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49例围术期护理

刘锋

关键词:联合手术, 青光眼并发白内障, 围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49例,患者均行联合手术治疗,给予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观察49例患者各项实验情况。结果4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治疗后视力优于治疗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可得到良好的远期效果,能够提高患者自身健康知识水平及其自理能力,患者生活质量亦随之提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甲亢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分析

    甲亢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简称,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引起的疾病,治疗存在较大的难度。本文通过简述甲亢疾病概念和临床表现,分析甲亢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以期帮助患者深入了解甲亢疾病,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和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方法措施探讨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方法措施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手术室接收的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设为研究组,对患者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评估结果采取相关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与同期手术室接收但实行常规手术护理的82例对照组进行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通过针对性、科学性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薛海红;蒋爱琼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300例孕妇孕产期保健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及分析300例孕妇孕产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重点筛选本院2014年7月———2016年5月接收的300例孕妇作研究对象,选择问卷调查的方法展开调查工作,进一步分析孕妇孕产期对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此次调查结果显示,300例孕妇孕产期:早孕知识平均得分(5.2±0.1)分,孕产期营养知识(5.6±0.6)分、孕产期保健知识(5.3±0.8)分,孕产期胎儿质量影响因素(7.6±0.7)分;且孕妇孕产期保健知识知晓程度不高。结论对孕产期孕妇展开调查工作后,发现孕妇对保健知识不够了解,需加强对孕妇保健知识宣教。

    作者:李新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补脾胃泻阴火临床体会--附50例慢性胃炎临床分析

    目的:对应用补脾胃与泻阴火方法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胃炎的患者50例,采用补脾胃与泻阴火的方法,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较理想。结论应用补脾胃与泻阴火的方法对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杨志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对呼吸内科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对呼吸内科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16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16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应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都进行了护理,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对疾病的认知加深,稳定了患者的病情,并且家属更加的信赖医护人员,增加了医患之间的配合度,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预防性干预,其教育结果十分有效,降低了家属对患者病情的担忧,提高了家属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实施应急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上是值得推广使用的。

    作者:张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活性氧在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酒精性肝损伤的一个主要的发病机制目前被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是氧化应激。大量研究表明,乙醇在肝内代谢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过量的 ROS 会引发肝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介导肝细胞凋亡,造成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以及 DNA 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异,参与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病等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1-3]。现就近几年来酒精性肝损伤中氧化应激的介导作用加以综述。

    作者:方舒萍;李勇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右美托咪啶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对循环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在膝关节镜手术中止血带放气前后对循环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 组)和对照组(N 组),每组20例,均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别测定止血带充气前(T),放气前(T2)、放气后1min(T1)、3min(T2)、5min(T3)时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NBP)、心率(HR)。结果在 N 组中,止血带放气时 T1、T2、T3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较 T0点均明显下降(p <0.05),T1、T2时点的心率增快较 T0点明显(P <0.05);与 D 组比较,N 组在 T0、T1、T2、T3各时点心率均明显增高(p <0.05)。结论在膝关节镜手术中止血带放气前后,Dex 可提供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作者:赵勇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采用利福喷丁和利福平治疗的效果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应用利福喷丁与利福平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期间在我社治疗的初治涂阳的肺结核患者40例,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治疗组和参照组,各组20例,参照组患者使用利福平治疗,治疗组则使用利福喷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比参照组患者低,组间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应用利福喷丁与利福平进行治疗时,利福喷丁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耿瑞雪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在老年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于患者手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入院的老年患者120例,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单纯全麻进行手术,观察组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24h 的 MMSE 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h 时 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骨科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取全身麻醉对于患者术后短期内的认知功能具有明显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大于硬膜外麻醉。

    作者:蒋建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医骨伤手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总结中医骨伤手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6年10月在灵台县西屯镇卫生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1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疗效总结。结果中医骨伤手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结论手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可减少手术机率,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

