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红
目的:比较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检测准确性。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组使用经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式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观察组使用经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联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7.5%,阴性预测值为100%,阳性预测值为97.5%,与对照组单独使用两种方式进行检测的结果相比有明显的优势,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检测单独使用各自有不同的优势,但是准确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经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两种方式联合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能够有效的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段玉琴;聂秀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小儿先心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5年先心病患儿手术250余台,其中室间隔缺损89台,房间隔缺损72,动脉导管未闭46台,法洛氏四联症10台,其余为复杂先心病。结果所有接诊患者中60%-70%需要在手术室全麻下行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经过治疗及护理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低年龄段患儿而言,术前的准备及术后监护和处理对其手术成功和术后顺利恢复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1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观察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后,这31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住院患者肢体功能有了明显的恢复,明显优于护理干预前。结论在临床上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马云玲;白云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联合用于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6———2016.9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观察两组,每组人数为32例。其中对照组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治疗组行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联合,比较患者取石成功率,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7.5%,观察组结石清除效果好,P <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高于观察组3.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P <0.05。结论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内镜下行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谷志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由外伤引起的年轻恒前牙冠出现缺损的情况使用烤塑全冠修复的方法进行暂时性的修复,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5例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上颌年轻恒前牙冠折的患者(共52颗患牙),在实施了牙髓以及牙根管治疗以后,使用烤塑全冠进行暂时性的修复,使坏损牙的外表得到修复,同时保持受损牙的正常间隙。结果所有患者进行一年随访后,修复牙体保持良好形态和生理功能的有46颗,并且牙根能够继续发育,没有出现牙冠松动,脱落等现象。同时有4颗因咬食硬物而断裂,安装新的修复冠后正常使用,2颗患牙在修复一月后发生牙髓病变。结论使用烤塑全冠方法针对出现冠折的年轻恒前牙进行暂时性的修复,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修整损伤牙齿的外形和恢复一些生理功能,而且为患牙以后得永久修复创造了条件。
作者:李博睿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腺病毒感染特征,并研究其遗传进化特征。方法选取240例2016年1月到11月期间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实时荧光PCR 对其进行腺病毒检测,并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其腺病毒基因型别。结果240例患儿的腺病毒检出率为10.42%,其中上呼吸道感染组的检出率为13.33%,下呼吸道感染组为7.5%(P <0.05)。散发病例样本中鉴定出腺病毒型别20株,两组散发病例样本分型均以3型和7型为主,各型别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腺病毒检出率相对较高,散发病例以3型和7型为主,掌握腺病毒的感染特征和遗传进化特征,能够为腺病毒的防控提供重要指导。
作者:王蕾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4年10月份到2016年6月份入院诊治。50例患者均实施病理检查,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50例患者诊断显示,有6例患者为浸润性癌,其中有5例患者术前经肠镜检查显示为高级结直肠上皮内瘤变,1例患者术前经肠镜检查显示为低级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浸润性癌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肝脏转移,术后病理检查显示有3例患者为癌结节或者淋巴结转移。结论对于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上需要加强病理诊断,确保诊断率精确,从而帮助患者顺利得到治疗,促使患者康复。
作者:屠海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我中心收治的药物流产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中心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2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阴道流血时间。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率为97.61%;常规组临床治疗效率为95.23%,两组数据对比结果发现无差异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其阴道流血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相当,但手术治疗结局疗效显著优于保守治疗。若使用药物流产,排除绒毛之后的两周,患者阴道流血不止,且通过病理诊断以及超生检查发现结果反常时,可考虑采用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谭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诊治的患者2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MMSE、MOCA、CD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 MMSE、MOCA、CDT 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 MMSE、MOCA、CDT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中采用银杏叶联合尼莫地平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明显改善脑小血管病的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赵雪霞;林黎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本研究将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66例临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护理工作中人员使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将其与之前未实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给予临床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护理差错率与护理纠纷发生率等明显要比未实施前低,其中护理满意程度明显比未实施前高(P <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护理人员人性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可推广采用。
作者:陈喆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细菌性阴道病伴妇科感染性疾病诊治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收治60例细菌性阴道病伴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单药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甲硝唑联合维生素 C 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跟踪随访半年,对两组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细菌性阴道病伴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采用甲硝唑联合维生素 C 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宝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手助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在治疗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64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下手助直肠癌根治术组(腹腔镜组,33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开腹组,3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为(3.3±0.5)d,进食时间为(4.0±1.5)d,住院时间为(8.5±3.9)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手术用时(201.5±40.8)min 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50.5±47.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8%,低于对照组的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疗效确切,并且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康复速度快、住院时间短,在临床应用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行性。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且与传统开腹手术有同样的根治效果。
作者:王大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肺部磨玻璃小结节使用 CT 多平面重建进行定性诊断,并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该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 CT 胸部检查的80例患者,通过回顾式分析对其进行多层螺旋 CT 胸部检查重建工作。随后可根据结果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加强针对性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胸膜凹陷征、分叶征、毛刺征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且在不规则圆形、斑片状等形状方面有所差异,其中良性组多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恶性组则多为不规则形状。结论CT 多面重建对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治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延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医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医术,因此,中药也成为中医在诊治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一个部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依据中医药的理论知识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原则的制定以及中药饮片剂量的调配,从而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形成药品。因此,本文就将针对当前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展开分析和探究,提出未来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具体改进对策,以期为相关从事中药调剂工作及其医护人员提供理论借鉴与实际参考。现针对以上内容作一综述,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邓毅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实施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68例,给予68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出院后的指导的精心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护理,68例患者鼻中隔偏曲矫正均非常理想,术后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对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多方面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古力拜力·艾麦尔;赵艺;孙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通过利用罗氏 cobsa s201核算检测系统进行张家港地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安全情况分析。方法通过2014至2015年张家港红十字血站核酸检测中 HB-sAg 病毒 DNA 阳性和酶免 GBsAg 抗体阳性比较进行张家港地区无偿献血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标准组与旋涡混匀15组以及56℃预热180秒后在旋涡沉淀混匀15s 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裂解煮沸时间6min 组和裂解煮沸时间10min 组之间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浓缩液剂量、沉淀混匀方式、裂解煮沸时间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时,并不影响检测结果,但是经过预热处理之后,振荡混匀促使核酸释放和沉淀混匀。
作者:黎茵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中医根据证型辨证用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时间内在我院脑外科中接受治疗并自愿加入本次试验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性的选择84例,将加入试验的患者分别定义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两个不同的小组,对照组为42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为42例,采取中医根据证型辨证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待其疗程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疗程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7.62%(41/4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85.71%(36/42),不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根据证型辨证用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具有在脑外科中广泛推广的价值。
作者:关改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孕期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孕期保健的孕妇共240例为研究对象,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性保健,实验组孕妇实施孕期保健,观察并分析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实验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在精神状态、分娩过程、饮食、产后出血、产后身体恢复等情况良好,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期保健可以有效降低妊娠期间的疾病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家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对肝性脑病(HE)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醒脑静和门冬氨酸鸟氨酸同时联用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确诊60例 HE 患者(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此治疗上联用醒脑静和门冬氨酸鸟氨酸两种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药物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恢复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可比性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肝性脑病时,采用采用醒脑静和门冬氨酸鸟氨酸同时联用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血氨水平,疗效显著。
作者:刘富强;路雅宁;姜春利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