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 病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阿衣吐尔汗·马合木提;玛依努尔·阿力木江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 ICU 病房中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8例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前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后者给予药物联合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对比二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 ICU 病房中的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同时具备无创、简单方便、适用于紧急抢救的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49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49例,患者均行联合手术治疗,给予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观察49例患者各项实验情况。结果4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治疗后视力优于治疗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可得到良好的远期效果,能够提高患者自身健康知识水平及其自理能力,患者生活质量亦随之提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新式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技巧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12/2016-01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52例子宫切除术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改良手术组(n =76)和传统手术组(n =76)。其中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改良手术组给予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结果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缩短、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传统手术组发生阴道残端息肉5例,阴道残端脱垂3例。改良手术组无阴道残端息肉及脱垂的发生。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较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式简单易行,使手术时间缩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而且术后并发症大大降低,且扩大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术式。

    作者:李雪洁;刘晓东;张译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腹腔镜手术(微创)治疗坏疽性胆囊炎疗效及对患者机体胆红素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微创)治疗坏疽性胆囊炎疗效及对患者机体胆红素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90例坏疽性胆囊炎患者为分析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n =45)给予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 =45)给予腹腔镜手术(微创)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及对患者机体胆红素的影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TBIL、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PA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微创)治疗坏疽性胆囊炎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胆红素,值得推广。

    作者:温晓明;李晶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城市妇女白带检验及生殖道感染因素分析(附121报告)

    目的:对城市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的因素。为大规模生殖道感染分析提供前期参考。方法将121例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及妇科检查,问卷调查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学历、职业、月收入及婚姻情况)、性生活情况(首次性生活时间、人工流产数量及避孕措施等)。生殖道的感染参照《妇产科学》及 ICD-9。运用了 SPSS15.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多种因素逐步分析。结果调查总人数121人,患病人数为64人,其患病率为53.33%。其中滴虫性阴道炎7例(5.78%),念珠菌性阴道炎14例(11.57%),细菌性阴道炎15例(12.39%),老年性阴道炎3例(2.47%),宫颈炎16例(13.22%),附件炎3例(2.47%),盆腔炎4例(3.30%),子宫肌瘤2例(1.65%)。其中子宫肌瘤与盆腔炎及细菌性阴道炎为生殖道感染中位居前三位的疾病。不同的年龄、职业、学历、月收入、婚姻状况、避孕措施都会有所影响,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据数据调查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较高,学历,职业,月收入,避孕措施,个人卫生等都会对其造成影响,应引起临床、预防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加强生殖道感染的防治,是做好筛查和保障妇女健康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作者:李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紫杉醇结合顺铂化疗应用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 TP 方案(紫杉醇+顺铂)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晚期患者6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 FP 方案(5-FU 750 mg/m2持续泵静推 d1-4,DDP 20 mg/m2 d1-4静滴,Q3W 重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 TP 方案(TAX 135-175mg/m2静滴 d1,DDP 20 mg/m2 d1-4静滴,Q3W 重复)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 DCR =90.32%,对照组 DCR =70.96%,两组之间差异显著,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食管癌晚期患者采用 TP 方案进行化疗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和控制病情。

    作者:马德;候娟;吴志伟;陈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恶性肿瘤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76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选择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SAS、SDS 结果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76.32%。结论人文关怀用于恶性肿瘤护理中能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董亚辉;赵艳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5例阑尾类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阑尾取材在阑尾类癌诊断中的作用,提高阑尾类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阑尾类癌病理,总结其特点。结果5例阑尾类癌均发生在急慢性阑尾炎切除术后,皆在阑尾盲端处。结论规范取材,避免阑尾类癌漏诊的发生,提高阑尾类癌的临床检出率及准确率。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X 线平片与 CT 用于脊柱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 X 线平片与 CT 用于脊柱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50例(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仅给予采用 X 线平片诊断方法)和研究组各25例(采用 X 线平片结合 CT 诊断方法)。把两组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相对比,分析统计各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4%,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6%;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临床诊断脊柱骨折可采用 X 线平片与 CT 两种诊断方法,若把二者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白建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外伤性肝破裂36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讨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诊疗与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选取36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做试验与研究,上述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绝对卧床、止血、护肝、持续24h 体征监护及补充血流量等一系列常规对症处理,对控制不佳者,给予肝动脉结扎术或肝部分切除术等治疗,结合患者的病例资料做综合性评估与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经非手术治愈者6例,占16.67%(6/36);余者30例按照肝损伤评级结果,采取相应手术方案救治,获得有效治疗者27例,占90.0%(27/30),手术治疗无效且死亡者3例,死亡率占10.0%(3/30)。结论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病情普遍较危急,尽早诊断并采取系统、规范的手术或非手术措施治疗,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作者:田华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6例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43例患者采用心动图检查作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检查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率高达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 <0.05。结论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相对于心动图来说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袁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参照组开展基础治疗加康复训练,而观察组则是采取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 Fugl -Meyer 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参照组的(P <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佳,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勇芹;周美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7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患者,一组为静脉镇痛组,采用静脉患者自控镇痛术,另一组为硬膜外镇痛组,采用硬膜外镇痛术,研究两组患者的用药量、疼感情况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硬膜外镇痛组的用药量、疼痛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静脉镇痛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转归时,硬膜外镇痛术的效果更强,加快了患者康复的速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邹志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腹腔镜与腹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采取腹腔镜和腹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方案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80例于2011年———2015年期间本院收治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接受腹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设为 A 组,另40例患者应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设为 B 组。比较2组患者各项术中情况及预后质量。结果两种方案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记录以下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后显示两组患者均存在差异性,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 B 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 A 组,对比有差异性(P <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方案相对于腹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更具优越性,有微创、操作简便、高效以及恢复速度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上官士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300例孕妇孕产期保健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及分析300例孕妇孕产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重点筛选本院2014年7月———2016年5月接收的300例孕妇作研究对象,选择问卷调查的方法展开调查工作,进一步分析孕妇孕产期对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此次调查结果显示,300例孕妇孕产期:早孕知识平均得分(5.2±0.1)分,孕产期营养知识(5.6±0.6)分、孕产期保健知识(5.3±0.8)分,孕产期胎儿质量影响因素(7.6±0.7)分;且孕妇孕产期保健知识知晓程度不高。结论对孕产期孕妇展开调查工作后,发现孕妇对保健知识不够了解,需加强对孕妇保健知识宣教。