    作者:杜永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对于糖尿病患者提供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4.6月———2015.7月间收治4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普通组,为患者提供院内用药治疗及常规疾病护理流程,于2015.8月———2016.9月期间收治4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为患者加强住院期间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总结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结果普通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疾病控制有效率为70.21%,研究组为89.36%,研究组有效率较高,P <0.05。结论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大部分患者病情得到较好控制。

    作者:代敏;黄晓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国际字母排序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4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气指标、生命体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插管率、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气指标及生命体征,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李淑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关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运用痔疮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运用痔疮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到我院治疗痔疮的50例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且观察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运用痔疮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经会阴超声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观察和评估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检查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随机抽选我院超声科接收的200例女性,其中自然分娩孕产妇与剖腹产孕产妇各为65例,将其分别标记为 A、B 两组,剩余70例女性为健康未孕者作为对照观察并纳入 C 组,对所选200例女性均采用会阴超声进行盆底功能检查,观察其盆底参数变化,评估该种影像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静息状态下,A 组产妇的尿道旋转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宫颈到耻骨联合下缘距离更低于其他组,膀胱到耻骨联合下缘低于 C 组(P <0.05),与 B 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valsalva 动作下,A 组产妇的肛提肌大面积、膀胱下降程度较高于其他两组,宫颈下降程度较高于 C 组(P <0.05),与 B 组相比却无意义(P >0.05);另外 A 组以的15.38%尿道漏斗发生率及7.69%的直肠膨出发生率明显高于 B、C 两组(P <0.05)。结论经会阴超声检查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分次与持续蓝光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分次和持续蓝光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6例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两组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持续照射24h,实验组分次蓝光治疗(照射12h 后休息6h 以上,观察胆红素值是否需要继续照射足24h),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胆红素水平、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p <0.05)。结论分次和持续蓝光治疗应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疗效相当,但分次蓝光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更安全,更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梁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呼吸道感染因素分析及麻醉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引发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并采取对应的麻醉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外科收治的行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50例病人,对这些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引发感染的因素,比较采取对应麻醉护理后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在麻醉术前进行探视,沟通注意事项做好前期预防准备;麻醉术中做好严密观察,按照无菌技术严格操作;麻醉术后及时追踪,实施麻醉护理后,病人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明显降低。结论在麻醉围术期根据引发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麻醉护理干预,保证病人平安度过手术危险期,明显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概率,减轻了病人的住院经济费用,有效节约了医院的资源。

    作者:乌云;李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流产关爱服务在计划生育门诊人流术者的应用

    目的:对计划生育门诊人流术患者应用流产关爱服务的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计划生育门诊行人工流产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流产指导;另一组为观察组,给予流产关爱服务。对所有患者展开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避孕知识知晓率、避孕措施正确率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等指标。结果①在门诊服务满意度、避孕知识知晓率以及避孕措施正确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在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重复人流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则发生明显下降(P <0.05)。结论通过在计划生育门诊中应用流产关爱服务,可充分促进人流手术患者避孕意识的增强,使其有效掌握正确的避孕措施,在减少重复流产的基础上,充分确保女性的生殖及身心健康。

    作者:俞群亚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脾胃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疗法给予抑酸剂、抗生素、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药物。观察组给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观察组更高,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胃病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闫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多种西药合用不良反应分析及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对策

    目的:探究多种西药合用不良反应分析及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所开出的890份西药处方进行研究,对其西药配伍合理性、患者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890份处方中存在86份医药配伍不合理现象,患者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忽冷忽热、头晕头痛、胃痛、水肿、过敏。依据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及用药状况分析,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与西药合用方法不当、配伍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合理等因素相关。在采取相关措施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相比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P <0.05)。结论医药种类较多,若是不明确各种西药合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所以,要合理用药,严格遵循用药原则,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合理性。

    作者:周大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措施,力争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咸宁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9例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确诊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期卵巢良性肿瘤39例,以成熟性畸胎瘤多见。其中4例因出现并发症而行急诊手术,有3例为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卵巢囊肿破裂。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多为良性,如能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则对妊娠过程影响不大。治疗以肿瘤剔除术为主。

    作者:祝娇;刘世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