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素香;翟祥娟;李爱芹
目的:关于 X 线、CT、MRI 三种不同检测方法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对2015年4月———2016年7月于我院行 X 线、CT、MRI 检查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131例患者的医学影像资料,同时将三种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与病变分级作以比较。结果X 线对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软骨肿胀的检出率分别为64.9%、42.7%、0.0%;CT 对上述影像学的检出率分别为81.7%、73.3%、6.1%;MRI 对上述影像学的检出率分别为95.4%、86.3%、12.2%,三种检测方法对不同影像学表现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 MRI 检查能获得准确诊断结果,其诊断效能明显优于 X 线与 CT 检查。
作者:高岩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比分析临床上药物泛昔洛韦在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进行诊治的生殖器疱疹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抗病毒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泛昔洛韦进行强化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方案对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2.00%、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6.00%、总有效率为92.00%,P 均<0.05;实验组患者的至皮损愈合平均时间、自觉疼痛和瘙痒平均持续时间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泛昔洛韦联合常规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病痛、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兴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中吹气球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两组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均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瓶,期间对照组按照胸腔闭式引流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吹气球训练,观察两组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9.14±10.45)h]、胸腔引流量[(185.42±23.14)ml]术后住院时间[(7.04±1.25)d]显著低于对照组[(95.24±23.68)h、(341.25±21.63)ml、(3.58±1.56)d],组间差异 p <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中应用吹气球训练可有效提升引流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进行调肝理脾通腑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疗效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0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聚乙二醇治疗,调查患者治疗前后结肠症状,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观察组疗效比对照组好,P <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比对照组明显,P <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有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了解婴幼儿便秘的钡灌肠 X 线影像表现。方法选择121例婴幼儿便秘患者,对其行 X 线平片和钡灌肠造影检查。结果平片检查90例患者未现异常,1例表现不全性低位肠梗阻,30例表现为结肠扩张。灌肠造影检查12例为先天行巨结肠,3例巨结肠类缘病,11例直肠肛管狭窄,3例患者乙状结肠冗长,2例患者回盲部位置异常。24、48、72小时钡餐排空率分别为39.47%、79.82%和97.37%。结论婴幼儿便秘钡灌肠 X 线影像有助于婴幼儿便秘症型的及早发现,有助于医师的及早治疗,适合在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木生;代小兵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在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58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利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均分,2组患者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内患者例数是2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组间数据。结果经过对应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SAS 评分、SDS 评分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以及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毕桂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沟通是病区护患之间、护理人员之间、护理人员与医生以及其他医务人员之间,围绕患者的治疗问题进行的信息传递和理解。它是与病人满意度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直接相关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护士能否与病人有效沟通,关键在于能否应用治疗性沟通技巧。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以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知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医疗纠纷案件逐年上升,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原因固然很多,但绝大多数纠纷源于医患沟通的欠缺和不够。沟通在医疗服务行业中尤为重要,因此,在实施优质护理工作中,护士与病人及家属的情感和沟通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作者:苏惠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出现胃肠瘫的原因且运用中西医治疗该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肠瘫患者58例,分为两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29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总有效率。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中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胃肠瘫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后能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宋文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宫颈电圈环切术锥切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冷刀宫颈锥切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宫颈电圈环切术锥切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两组的二次手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之间的康复率和复发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颈电圈环切术锥切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该手术对患者损伤小,可大量临床推广。
作者:王振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患者应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伴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选择中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8周后中医症状积分以及抑郁状态 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疗伴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更为明显,能够缓解抑郁症状,改善临床各项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刘俊岐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紫外线消毒及清创处理对皮肤创面早期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皮肤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创面处理手法,观察组于此基础上辅以紫外线灯消毒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愈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紫外线消毒及清创处理对皮肤创面的早期愈合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100例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及开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手术所用时间、清除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开腹组(P <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春晶;徐曼莉;冷有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41例妊娠合并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我院选取41例妊娠合并前置胎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首先要制止患者出血和纠正贫血,适当补充血容量,防止患者出现感染的状况,然后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前置胎盘类型、胎儿存活情况、临产及宫颈开程度等状况来对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治疗方案。结果临床护理满意度为100%,新生儿均成活,自然流产7例,占17%,成功分娩34例,占83%;所有的患者均无大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好转。结论对41例妊娠合并前置胎盘患者实施综合分析和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和产妇的分娩成功率,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石晓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根管螺纹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后牙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整取抽样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牙科就诊的牙根残冠患者158例(共242颗牙),均采取根管螺纹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治疗,随访2-5年,观察其治疗情况。结果158例242颗患牙中,经随访2-5年,成功修复216颗(89.26%),失败26颗(10.74%)。结论对牙残冠采取根管螺纹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修复效果好等优点。
作者:夏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新生儿院内转运安全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4.06———2015.05院内转运新生儿710例为对照组,以2015.06———2016.05转运新生儿802例为实验组,采用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转运存在的不良事件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无腕带、评估、告知不充分、用物不全、呼吸道管理不畅,低体温、管道意外、交接不清等方面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采用集束化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院内转运风险,成功安全转运。
作者:彭红;李胜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开胸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开胸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均施予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进行麻醉时,分析组30例应用超声引导,基础组30例应用盲探法,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分析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是96.7%,明显较基础组的80%高,分析组麻醉并发症发生几率是3.3%,明显比基础组的18.7%低,(P <0.05)。结论将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应用在开胸手术患者中,麻醉效果与安全性都比较高,可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唐楠;孟庆朝;杜平均;夏丰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卡铂、多西他赛、吉西他滨3药联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84例复发性卵巢癌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卡铂、多西他赛、吉西他滨3药联合治疗,而对照组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随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时,采用以上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能达到显著地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李桦;王咏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香菊片中(a)欧前胡素、(b)异欧前胡素。方法采用 Agilent Eclipse XDB -C18(250mm ×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00nm;流速1.0ml /min;进样量10μl;柱温25℃。结果欧前胡素平均回收率100.03%,RSD 为0.7%;异欧前胡素平均回收率100.08%,RSD 为0.7%。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香菊片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占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继发颅内感染时经全身注射与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的作用。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选取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病例参与研究试验,并按随机非盲法分组,Ⅰ组60例接受全身注射抗生素治疗,Ⅱ组60例接受全身合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对该两种抗生素方案的临床应用情况作评估。结果Ⅱ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取得了95.0%(57/60)的有效率,与Ⅰ组的有效率93.3%(56/60)相比差异不大,P >0.05,统计学不成立。Ⅱ组的平均治愈时间(4.08±2.01)d,相比Ⅰ组的(12.87±3.94)dd 显著缩短,数据满足 P <0.05,统计学成立。结论采取全身注射联合鞘内注射抗生素的方式对重型颅脑损害后伴颅内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谢建兵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性脑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电、血压、呼吸监测,精神神经症状的观察和护理,氧疗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同时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保暖,帮助患者勤翻身拍背并定时吸痰。结果90例患者中,65例经过了积极的治疗及有效护理痊愈出院;20例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并出院;5例患者治疗无效而死亡。结论要密切留意慢性阻塞性肺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一旦发现患者产生突发性问题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作者:郝秀杰;张利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