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
目的:探讨弱射频电磁辐射对人和小鼠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用12只成年小鼠,置于弱射频电磁辐射场下,观察小鼠的自发活动;同时,对使用移动电话的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次研究在电磁辐射下,小鼠的活动时间明显增加,静息时间减少,活动速度加快。电磁辐射前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接触弱射频电磁辐射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中观察到使用人群和非使用人群间部分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心情、情绪及睡眠质量等)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弱射频电磁辐射场下的小鼠神经行为发生明显的变化;同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的神经行为也出现类似的变化。
作者:薛鑫;李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孕期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孕期保健的孕妇共240例为研究对象,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性保健,实验组孕妇实施孕期保健,观察并分析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实验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在精神状态、分娩过程、饮食、产后出血、产后身体恢复等情况良好,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期保健可以有效降低妊娠期间的疾病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家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使用培菲康联合蓝光,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共120例,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蓝光照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使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比较血清胆红素的水平、血清胆红素的下降值、治疗的起效时间、治疗的总有效率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60例经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为80.6±13.5umol /L,血清总胆红素的下降值为146.2±16.3umol /L,治疗的起效时间1.2±0.7d,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患儿60例经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为100.8±19.7umol /L,血清总胆红素的下降值为103.9±11.4umol /L,治疗的起效时间2.6±0.6d,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结论使用培菲康联合蓝光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淑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水疗结合抚触法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为调查对象,随机分组处理,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在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结合水疗与抚触。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1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摄奶量由(233.9±82.2)ml 上升至(798.2±99.2)ml;对照组患儿的摄奶量由(240.2±78.3)ml 上升至(600.3±98.3)ml,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与对照组患儿也存在显著差异性(P <0.05)。结论水疗结合抚触法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生长发育具有积极影响,可提高摄奶量,改善神经行为评分。
作者:张岩;李靖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偏头痛患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这种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22例偏头痛患者,根据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12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 =61,综合护理)和对照组(n =61,常规护理),对比组间护理效果。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给予偏头痛患者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大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姚欣哲;王晓芳;曹志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96例确诊为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的病例开展对照试验,遵循随机、均等的原则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支持疗法,试验组另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将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和症状得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 FEV1、PEF 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5),而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后2组间相关指标和症状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试验组疗效和总有效率与常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引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能够有效减轻症状、改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汤晶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通过对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并且对具体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女性阴道微生态状态。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的阴道清洁度以及细菌、真菌阴道病和阴道滴虫进行研究。结果阴道清洁度在Ⅰ度和Ⅱ度,表示阴道健康,如果清洁度为Ⅲ度和Ⅳ度,则说明阴道存在炎性反应。本次研究中清洁度为Ⅰ度和Ⅱ度的患者分别为8%和3%,Ⅲ度和Ⅳ度占比分别为35%和23%,出现真菌、滴虫以及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分别占43%、47%、46%。结论微生物是导致阴道出现炎性疾病的重要原因,要想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生,就需要尽可能的将不同的感染源切断。
作者:孔令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实施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Ⅰ度和Ⅱ度概率之和为92.00%)、阴道 PH 值(4.76±0.27)、雌二醇(19.57±2.64pg/ml)、促卵泡素(49.35±4.76IU /L)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阴道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安全有效。
作者:陈惠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分析阑尾取材在阑尾类癌诊断中的作用,提高阑尾类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阑尾类癌病理,总结其特点。结果5例阑尾类癌均发生在急慢性阑尾炎切除术后,皆在阑尾盲端处。结论规范取材,避免阑尾类癌漏诊的发生,提高阑尾类癌的临床检出率及准确率。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品质管理手法达到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从活动前的79.6%提高至活动后的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活动后圈员能力提高,进步率15.9%,目标达成率为118%。结论正确的运用品管圈可明显提高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并且能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吴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进行子宫疤痕妊娠患者诊治的探讨。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80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临床治疗。