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配伍禁忌引起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高志兰

关键词:静脉输注, 药物配伍, 静脉炎,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及护理策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根据临床发生的一例配伍禁忌事件,分析发生原因、避免措施和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提高护士对药物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处理能力。结论护士应不断加强业务能力,提高对药物配伍禁忌的重视程度,减少和避免各种因配伍禁忌导致的输液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08月———2016年0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2016年的三年中,抗生素的使用合理率分别为85.71%、90.00%、93.75%,抗生素的使用合理性呈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P <0.05)。结论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应用较为合理且合理性呈逐年升高趋势。

    作者:于华兴;王言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氟化泡沫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进行儿童龋齿预防中氟化泡沫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市某幼儿园200名儿童,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儿童使用安慰剂保护牙齿,观察组儿童使用氟化泡沫保护牙齿,在治疗后两年中进行两组患者龋齿发生率、浅龋再矿化率的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儿童具有20.0%龋齿发生率,对照组儿童具有33.0%龋齿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具有41.0%再矿化率,对照组具有28.0%再矿化率,观察组再矿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儿童龋齿预防重氟化泡沫作用显著,并能够促进儿童牙齿再矿化,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王春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8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44)和观察组(n=44),两组患者均给予扩冠、改善心功能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观察组加服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电图有效率88.64%,明显优于对照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云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自然流产与膳食营养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妊娠期膳食营养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及综述方法,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引起自然流产的膳食营养因素做一综述。结论妊娠期营养缺乏或过剩会导致后代的不良结局。许多营养素在孕妇体内失衡均可致胚胎发育异常以及流产的发生,营养素缺乏引起的营养不良和营养素过量引发的毒性都可导致流产。

    作者:林太裕;吴思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栝楼桂枝汤用于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栝楼桂枝汤用于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参照组单纯进行康复训练,而观察组则是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栝楼桂枝汤开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的 Barthel 指标评分以及肢体运动功能 Fugl—Meyer 指数评分;同时比较两组不同方式对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疗效。结果观察组 Barthel 指标评分以及对患肢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栝楼桂枝汤用于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肢体功能。

    作者:崔建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救治效果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救治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4例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7例,对全部患者均进行院前急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案。结果经过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能控制患者的病情,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使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都稳定下来,从而使患者有更多时间来治疗,增加手术成功的几率。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结直肠癌致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结直肠癌致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致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中,选取20例患者纳入此研究领域中,随机分为观察组(n =10)和对照组(n =10),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其他手术方式治疗,将研究情况纳入结果中。结果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胃肠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3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针对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一期切除吻合术疗效确切,有利于加快胃肠功能恢复,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雪冬;赵建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观察沙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用于小儿哮喘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沙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用于小儿哮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并进行沙丁胺醇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酮替芬开展治疗。结果观察组(95.3%)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6.7%)的治疗总有效率,且其复发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较大,且差异在统计学范围内(P <0.05)。结论沙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用于小儿哮喘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次数,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解静;韦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根管螺纹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后牙残冠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根管螺纹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后牙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整取抽样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牙科就诊的牙根残冠患者158例(共242颗牙),均采取根管螺纹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治疗,随访2-5年,观察其治疗情况。结果158例242颗患牙中,经随访2-5年,成功修复216颗(89.26%),失败26颗(10.74%)。结论对牙残冠采取根管螺纹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修复效果好等优点。

    作者:夏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导管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鉴别与处理

    目的:分析导管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鉴别与处理。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各2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以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病理标本来进行细菌培养均呈阴性。导管周围乳腺炎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乳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一部分患者会表现出非干酪样肉芽肿的现象。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大多数叶内合并多种炎细胞浸润且病变主要是以小叶为中心。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讨论对导管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进行鉴别,有利于避免误诊现象,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涛;朱正才;焦良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16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远期疗效和近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价值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能够快速有效恢复患者的牙齿功能,有助于患者近期和远期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邱靖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疾病的临床状况。方法此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抽取60例纳入到讨论中,患者均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方式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均一次性插管栓塞成功,其成功率为100%。栓塞后共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其中3例患者存在疼痛,2例患者发热,2例患者排尿困难,2例阴道流血。随访完成后,患者接受 CT 和 B 超检查,其子宫缩小范围在60-90%,共53例患者肌瘤消失,其消失率为88.33%,其余7例患者肌瘤消失幅度为80-95%。其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性改善。结论临床在治疗子宫肌瘤疾病时,可考虑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方式,此方式有效、安全,可保留患者子宫,具有微创性,尤其适合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有生育需求、年轻女性患者。而在治疗过程中,栓塞剂的比例对多发和较大肌瘤的疗效更显著。

    作者:刘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2-6d,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出血停止时间为1.8±1.5d,第3天胃平均 PH 值为6.3±0.2,显效率为86%,对照组出血停止时间为2.4±1.3d,第3天胃平均 PH 值为5.4±0.6,显效率为80%,比较上述数据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临床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但是泮托拉唑抑酸作用更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艳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就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泌尿外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均 P <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快速康复,还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春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肺心病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治与体会建议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肺心病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进行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由肺心病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通过回顾性对临床治疗进行深入探究。结果患者死亡率与衰竭器官的数量成正比,此外,肺心病发生率与器官衰竭也成正相关。结论肺心病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与肺心病功能代偿期有关,其受到感染、微血栓、低氧血症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黄殿钧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方案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意义

    目的: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方案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围术期血红蛋白为60-100g/L 的妇科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参照组55例患者围术期血红蛋白值由医师决定,研究组为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组,其中55例患者的血红蛋白值由输血指征评分决定。对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悬液输入量以及死亡率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围术期的输血量明显低于参照组,P <0.05,两组均无明显的并发症病例以及死亡病例,也就是说研究组与参照组的病发率与死亡率均为零,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方案应用于妇科手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可以减少围术期患者的输血量,同时也不会增加围术期患者的死亡率以及重症病发率,在妇科手术中可以安全使用。

    作者:李淑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诊断性刮宫术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诊断性刮宫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7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诊断性刮宫术治疗,对照组44采用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阴道止血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为治疗组10.71%,对照组复发率为61.36%。结论刮宫是好的止血方法,可有效止血。显效迅速,还可了解内膜病理,除外恶性病变。

    作者:陈秋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

    目的:评估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5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共42例,以不同护理方法为依据分组:干预组(n =22例,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参照组(n =20例,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同时观察、比对两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效果。结果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后,干预组2例(9.09%)发生并发症,参照组6例(30.0%)发生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干预组、参照组术后住院时长、肛门排气时长等指标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术后予以综合护理所起到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在明显缩减患者术后住院时长、肛门排气时长的基础上,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晋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7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总有效率78.8%,观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胃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各取中西医的优点,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李晓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等速测试和训练在慢性下腰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慢性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具有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高以及临床表现多样性的特点。LBP 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也造成沉重医疗负担与间接社会成本[1,2]。研究证实,腰腹肌群力量下降或失衡是LBP 发病或复发的重要因素。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腰腹肌群功能以及制订针对性康复训练计划,一直以来是康复医学和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及难点。

    作者:张学慧;刘志浩;邵静雯;张弛;毕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