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在肝外胆管结石内镜治疗中的作用

谷志敏

关键词:内镜, 清除率, 肝外胆管结石, 球囊扩张,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
摘要:目的:探究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联合用于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6———2016.9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观察两组,每组人数为32例。其中对照组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治疗组行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联合,比较患者取石成功率,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7.5%,观察组结石清除效果好,P <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高于观察组3.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P <0.05。结论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内镜下行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并发症,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护理措施。结果42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16/42),通过对16例患者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和细心护理,无1例因术后并发症出现严重后果。讨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在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时,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通过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总结有效护理措施,为提高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奠定基础。

    作者:项泽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贫血鉴别与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目的:探讨实施血液检验在贫血临床诊断、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48例于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血液检验的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18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 A 组,3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 B 组。随机抽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的体检的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 MCH 值、MCV 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A 组 RBC 值、RBC /MCV 值均显著高于 B 组、对照组(P <0.05);B 组 RBC 值、Hb 值均明显低于 A 组、对照组(P <0.05);B组 RDW 值明显高于 A 组、对照组(P <0.05)。结论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实施血液检验能够为贫血鉴别、诊断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提高诊断及鉴别的准确率。

    作者:杨谦;杨永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人体解剖教学与临床结合初探

    在基础医学中,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该门课程教学开展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人体,更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医学的兴趣,并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临床技能。鉴于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实践中应结合临床病例,以便于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提升自身的临床医技水平。本文在介绍人体解剖学教学应与临床相结合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学与临床病例相结合的具体方法。

    作者:李亚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i ,PDR -Ab)引起的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2例经病原学及药敏试验证实 PDR -Ab 的临床肺炎感染病例为研究对象,分离获取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 PDR -Ab,并对其药物敏感性以及以此为基础不同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共10例,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60.0%,细菌清除率为60.0%。对照组共12例,应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25.0%,细菌清除率为25.0%。结论对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具有一定疗效,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抗菌方案。

    作者:邱祖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针药并用治疗单纯性牙周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对比采取针药并用治疗方法治疗单纯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8月收治入院的单纯性牙周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毫针刺和中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齿松动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分别为2.78±0.98、2.01±0.76、3.32±1.85mm、3.47±2.12mm,牙齿无松动41颗,60颗Ⅰ度松动,29颗Ⅱ度松动,28颗Ⅲ度松动;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分别为0.81±0.45、0.56±0.42、1.96±0.63mm、2.11±1.07mm,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单纯性牙周炎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抗生素治疗的短期疗效显著,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流行性出血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及血液透析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流行性出血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及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HD)治疗。结果CRRT 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也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于间歇性血液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疗效更佳,对肾功能的多项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董玉虹;唐先梅;范天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方案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意义

    目的: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方案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围术期血红蛋白为60-100g/L 的妇科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参照组55例患者围术期血红蛋白值由医师决定,研究组为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组,其中55例患者的血红蛋白值由输血指征评分决定。对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悬液输入量以及死亡率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围术期的输血量明显低于参照组,P <0.05,两组均无明显的并发症病例以及死亡病例,也就是说研究组与参照组的病发率与死亡率均为零,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方案应用于妇科手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可以减少围术期患者的输血量,同时也不会增加围术期患者的死亡率以及重症病发率,在妇科手术中可以安全使用。

    作者:李淑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对呼吸内科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对呼吸内科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16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16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应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都进行了护理,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对疾病的认知加深,稳定了患者的病情,并且家属更加的信赖医护人员,增加了医患之间的配合度,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预防性干预,其教育结果十分有效,降低了家属对患者病情的担忧,提高了家属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实施应急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上是值得推广使用的。

