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疾病与血脂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

牛玥

关键词:血脂水平, 脑血管疾病, 相关性, 分析
摘要:目的:研讨血脂水平的改变与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从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2月———2016年5月选取7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同时按临床检查结果分成两组,Ⅰ组38例为脑出血,Ⅱ组40例为脑梗死,对两组的 TC、TG 及 HDL 等血脂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同期收治的40例健康体检者(Ⅲ组)资料进行对照。结果Ⅰ组的 TG 指标值>Ⅱ组>Ⅲ组,HDL 值<Ⅱ组<Ⅲ组,数据满足 P <0.05,有统计学意义。Ⅰ、Ⅱ组的 TC、LDL 值均>Ⅲ组,数据满足 P <0.05,有统计学意义,但组间相比,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机体血脂水平的改变往往预示着患者有罹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加强对血脂水平的检测,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早发现、早对症治疗均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探究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调查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的168例静脉输液的患儿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统计其发生率,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我院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包括穿刺失败、输液渗漏、针头脱出、针头堵塞、输液反应。结论通过了解我院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患儿发生的安全事故,提高患儿静脉输液的成功率。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效果与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和探讨计划免疫方法对儿童传染病的预防效果及预防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接受传染病预防接种的1568例学龄前儿童(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随机将其拆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童传染病预防方法,观察组采用儿童传染病计划免疫方法,对比两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共有1例出现传染病,发生率为0.13%,比对照组的1.15%(9例)低(P <0.05)。结论在儿童传染病预防接种中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方法能显著的减少传染病的发生率,对改善全县的免疫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仓扣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高频颈部血管超声在评估脑卒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脑卒中应用高频颈部血管超声的评估价值。方法本文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于我院实施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因头痛等症状就诊的患者150例作对照组,两组均应用高频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声表现进行探讨,分析斑块性质对脑卒中发生的影响,探讨高频颈部血管超声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斑块检出率、IMT 增厚率均多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斑块特征以均质回声、规则形态为主,而观察组主要表现为不均质回声、不规则形态;观察组溃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钙化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高频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可有效评估患者斑块稳定性,对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字秀梅;陈念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96例确诊为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的病例开展对照试验,遵循随机、均等的原则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支持疗法,试验组另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将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和症状得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 FEV1、PEF 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5),而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后2组间相关指标和症状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试验组疗效和总有效率与常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引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能够有效减轻症状、改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汤晶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 ICU 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重症加护病房(ICU)呼吸衰竭的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期间我院重症加护病房的患者50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组患者2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费用、入住的时间、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比较显著,P <0.05;研究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要高,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在重症加护病房呼吸衰竭的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徐梅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就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泌尿外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均 P <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快速康复,还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春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医根据证型辨证用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中医根据证型辨证用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时间内在我院脑外科中接受治疗并自愿加入本次试验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性的选择84例,将加入试验的患者分别定义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两个不同的小组,对照组为42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为42例,采取中医根据证型辨证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待其疗程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疗程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7.62%(41/4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85.71%(36/42),不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根据证型辨证用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具有在脑外科中广泛推广的价值。

    作者:关改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腹腔镜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将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应用于结肠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56例,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两组分别为33例与23例患者,开腹组患者采取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开腹组患者相比,P <0.05;腹腔镜组患者淋巴结的清扫数、手术时间与术中的出血量指标,和开腹组患者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 <0.05;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和开腹组患者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 <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其治疗结肠癌的效果较为显著,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少,并且不易复发与转移,值得应用。

    作者:郁荣;吴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56.67%;观察组护理后 HAMD 评分为(9.12±1.59)分,对照组(15.72±3.17)分。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更快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兴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以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低,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

    作者:李晓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6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根据围手术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患儿肺动脉高压危象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患儿术前和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的患者15例,术后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包括肺炎、气胸、肺不张,其余患儿都痊愈出院。结论根据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的特点,采取全面、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肺动脉高压,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燕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多种西药联合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多种西药联合头孢菌素类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因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多种西药出现不良反应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法,分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与用药前后的情况。结果研究表明,联合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比联合用药前高,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就属神经系统。结论由于头孢菌素类临床药物联合西药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增加,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作者:吐尔逊·吐尔洪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舒适护理用于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运用于重症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建立实验组和参照组。分别入选2016年1月-8月重症胰腺炎患者33例。在胃肠减压中实验组运用舒适护理。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舒适度、满意度。结果胃肠减压中护理前、后实验组的舒适度分别为(3.3±1.4)分、(7.6±2.1)分。参照组分别为(3.4±1.6)分、(5.6±1.8)分。护理后两组舒适度评分检验 P <0.05。实验组护理前后的舒适度评分检验 P <0.05。实验组满意度87.9%,参照组为69.7%。两组的满意度检验 P <0.05。结论舒适护理运用于重症胰腺炎手术中中能够提高舒适度、满意度。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紫外线消毒及清创处理对皮肤创面早期愈合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紫外线消毒及清创处理对皮肤创面早期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皮肤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创面处理手法,观察组于此基础上辅以紫外线灯消毒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愈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紫外线消毒及清创处理对皮肤创面的早期愈合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痛风消方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痛风消方加减对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痛风消方加减口服治疗法,早晚各1袋,分析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局部关节僵肿改善明显,局部肤色恢复较快,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1年内复发率非常低。结论痛风消方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佳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究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者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对100例胰腺癌手术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探究护理结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为702.5±55.7ml,平均手术时长为4.6±0.2h,住院时长为(25.8±1.8)d。根治术治疗者59例。2例死亡,术后出血者4例,胰瘘3例。结论对于胰腺癌者,实施胰十二指肠手术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护理,可减少出血量,改变患者转归结局,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静;李澍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社交恐惧症患者采用文拉法辛和小剂量舒必利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社交恐惧症患者采用文拉法辛和小剂量舒必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社交恐惧症患者60例,对患者进行划分,一组为接受文拉法辛单独治疗,为对照组,一组患者为文拉法辛和小剂量舒必利治疗,为实验组。各组30例。在治疗完成之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来说,其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来说,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社交恐惧症患者使用文拉法辛和小剂量舒必利治疗取得的效果非常的显著。

    作者:包颖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化疗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肿瘤化疗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探讨安全隐患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实施化疗的科室2012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回顾性比较分析化疗各环节的行为,探讨其中导致安全隐患因素,联系实际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探讨出化疗过程中护理防范对策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士对化疗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人员间的应对和协作能力,保证肿瘤化疗护理的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梅媛;沈娴;吴永勤;蒋霞志;胡茂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电切治疗对其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电切治疗对其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低温等离子电切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中出血量为(128.3±75.4)ml,显著低于对照组(273.9±87.4)ml(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低温等离子电切术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安全性高,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且病情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梁永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补脾胃泻阴火临床体会--附50例慢性胃炎临床分析

    目的:对应用补脾胃与泻阴火方法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胃炎的患者50例,采用补脾胃与泻阴火的方法,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较理想。结论应用补脾胃与泻阴火的方法对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杨志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