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3--2015年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药品使用分析

王延鹏;张婷;李忠燕;郭兴国

关键词:麻醉药品, 用药频度, 销售金额, 用药分析, 限定日费用
摘要:目的:分析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科学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我院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3年至2015年麻醉药品的用量、销售金额等数据,计算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排序比等相关指标,并进行排序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2014年比2013年大幅增长,但2015年与2014年持平。其中,用药频度(DDDs)排前3位的是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注射液用量较少,且呈缩减趋势。绝大部分的麻醉药品的排序比值接近于1,说明其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性良好。麻醉药品主要在肿瘤科和外科手术中应用,应重点管理。结论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诊治

    目的:进行子宫疤痕妊娠患者诊治的探讨。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80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临床治疗。在为80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有效诊断的基础上,运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流产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运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药物临床的患者42例,经过21-24天这些患者β-HCG 水平恢复正常,经过23-52天治疗这些患者出院。接受开腹子宫疤痕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包括22例,经过13-17天她们的β-HCG 水平恢复正常,经过19-22天治疗出院。接受急诊子宫疤痕切除手术治疗患者16例,经过11-14天这些患者β-HCG 水平恢复正常,经过13-16天治疗出院。治疗过程中全部患者子宫获得保留,在接受开腹子宫疤痕切术手术治疗患者中发生阴道大出血并发症患者4例,经治疗后大出血患者痊愈。结论在治疗子宫疤痕妊娠中手术疗法、药物疗法各有优劣,临床中应当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俞海芬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观察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预防 ICU 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效果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预防 ICU 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性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 ICU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何黎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胎儿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血流参数比值在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对胎儿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血流参数比值在胎儿宫内窘迫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在我院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抽取70例孕妇,其中4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另外30例胎儿宫内窘迫孕妇为观察组。对两组胎儿的脐动脉血流和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以及心室收缩期峰值流速/心室舒张期末血流速度(S /D)阻力指标进行测量,然后计算出胎儿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血流参数的比值,对比分析两组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胎儿的大脑中动脉 RI、PI 和 S /D 阻力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胎儿的脐动脉 RI、PI 和 S /D 的阻力指标高于对照组胎儿的,其两组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 RI、PI 和 S /D 的阻力指标之间的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胎儿的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血流参数比值,对照组的比值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胎儿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血流参数比值在胎儿早期轻度宫内窘迫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对胎儿宫内窘迫存在着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在临床诊断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分析

    目的:研究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本疾控中心若干份水质检测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其重金属测定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砷、铁以及铅这三种物质的检测结果均显示为合格。结论疾控中心检测水质中重金属的方法多种多样,对水质中重金属进行检测的价值显著,在进行实际检测的过程中,要将检测地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进行检测。

    作者:谭云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尼可地尔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 ST-T 段的影响

    目的:探究尼可地尔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 ST -T 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顽固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观察组尼可地尔药物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 ST -T 段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尼可地尔治疗顽固性心绞痛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时间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文建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7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总有效率78.8%,观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胃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各取中西医的优点,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李晓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内镜粘膜下结肠息肉剥离术30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结肠息肉内镜粘膜下剥离术30例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的3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取结肠息肉内镜粘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并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给予患者优质全面的护理,待治疗与护理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与全面的护理后,30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共计出现3例并发症,1例患者为血便、2例患者为术后穿孔,在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了控制,所有患者在4至7天内均痊愈出院。结论结肠息肉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将并发症出现的几率降到低,帮助患者的病情尽快的恢复,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方法选取30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结论药物治疗对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合并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或任何其他类型的纤维化,现在有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局灶性心室消融和 ICD。

