗程之后,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的保健疗效显著优秀(P <0.05),两者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患者的症状评分在潮热汗多、烦躁负面情绪、头晕症状的改善评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植物雌激素在对于缓解围绝经期妇女的临床表现上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它的安全性较高,应用效果也很明显,值得在临床的保健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定珠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剖宫产社会性因素构成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社会性因素构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相关措施。方法从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70例分娩产妇,回顾性分析全部产妇临床资料,统计剖宫产发生率,分析相关社会性因素,总结减少剖宫产的相关对策。结果970例产妇中,704例剖宫产,剖宫产率72.00%,社会性因素剖宫产298例,占同期剖宫产率的42.32%,其中脐带绕颈103例(34.68%),惧怕分娩疼痛90例(30.20%),不愿试产32例(10.73%),选择出生日期30例(10.06%),医师害怕医疗纠纷30例(10.06%),珍贵儿8例(2.52%),高龄初产妇5例(1.57%)。结论社会性因素在剖宫产因素中比例较高,呈上升趋势,为控制剖宫产率,应加大宣传力度,做好产前教育,增加孕产妇妊娠知识,使其以科学的态度选择分娩方式,同时增强医护人员综合能力,严格掌握剖宫产医学指征,从而减少剖宫产,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曹东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感染控制路径对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手术室开展感染控制路径,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科行手术治疗的200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匹配2013年的200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开展感染控制路径前后手术部位感染控制的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物体表面、环境卫生等指标监测合格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空气洁净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开展感染控制路径能显著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对手术部位感染的控制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冉祥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6年12月到我院中医门诊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采用热敏灸治疗,疗程10天,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腰椎功能 JOA 症状评分。结果30例患者经过10天治疗,痊愈2例,好转27例,无效1例。结论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刘皓月;黄鸣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困难及对策

    优质护理服务是当前医院护理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方向,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转变,有助于提升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医院的发展。但是基层医院由于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导致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存在较多困难,本文主要对存在的困难进行综合分析,并且针对性的探讨应对策略。

    作者: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浅谈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案

    目的:讨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与治疗计划。方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治疗过程中总结治疗方法。结果随着 Hp 根除的开展及大量有效药物的临床运用,PU 预后显著改善,不仅复发率大为下降,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显著下降,PU 成为可治愈的疾病。结论病史对于 PU 的诊断十分重要,根据本病的典型临床特点: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有赖于内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内镜检查可以明确溃疡部位、大小、活动性和溃疡性质;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的龛影是诊断依据,对溃疡的性质有时难以做出判断。因而,内镜检查对 PU 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曲正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雷贝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对照评价体会

    目的:针对雷贝拉唑以及泮托拉唑在临床中对十二指肠溃疡起到的治疗效果展开对照评价,并做以总结和体会阐述。方法随机在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与我院就诊的十二指肠患者当中择取50名,将其分成 A 组和 B 组(n =25),对 A 组行以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 B 组行以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照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A 组的患者在疼痛缓解率以及反酸缓解率上显著高于 B 组,对照存在 P <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且愈合效果也呈现 A 组好于 B 组的结果。结论在临床中针对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行以雷贝拉唑,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李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救治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救治效果。方法在2015-06-01至2016-05-31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对于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急救护理干预,所有护士轮流值班的方式跟着急救车,并没有固定的急救小组和急救组长,科室所有的护理人员根据班次随机进行安排,依照其工作职能进行工作。对于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化急救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伤后入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预后良好24例,预后较差1例,对照组中预后良好19例,预后差6例,观察组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O.05)。结论院前急救应当准确及时,时间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因素。严重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干损伤、颅内高压等都有可能使得肺、心、脑等重要器官衰竭,只有院前急救与护理准确及时,才能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肺、心、脑等重要器官赢得复苏时间,而且能够避免出现低血压、低氧血症的情况。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尽早为患者进行有效的抢救干预,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基础。整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呼吸科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专科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汉密哈顿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汉密哈顿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帮助其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作者:徐静;张晓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讨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5月选取6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参与研究试验,每组32例,Ⅰ组患儿接受鼓室抽液、麻黄素滴鼻液滴鼻等治疗,Ⅱ组患儿在上述干预下接受糖皮质激素用药,观察该两种方案的实施效果、安全性及对患儿气导听阈的改善情况。结果Ⅱ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3.8%,相比Ⅰ组的总有效率(71.9%)显著提高,数据满足 P <0.05,统计学成立。治疗前,两组的气导听阈相比,P >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Ⅱ组气导听阈(10.0±1.3)dBHL,相比Ⅰ组的(14.5±2.1)dBHL 显著下降,数据满足 P <0.05,统计学成立。两组在接受试验期间均未产生明显的副反应。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实施糖皮质激素用药,疗效安全、可靠,可促进患儿听力的恢复,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李敏;李佳;孙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研究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实施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Ⅰ度和Ⅱ度概率之和为92.00%)、阴道 PH 值(4.76±0.27)、雌二醇(19.57±2.64pg/ml)、促卵泡素(49.35±4.76IU /L)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阴道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安全有效。

    作者:陈惠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醒脑静和门冬氨酸鸟氨酸用于肝性脑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肝性脑病(HE)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醒脑静和门冬氨酸鸟氨酸同时联用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确诊60例 HE 患者(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此治疗上联用醒脑静和门冬氨酸鸟氨酸两种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药物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恢复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可比性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肝性脑病时,采用采用醒脑静和门冬氨酸鸟氨酸同时联用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血氨水平,疗效显著。

    作者:刘富强;路雅宁;姜春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呼吸内科无创呼吸机使用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无创呼吸机使用安全隐患,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地无创呼吸机使用安全隐患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葛进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VSD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四肢创伤中的运用研究

    目的:探讨 VSD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四肢创伤中的应用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四肢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笔者以2015年1月———2015年12月份来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四肢创伤患者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治疗方法,治疗完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干预方式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VSD 治疗四肢损伤方面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王建江;张阳彬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一对一”全程助产在糖尿病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一对一”全程助产在糖尿病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糖尿病产妇60例,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全程助产(观察组)。对比两组糖尿病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VAS 评分、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尿病产妇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一对一”全程助产应用在糖尿病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丽丽;夏淑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对比经胸乳入路腔镜、开放手术运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开放手术运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治时段在2014年2月———2016年7月间;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经胸乳入路腔镜术式,而对照组予以传统的开放术式,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引流量、术中镇痛例数、住院时间分别为、20.3±9.3(ml)、37.5±14.6(ml)、7例、3.16±0.5(d)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1.33±27.3(min)、41.4±25.3(ml)、49.2±20.3(ml)、20例、8.05±0.8(d),(P <0.05)。结论甲状腺良性肿瘤者经胸乳入路腔镜治疗后的疗效颇为显著,且能减少手术出血量,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樊敦徽;程生林;张军;闫磊;何建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分析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4年10月份到2016年6月份入院诊治。50例患者均实施病理检查,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50例患者诊断显示,有6例患者为浸润性癌,其中有5例患者术前经肠镜检查显示为高级结直肠上皮内瘤变,1例患者术前经肠镜检查显示为低级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浸润性癌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肝脏转移,术后病理检查显示有3例患者为癌结节或者淋巴结转移。结论对于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上需要加强病理诊断,确保诊断率精确,从而帮助患者顺利得到治疗,促使患者康复。

    作者:屠海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个体化营养护理对骨盆骨折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护理对骨盆骨折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选择个体化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择个体化营养护理模式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情况,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亦可有效缩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