    作者:张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诊治

    目的:进行子宫疤痕妊娠患者诊治的探讨。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80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临床治疗。在为80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有效诊断的基础上,运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流产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运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药物临床的患者42例,经过21-24天这些患者β-HCG 水平恢复正常,经过23-52天治疗这些患者出院。接受开腹子宫疤痕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包括22例,经过13-17天她们的β-HCG 水平恢复正常,经过19-22天治疗出院。接受急诊子宫疤痕切除手术治疗患者16例,经过11-14天这些患者β-HCG 水平恢复正常,经过13-16天治疗出院。治疗过程中全部患者子宫获得保留,在接受开腹子宫疤痕切术手术治疗患者中发生阴道大出血并发症患者4例,经治疗后大出血患者痊愈。结论在治疗子宫疤痕妊娠中手术疗法、药物疗法各有优劣,临床中应当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俞海芬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科医生治疗老年护理中心褥疮感染23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全科医生对我院老年护理中心褥疮感染23例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护理中心褥疮感染患者23例,给予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创面清创,外涂金扶宁凝胶,百多邦软膏,伤安素敷料贴覆治疗。同时静脉给予抗感染,复方氨基酸,脂肪乳,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复方维生素等营养支持。营养科给予不同营养餐,并加肠内营养乳剂粉剂等综合治疗。结果治疗一周至三个月后观察患者褥疮创面完全愈合14例(60.87%),基本愈合5例(21.74%),无效4例(17.39%)。结论全科医生对老年护理中心单发或多发褥疮感染患者采取外科换药,内科抗感染,营养支持,对褥疮治愈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韩滔滔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上对重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期间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就诊的住院患者中入组57名患者,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分为 COPD 组和 OS 组,记录体重指数、呼吸暂停指数、第一秒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呼气末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酸碱度(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等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 组 FEV1%、FEV1/FVC(%)、PH、PaO2明显低于 COPD 组,而 PaCO2、BMI、血清胆固醇及空腹血糖明显高于 COPD 组。结论在急性加重期时,重叠综合征患者更易发生呼吸衰竭;相比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重叠综合征患者更易出现代谢紊乱。

    作者:李晓琳;吴景硕;张钟;刘正;周丽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肾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确诊60例危重肾病患者(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对两组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在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以及血碳酸氢根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危重肾病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何晗;刘新君;魏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关于城市中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的几点策略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新型现代医院管理人才已成为新时期医院发展的关键资源。针对目前城市中型医院行政人员构成、学历水平、专业出身、岗位技能等现状,系统考虑人才引进、在职教育、岗位锻炼、学术科研参与等方面,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新时期我国城市中型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才培养建议。

    作者:孙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辩体施补强身健体

    中医中药是中国的传统医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祖国医学瑰宝,几千年来为华夏儿女的健康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扶持中医中药振兴事业,提倡“治未病”,“治未病”的理念越来越普及,大家都知道中医进补是一种很好的强身健体方法,但是如何应用才能很好的发挥出它的作用呢?我们认为,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能人云亦云,千篇一律。要针对不同的人,在辩证的基础上进行施补,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钟磊英;孙军红;吴哲;张一婷;毕巍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自拟扶正化瘀汤与化疗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自拟扶正化瘀汤与化疗在癌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8例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癌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扶正化瘀汤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各项免疫功能比较,不具有显著性(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 CD3+与CD4+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 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73.6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36.84%,P <0.05,组间差异明显。结论癌症患者应用自拟扶正化瘀汤与化疗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陆凤枝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尼莫地平对吗啡依赖性的治疗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吗啡依赖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剂量递增法建立吗啡依赖小鼠模型,纳洛酮诱发戒断症状。根据小鼠戒断反应中出现的跳跃次数、体重下降等指标评定戒断反应强度。结果尼莫地平能明显抑制吗啡依赖小鼠的戒断症状和能量代谢率,并减轻吗啡依赖对心、肝、脾、肾、和睾丸的损害。结论尼莫地平对吗啡依赖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于喜昌;于燕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应用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分娩初产妇中,抽取420例纳入到讨论,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将其按入院单双号分210例对照组(常规接生分娩技术),210例研究组(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状况。结果对比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产妇各指数状况,包含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会阴疼痛评分状况,研究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降低会阴切开和产后出血,产后会阴疼痛有所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得到降低。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支持在儿童 PICC 置管中的运用价值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儿童 PICC 置管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儿科肿瘤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①对两组患儿家长发放《置管患儿家长认知表》,评估患儿家长护理前后对 PICC 置管的认知度评分。②两组 PICC 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儿家长护理前对 PICC 置管的认知度评分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患儿家长护理后对 PICC 置管的认知度评分比较有差异(P <0.05)。②两组 PICC 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提高肿瘤 PICC 置管患儿家长对置管的认知度,减少 PICC 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淑贞;张小满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食管下段癌手术的手术室护理分析

    目的:讨论并分析食管下段癌手术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食管下段癌手术的13例患者,对其手术室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其中11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存在并发症。结论手术室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之一,优质的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提升手术效果。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医骨伤手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总结中医骨伤手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6年10月在灵台县西屯镇卫生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1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疗效总结。结果中医骨伤手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结论手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可减少手术机率,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

    作者:杜永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