在为80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有效诊断的基础上,运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流产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运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药物临床的患者42例,经过21-24天这些患者β-HCG 水平恢复正常,经过23-52天治疗这些患者出院。接受开腹子宫疤痕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包括22例,经过13-17天她们的β-HCG 水平恢复正常,经过19-22天治疗出院。接受急诊子宫疤痕切除手术治疗患者16例,经过11-14天这些患者β-HCG 水平恢复正常,经过13-16天治疗出院。治疗过程中全部患者子宫获得保留,在接受开腹子宫疤痕切术手术治疗患者中发生阴道大出血并发症患者4例,经治疗后大出血患者痊愈。结论在治疗子宫疤痕妊娠中手术疗法、药物疗法各有优劣,临床中应当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俞海芬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分析 ICU 病房中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8例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前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后者给予药物联合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对比二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 ICU 病房中的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同时具备无创、简单方便、适用于紧急抢救的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阿衣吐尔汗·马合木提;玛依努尔·阿力木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西格列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单一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采用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降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h 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
作者:杨晶晶;黄婷;张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评价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老年患者抑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老年患者,患者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10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共40例;实验组同时予以认知疗法干预,共4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在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方面,干预后患者分值均下降,实验组的降幅比对照组大,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在 SS -QOL 分值方面,干预后患者分值均上升,实验组的升幅比对照组大,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结论应用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后遗症老年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消除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李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讨血脂水平的改变与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从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2月———2016年5月选取7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同时按临床检查结果分成两组,Ⅰ组38例为脑出血,Ⅱ组40例为脑梗死,对两组的 TC、TG 及 HDL 等血脂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同期收治的40例健康体检者(Ⅲ组)资料进行对照。结果Ⅰ组的 TG 指标值>Ⅱ组>Ⅲ组,HDL 值<Ⅱ组<Ⅲ组,数据满足 P <0.05,有统计学意义。Ⅰ、Ⅱ组的 TC、LDL 值均>Ⅲ组,数据满足 P <0.05,有统计学意义,但组间相比,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机体血脂水平的改变往往预示着患者有罹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加强对血脂水平的检测,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早发现、早对症治疗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牛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在儿童龋齿预防的过程中,使用口腔综合保健措施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儿童进行常规口腔保健,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采用口腔综合保健,并归为观察组,观察其口腔健康情况,两组共8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结果观察组正确刷牙比例80.0%高于对照组52.5%,龋齿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2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健康知识观察组平均的得分为82.35±2.13分,对照组平均的得分为70.32±2.21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防儿童龋齿的口腔综合保健措施及效果分析发现,其能够较好的帮助儿童纠正其刷牙习惯,同时提高相关的健康知识情况,减少龋齿发生的可能,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刘树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急性膝关节扭伤是临床针灸科经常收治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开始参与各种运动项目,而事与愿违的是不科学的运动造成的膝关节扭伤患者逐渐增加。患者大多觉得软组织的病通过口服药物及休息就能痊愈,其实不然,软组织损伤是需要及时专业诊治的才会痊愈,所以很多患者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转为慢性膝关节病,病痛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及生活。本人采用“交经缪刺”辅助“皮内针”治疗急性膝关节扭伤326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亮 刊期: 2016年第33期
职业危害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所产生的各种损害。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长时间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每天精神高度紧张,长时间站立,进食不规律,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另外手术室还存在大量危害护士健康的因素,如挥发性麻醉剂,手术间噪音等,这些都使从事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暴露于某些危险因素中。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各种危险因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马雪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酒精性肝损伤的一个主要的发病机制目前被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是氧化应激。大量研究表明,乙醇在肝内代谢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过量的 ROS 会引发肝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介导肝细胞凋亡,造成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以及 DNA 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异,参与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病等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1-3]。现就近几年来酒精性肝损伤中氧化应激的介导作用加以综述。
作者:方舒萍;李勇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疗。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6例的诊断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轻度子痫前期4例,中度子痫前期10例,重度12例。孕妇剖宫产17例,人工助产9例。结论定期进行产前检查,行妊高征预测 MP 试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必须积极治疗,不见好转应适时终止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也应严密监测各项指标,严防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
作者:魏雪红;艾春秀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