    作者:李新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赤峰市翁牛特旗地区94例食管癌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赤峰市翁牛特旗地区食管癌分布特征及镜下表现、病理特征,为深入开展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2011年4月至2016年11月确诊食管癌病例94例。疾病 ID 码及内镜操作系统、病理报告采集病人特征、镜下表现特征及病理特点等调查为线索初步揭示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地区食管癌分布特征及镜下表现、病理特点。结果①本地区食管癌分布在全旗8个镇、2乡、3个苏木6个国营农牧场,农牧民居多,主要集中在翁牛特旗东部牧区。②男性86名;女性8名;男女比例10:1。小年龄48岁大年龄83岁,集中发病年龄60-69岁。③食管下段55例,中段39例,食管下段占58.5%。其中早癌3例,肿块型73例,限局溃疡型11例,浸润溃疡型2例,肿块+溃疡型5例。④鳞状细胞癌85例;腺癌9例;鳞状细胞癌占90.4%。⑤本地区发病中蒙古族病例35例;汉族58例。结论赤峰市翁牛特旗地区食管癌病理特征及分布特征有一定的发病规律,应根据这些信息开展防治工作。

    作者:呼宝力格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特定 CT 征象对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中应用特定 CT 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份到2016年10月份期间于我院治疗的46例原发性的腹膜后肿瘤患者,全部患者都采取特定 CT 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是良性肿瘤,术前诊断准确19例,有5例患者被误诊为恶性肿瘤。结论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中应用特定 CT 诊断,诊断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尚慧娟;解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快速记忆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快速记忆法,就是在现代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制的,能够指导人们遵循记忆的规律,有效提高记忆速度和质量的方法。快速记忆法由多种具体的方法组成。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与同仁作一交流探讨。

    作者:郭志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妊娠合并艾滋病产妇分娩的护理及职业防护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艾滋病产妇的护理要点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方法2011年1月———2014年08月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艾滋病产妇共21例,通过收集资料,结合我院的经验,总结出妊娠合并艾滋病产妇分娩的护理要点。结果在我院分娩的妊娠合并艾滋病产妇中,住院期间未发生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为0。结论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只要自觉落实各种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掌握妊娠合并艾滋病的护理要点,遵循标准性预防原则,就可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朱永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舒适护理用于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运用于重症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建立实验组和参照组。分别入选2016年1月-8月重症胰腺炎患者33例。在胃肠减压中实验组运用舒适护理。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舒适度、满意度。结果胃肠减压中护理前、后实验组的舒适度分别为(3.3±1.4)分、(7.6±2.1)分。参照组分别为(3.4±1.6)分、(5.6±1.8)分。护理后两组舒适度评分检验 P <0.05。实验组护理前后的舒适度评分检验 P <0.05。实验组满意度87.9%,参照组为69.7%。两组的满意度检验 P <0.05。结论舒适护理运用于重症胰腺炎手术中中能够提高舒适度、满意度。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建立规范化服务模式对无偿献血招募的影响

    目的:本次主要对建立规范化服务模式对无偿献血招募的影响进行探析。方法调查本血站2014年5月———2016年4月无偿献血招募的情况,对其进行回顾性探讨与分析。结果规范化服务模式实施前,无偿献血招募者总计为3450例,采血总量为96.64L;规范化服务模式实施后,无偿献血招募者总计为5404例,采血总量为149.16L。规范化服务模式建立前后对比,实施后无偿献血招募者人数增加了1954例,增加比为56.6%,采血总量增多了52.52L,增加比为54.3%,P <0.05,各组间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无偿献血招募建立规范化服务模式对其工作的展开有利,可达到有效采血的目的,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素萍;赵新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