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红
目的:探究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使用藏医药浴护理方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经专科医师确诊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病人66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换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病人使用藏医药浴护理,对照组病人使用常规护理方,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研究发现治疗组病人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病人治疗效果;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生活质量。结论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使用藏医药浴护理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人痛苦,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和义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痰热清与头孢呋辛钠联合治疗肺气肿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肺气肿患者中选取80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选取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的对照组(40例)与在头孢呋辛钠基础上加入痰热清联合治疗的观察组(40例),对两组患者用药3-6h 的呼吸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在头孢呋辛钠基础上加入痰热清联合治疗的观察组经治疗3-6h 后,呼吸困难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仅采用头孢呋辛钠对照组(p <0.05),观察组显效36例(90.0%),有效3例(7.5%),无效1例(2.5%),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显效27例(67.5%),有效4例(10.0%),无效9例(22.5%),总有效率77.5%,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显著(p <0.05)。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的治疗效果优越,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王彩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要点以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产期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孕产妇的体重增长趋势优于对照组,产妇围产期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实施围产期饮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孕产妇身体状况,保障母婴健康,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立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发生原因,制定相关防范措施,降低药品调配差错发生率,确保用药安全性。方法将我院门诊药房2015年12月———2016年5月间1000例按照常规流程实施药品调配的处方药品调配情况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间1000例药品调配采取质量管理措施的处方药品调配情况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药品调配差错率。结果观察组的总差错率为0.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P <0.05)。结论加强门诊药房药品调配质量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药品调配差错率。
作者:万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溶血对生化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检查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两组血液比较,观察组 K +、CK、TP、CK -MB、AST、LDH、HBDH 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Na +则明显降低(P <0.05),Alb、HDL -C、TG 则无显著变化 P >0.05)。结论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许多指标均有影响,干扰了检验结果,应在临床上采取措施减少标本溶血发生。
作者:张立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偏头痛患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这种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22例偏头痛患者,根据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12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 =61,综合护理)和对照组(n =61,常规护理),对比组间护理效果。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给予偏头痛患者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大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姚欣哲;王晓芳;曹志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艾滋病产妇的护理要点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方法2011年1月———2014年08月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艾滋病产妇共21例,通过收集资料,结合我院的经验,总结出妊娠合并艾滋病产妇分娩的护理要点。结果在我院分娩的妊娠合并艾滋病产妇中,住院期间未发生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为0。结论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只要自觉落实各种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掌握妊娠合并艾滋病的护理要点,遵循标准性预防原则,就可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朱永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吞咽作为人类必须进行的基础的生理活动之一,吞咽功能障碍主要是发生在脑卒中患者身上一种非常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在呈直线上升,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已经受到非常严重的威胁。在此基础上吞咽功能障碍作为其主要的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不好的影响,以此导致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
作者:张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该院1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两组均为70例。其中 B 组采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进行治疗,A 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甲强龙进行辅助治疗,并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采用不同治疗方案,A 组治疗效果优于 B 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 <0.05)。结论采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较好减少不良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李志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关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在恢复期的康复护理临床体会。方法本次研究我院选取110例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有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通过观察和评估来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规范化护理干预之后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得到了显著的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患者的社会功能、身体素质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本次研究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汪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满意度为77.5%,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明显提高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和患者自身生活质量,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朝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进行高危新生儿口疮预防中口腔护理预防作用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40例足月新生儿,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不接受口腔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口腔护理,进行两组新生儿鹅口疮发生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120例患儿中4例口腔内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比例为3.3%,对照组120例患者中36例患儿口腔内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比例为30.0%。观察组患儿鹅口疮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新生儿中开展口腔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鹅口疮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施张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移动医疗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收取我院80例护理人员,按照不同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2年3月到2015年7月期间,观察组在医院管理中采用移动医疗,对照组在医院管理中不实施移动医疗,将两组满意度评分、管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实施后满意度评分(85.45±2.36)分在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70.21±1.57)分,观察组护理人员实施后管理工作质量(90.21±2.16)分、工作效率评分(89.33±2.01)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移动医疗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有效提升了医院的管理工作质量,增加了满意度评分,提高工作效率评分,促进医院现代化建设发展,不仅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水平,还给患者以及医务人员带来更多崭新体验,能在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李德怀 刊期: 2016年第33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在医院管理各环节的有效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提升医院管理质量。因此,本文就计算机在医院信息管理、财务管理、药品管理、门诊管理以及病例管理等方面的有效运用进行了简要探讨,以供参考。
作者:张晨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中医手法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股骨颈骨折经治疗,优21例,良14例,可11例,差4例,优良率为92%。结论股骨颈骨折的患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差。尽管早期妥善的诊治,约有一半的病人能获得较满意的功能,约有15%的病人骨折不愈合,约有20%-40%的病人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
作者:王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改良 B -lynch 缝合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收治的64例行剖宫产后出血的孕产妇,随机将入选的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 B -lynch 缝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宫腔填塞纱布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 内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635.6±24.3)ml、(5.5±0.9)d,均低于对照组的(943.6±25.5)ml、(8.6±1.2)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宫腔感染和产褥病发生率分别为3.1%(1/32)、3.1%(1/32)、6.2%(2/32),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改良 B -Lynch 缝合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剖宫产后出血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丹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通过经桡动脉途径介入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0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通过经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术中观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诊治成功率为97.00%,高于对照组患者85.71%的诊治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所需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12±1.32)min、(36.75±4.29)min 和(2.39±1.55)d 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1.37±1.75)min、(55.39±4.42)min 和(7.65±2.62)d](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血肿、动静脉瘘以及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1.75%、1.75%、0.25%和3.7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29%、4.29%、4.29%和12.86%](P <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治疗冠心病不仅临床治疗成功率较高,而且手术方便快捷,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马鸿雁;郑士玉;邵润卓;吴红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医院人事管理部门所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与其他部门相比,医院的人事管理部门对于人员的调配和调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人事部门而言,组织调配对于人的心理活动会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如何对医院人事管理中的组织结构和心理进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会针对医院人事组织结构与心理控制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论述如何对医院人事组织结构与心理进行协调。
作者:蔡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为了解连云区在园儿童卫生保健现状,加强全区各类幼儿园规范化建设,保障幼儿、学龄前儿童在成长的初始阶段有一个良好环境,为幼儿在身心健康方面得到充分保证。2015———2016学年对全区22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及4073名儿童身高、体重、视力、口腔、血红蛋白和全身健康检查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22所幼儿园中(其中公办园9所,民办园13所)卫生保健设置及人员配备,保健制度健全符合要求15所,占68.2%(其中公办园7所,民办园8所),其余机构保健现状都差强人意。4073名儿童患病率依次为:龋齿862人(21.16%)、视力不良(包括屈光不正,弱视,斜视等)342人(8.40%),肥胖185人(4.54%),贫血98人(2.41%),营养不良19人(0.47%)。
作者:夏永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胸部闭合性损伤 X 线、CT 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整理100例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基本资料,并分析对患者实施 X 线与 CT 诊断的结果对比。结果经检测确认,100例患者经检测确定肺挫裂伤患者共35例,其中 CT 检测确定32例,检测准确率为91.4%;X 线检测确定28例,检测准确率为80%,其中 CT 诊断临床准确率高于 X 线诊断准确率。其余65例均为气胸患者,其中 CT 检测确定62例,检测准确率为95.3%;X 线检测确定49例,检测准确率为79.8%。CT 诊断准确率均高于 X 线检测,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实施 CT 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助于帮助医师进行病情诊断,降低漏诊几率,可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于晓波;周丽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