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李志祥

关键词:普米克令舒, 万托林, 甲强龙, 辅助治疗,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
摘要: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该院1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两组均为70例。其中 B 组采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进行治疗,A 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甲强龙进行辅助治疗,并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采用不同治疗方案,A 组治疗效果优于 B 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 <0.05)。结论采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较好减少不良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急性肠梗阻手术患者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应用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7.5%(P <0.05),并且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经过护理干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P <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成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姚岚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小儿哮喘应用沙丁胺醇与酮替芬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小儿哮喘应用沙丁胺醇与酮替芬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各46例。常规组患儿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儿实施沙丁胺醇与酮替芬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治疗小儿哮喘时应用沙丁胺醇与酮替芬结合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高嘉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妊娠糖尿病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全程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研究

    目的:对妊娠糖尿病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全程责任制助产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58例妊娠糖尿病产妇。所有产妇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所有产妇均为自然分娩。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一组产妇在其基础上采用全程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妊娠糖尿病产妇血糖情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产妇空腹血糖(4.71±1.09)mmol /L、餐后2小时血糖(7.43±1.60)mmol /L 均低于对照组,P 值小于0.05。结论采用全程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妊娠糖尿病产妇进行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夏淑君;刘丽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护理效果发现,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术后出血量,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出血量,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艳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慢性肾衰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慢性肾衰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2例慢性肾衰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给予加巴喷丁治疗,试验组1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甲钴胺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IRLS 评分和 PSQI 评分均较治疗之前显著降低(P <0.05),且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慢性肾衰不宁腿综合征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何传梅;刘锦秀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2例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90.6%)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71.9%)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P <0.05)。结论采取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疗效佳,有效提升患者疗效。

    作者:张江霖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老年髋部骨折压疮患者的预防性护理管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压疮患者的预防性护理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间段内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实施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并采取预防性的护理管理措施,而后观察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60例髋关节骨折的患者中发生1例Ⅰ期压疮;其中1例高危压疮患者由于多种原因不配合护理而发展成Ⅱ期压疮,发生率为3.33%,经过各项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采取预防性的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的概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时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针灸补泻法治疗瘀阻脑络型眩晕60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针灸补泻法在瘀阻脑络型眩晕症状的临床观察研究与讨论。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瘀阻脑络型眩晕患者60例,患者的症状大多数是眩晕。患者的基底动脉(BA)、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这三项经过颅多普勒(TCD)监测,其收缩期峰值处于正常值之下。观察组30例,对患者三阴交、百会、曲池、水沟、合谷、丰隆、足三里这些穴位进行针灸补泄法治疗。对照组30例,让患者口服复合维生素 B、维脑路通药物。结果对照组的眩晕症消失率是13.3%,而观察组的眩晕症消失率是93.3%。BA、MCA、VA 血流速度这几项在治疗前后有很大的提高。结论针灸补泻法可以改善瘀阻脑络型眩晕症状,补血益精,使眩晕自消。

    作者:潘青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中实施整体护理对于预防 DVT 的价值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2016年1月-10月我院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 DVT 发生率为2.33%,对照组为13.95%,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5.35%和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 DVT 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凌英姿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生物反馈治疗小学生过度考试焦虑

    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干预小学生考试焦虑的疗效。在广西南宁市随机抽取181名小学生,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进行筛查,选取焦虑组和对照组各30名。利用生物反馈训练进行20次的干预,每周3周,每次30分钟,持续约七周。结果表明:经过20次的干预,焦虑组干预后考试焦虑水平显著下降。结论: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降低小学生过高的考试焦虑水平,对其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翠华;吴歆;谭莉娜;朱澜;邱超群;伍丽丽;吕日萍;吕兰芳;陈松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90例,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产妇45例;对照组选择传统方式治疗,观察组选择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97.8%优于对照组8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产后出血产妇以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止血效果良好,产妇短时间内的生命体征十分稳定,此手术方式实施性强、便于操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治惠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健康教育措施,通过主动收缩训练法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盆底肌锻炼,并对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产后42天后的盆底肌恢复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对初产妇采取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措施,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使产程时间得到缩短。

    作者:翟二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社区家庭护理中鼻饲操作的风险管理探讨

    临床上有一些特殊患者,不能自主进食,但是若是长期不能进食,会直接影响到其营养摄入,长此以往,不仅其营养摄入难以保证机体的实际需求,还容易导致代谢紊乱等一些严重的并发症,鼻饲法是一种有效的保证患者营养摄入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开展鼻饲治疗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性,很容易导致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这就使得社区家庭护理工作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就主要对社区家庭护理中鼻饲操作的风险管理予以简单分析。

    作者:刘晓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影响护患沟通的相关因素及沟通技巧

    目的:探讨临床上实施整体护理管理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工作的30名护理人员和我院收治的4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处理,将400例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管理。结果经过相应的管理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实施整体护理管理,能够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文敏;李海霞;班努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配伍禁忌引起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及护理策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根据临床发生的一例配伍禁忌事件,分析发生原因、避免措施和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提高护士对药物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处理能力。结论护士应不断加强业务能力,提高对药物配伍禁忌的重视程度,减少和避免各种因配伍禁忌导致的输液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高志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内外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内外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单独采用内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内外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诊断治疗的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内外固定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2.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为7.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 AOFAS 评估,实验组患者得分为(78.6±7.3),对照组患者得分为(72.5±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许意义(P <0.05)。结论内外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樊魏;王哲;崔继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分析联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

    目的:分析联用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研究组,采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显著(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抗生素,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云爱;贾希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早期宫外孕患者,分别运用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对比两种方法的疾病诊断准确率和对附件区包块的检出率。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腹部超声检查诊断率符合率为72.92%(35/48);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为93.75%(45/4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阴道超声检查出附件区包块的检出率为95.83%(46/48),而经腹部超声检出率为79.17%(38/4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早期宫外孕诊断准确率高。

    作者:李宏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胸腰椎骨折前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经过数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管变化情况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给予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作者:冯冬前;张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应用护理干预改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改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方法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抽取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强化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心理社会适应状况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其护理效果确切,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石莉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