    作者:何雪晶;孟庆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96例小儿心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6例小儿心肌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测定情况、生命体征变化、心肌酶变化和临床症状。结果两组小儿心肌炎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3/48)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48)72.92%,具有可比性(P <0.05)。结论小儿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保护心肌细胞,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焦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超声心动图检测在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在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于2013年7月———2016年7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各25例作为观察对象。急、慢性肺栓塞各成一组。两组患者全部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ViVid7)的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心脏的超声心动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各项指标。结果急性肺栓塞组中76.0%的患者均表现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但慢性肺栓塞组中全部病例均出现右心房、右心室增大(P <0.05)。急性肺栓塞组中24.0%的患者表现出肺动脉血栓,但慢性肺栓塞组患者没有血栓发生(P <0.05)。两组除肺动脉压力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的鉴别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曹肖楠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本文就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6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入院后予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ADL 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ADL 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均 P <0.05。结论为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均有积极作用,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关于城市中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的几点策略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新型现代医院管理人才已成为新时期医院发展的关键资源。针对目前城市中型医院行政人员构成、学历水平、专业出身、岗位技能等现状,系统考虑人才引进、在职教育、岗位锻炼、学术科研参与等方面,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新时期我国城市中型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才培养建议。

    作者:孙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36例直肠癌病理与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分析直肠癌病理与临床预后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6例直肠癌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 WHO 国际肿瘤组织分类及 Dukes 分期标准作为参考依据。结果经病理分析发现有溃疡型、隆起型、浸润型分别有18例、12例和6例。其中有高分化腺癌8例,大部分处于 DukesA 期;中分化腺癌12例,分期差异不明显;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分别有5例、6例和2例,均表现为 C 期;未分化癌和鳞癌各1例,C 期;类癌1例,A 期。结论直肠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以及 Dukes 分期与患者临床预后关系密切,要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石瑞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根管螺纹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后牙残冠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根管螺纹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后牙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整取抽样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牙科就诊的牙根残冠患者158例(共242颗牙),均采取根管螺纹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治疗,随访2-5年,观察其治疗情况。结果158例242颗患牙中,经随访2-5年,成功修复216颗(89.26%),失败26颗(10.74%)。结论对牙残冠采取根管螺纹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修复效果好等优点。

    作者:夏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穴位按摩联合常规输液治疗原发性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常规输液治疗联合中医穴位按摩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血管性头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单纯穴位按摩组,单纯输液组,和两者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4例,14d 为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治疗前后疼痛 VRS 评分、疼痛缓解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疼痛缓解率总有效率95.83%(P <0.05),单纯输液组和单纯穴位按摩组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83.33%,联合治疗组的治疗后的 VRS 评分明显低于单纯治疗组(P <0.05)。结论静脉输液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原发性血管性头痛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治疗组。

    作者:李慧慧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对住院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目的:通过比较心脏病患者注射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探讨该药物对血压值及心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病情观察及血压监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采用数据测量调查法,对住院需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的心脏病患者225组血压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应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数值比用药前的数值低,且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和心率,因此,应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滴速,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免引起意外。

    作者:马素香;翟祥娟;李爱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6年12月到我院中医门诊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采用热敏灸治疗,疗程10天,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腰椎功能 JOA 症状评分。结果30例患者经过10天治疗,痊愈2例,好转27例,无效1例。结论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刘皓月;黄鸣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小剂量氯比格雷与消心痛、阿司匹林应用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小剂量氯比格雷与消心痛、阿司匹林应用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消心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采用小剂量氯比格雷与消心痛、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不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现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采用小剂量氯比格雷与消心痛、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能够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边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较少孕产妇死亡。方法以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生产出现产后出血的14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整理患者的具体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导致产后出血的诱因有宫缩乏力占55.86%,胎盘、胎膜因素约占37.93%,软产道受到损伤占到4.83%,由凝血功能障碍占1.38%。与生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产妇的年龄、分娩时的怀孕周数、是否患有妊娠综合征、是否是初次生产、怀孕的次数、选择分娩的方式以及生育的新生儿的体重,以上各因素的比较均有差异(P <0.01;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化孕期保健以及产前教育,筛检有关的危险因素,强化对高危妊娠产妇的管理,降低因社会因素而导致的剖宫产的概率,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由产后出血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诊断性刮宫术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诊断性刮宫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7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诊断性刮宫术治疗,对照组44采用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阴道止血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为治疗组10.71%,对照组复发率为61.36%。结论刮宫是好的止血方法,可有效止血。显效迅速,还可了解内膜病理,除外恶性病变。

    作者:陈秋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