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便秘钡灌肠 X 线影像表现

李木生;代小兵

关键词:婴幼儿, 钡灌肠, X 线影像, 便秘
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便秘的钡灌肠 X 线影像表现。方法选择121例婴幼儿便秘患者,对其行 X 线平片和钡灌肠造影检查。结果平片检查90例患者未现异常,1例表现不全性低位肠梗阻,30例表现为结肠扩张。灌肠造影检查12例为先天行巨结肠,3例巨结肠类缘病,11例直肠肛管狭窄,3例患者乙状结肠冗长,2例患者回盲部位置异常。24、48、72小时钡餐排空率分别为39.47%、79.82%和97.37%。结论婴幼儿便秘钡灌肠 X 线影像有助于婴幼儿便秘症型的及早发现,有助于医师的及早治疗,适合在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集束化管理在新生儿院内转运的应用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新生儿院内转运安全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4.06———2015.05院内转运新生儿710例为对照组,以2015.06———2016.05转运新生儿802例为实验组,采用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转运存在的不良事件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无腕带、评估、告知不充分、用物不全、呼吸道管理不畅,低体温、管道意外、交接不清等方面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采用集束化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院内转运风险,成功安全转运。

    作者:彭红;李胜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方案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意义

    目的: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方案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围术期血红蛋白为60-100g/L 的妇科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参照组55例患者围术期血红蛋白值由医师决定,研究组为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组,其中55例患者的血红蛋白值由输血指征评分决定。对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悬液输入量以及死亡率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围术期的输血量明显低于参照组,P <0.05,两组均无明显的并发症病例以及死亡病例,也就是说研究组与参照组的病发率与死亡率均为零,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方案应用于妇科手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可以减少围术期患者的输血量,同时也不会增加围术期患者的死亡率以及重症病发率,在妇科手术中可以安全使用。

    作者:李淑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较少孕产妇死亡。方法以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生产出现产后出血的14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整理患者的具体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导致产后出血的诱因有宫缩乏力占55.86%,胎盘、胎膜因素约占37.93%,软产道受到损伤占到4.83%,由凝血功能障碍占1.38%。与生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产妇的年龄、分娩时的怀孕周数、是否患有妊娠综合征、是否是初次生产、怀孕的次数、选择分娩的方式以及生育的新生儿的体重,以上各因素的比较均有差异(P <0.01;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化孕期保健以及产前教育,筛检有关的危险因素,强化对高危妊娠产妇的管理,降低因社会因素而导致的剖宫产的概率,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由产后出血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扁桃体炎术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扁桃体炎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扁桃体炎患儿80例,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及综合护理组,每组患儿均为40例,常规护理组行术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统计两组患儿在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满意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在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满意率方面具有明显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常规护理组比较,综合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平均住院时间更短、患儿家属满意率更高。结论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小儿扁桃体炎术后治疗效果,能够降低患儿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能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作者:沈思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孟芳;袁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使用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控制率较高。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控制血糖波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阳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超敏 C 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临床分析讨论

    目的:主要进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方法的研究,医学领域提出了超敏 C 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的诊断方法。方法对已经确诊为肺炎支原体的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选择一定数量的患儿,将其定为成观察组,在选择在我院同一时间体检的健康儿童相同数量,设定为对照组,两个组都给与相同的检测,然后记录检测的数据。结果观察组的患儿超敏 C 反应蛋白的含量较高,含量水平在14mg/L 左右,对照组的儿童超敏 C 反应蛋白含量较低,一般只是在6mg/L 左右,然后他们体内的细胞,比如说,淋巴细胞或者是单核细胞都具有一些差异。结论血常规和超敏 C 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在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上,还是后者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不仅成本非常低,方便快捷,并且还可以提高诊断率,而且对于病情监测也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姣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结合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探究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结合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以诺和平结合二甲双胍治疗法,而观察组患者则是采取甘精胰岛素结合二甲双胍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后 FBG、HbAIc、2hPG 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 FBG、HbAIc、2hPG 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结合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凤;徐霞;翟晨辉;候志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在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过程中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产生的影响,服务于临床。方法将36例急性 ITP 患儿随机平均分为3组,仅仅给予激素治疗的患儿记为第一组,给予激素和大剂量 IVIG 治疗的患儿记为第二组,给予激素和标准剂量 IVIG 治疗的患儿记为第三组。观察分析三组接受治疗后血小板计(Plt)的动态性变化情况。结果第二组、第三组的血小板上升速度远远快于第一组,在第3天的时候血小板含量就达到了有效止血水平,而第一组在第5天才达到有效正常水平。两组差异都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其中比较第二组与第三组的诊疗结果其差异不明显(P >0.01)。结论在治疗急性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过程中,与仅用糖皮质激素相比一起使用 IVIG 与糖皮质激素的救治效果更加明显有效;此外在治疗中增加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剂量并没有起到多少明显的影响。

    作者:徐长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60例拟行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超声诊断良性病变的正确率为96.4%;超声诊断恶性病变的正确率为40%;总诊断正确率为91.7%。结论将超声检查应用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可以很好地对病变性质进行判定,同时超声检查属于无创检查,对患者伤害较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杜丽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存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艾滋病患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抗病毒治疗依存性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264名口服抗病毒药随访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提高艾滋病患者用药的依存性,对治疗效果有积极的影响,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秦翠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应用意义评析

    目的:本文案例均选自于我院骨外科34例患有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并在围手术期进行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相应护理对策,以便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3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观察组17例患者中3例出现切口红肿的现象。1例出现切口感染,14例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2例膝关节韧带拉伸受限,1例出现膝关节弯曲障碍。对照组17例患者中3例出现创口延期愈合的现象。10例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5例膝关节韧带拉伸受限,2例出现膝关节弯曲障碍。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患者精神出现轻度焦虑1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8.7%,对照组患者精神出现轻度焦虑3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0.3%。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多因暴力引起膝关节的损伤,做好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早期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桂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对比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索分析胃溃疡患者采用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将两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选取82例患者为临床研究资料,并将82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兰索拉唑治疗,记录其接受不同治疗手段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会出现头部疼痛、头脑有昏沉感、身上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但经过相应的治疗均缓解,两组患者发生的总不良反应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兰索拉唑在临床上具有很高使用价值,良好的治疗效果,建议在胃溃疡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潘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针灸结合敷药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目的:了解为周围性面瘫患者制定针灸、敷药灸相联合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确诊为周围性面瘫患者32例临床资料为此次分析数据,其中16例单纯用针灸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另16例除针灸治疗外联合敷药灸措施干预患者设为观察组。通过回顾性分析资料后归纳不同治疗手段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以患者症状改善为依据判定疗效,对照组与观察组评估为无效患者例数分别有4例、1例,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总有效率数据处理后提示差异有意义(P <0.05);对患者疗程后随访2周时间,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存在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制定周围性面瘫患者干预方案时除了传统针灸治疗手段,还能够和敷药灸相联合,能够更好地确保对患者病情改善作用,同时安全性高,对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等均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李中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骨形成蛋白-2质粒局部应用对牙周骨缺损愈合修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实验动物牙周骨缺损愈合修复过程中骨成型蛋白-2(BMP -2)质粒的作用。方法人工创制大鼠牙周骨缺损模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组局部注射 BMP -2质粒无菌水溶液、对照组局部注射无菌水的对照研究方法,观察术后牙周缺损愈合修复的情况并评价 BMP -2质粒局部注射对牙周骨缺损愈合修复的影响。结果术后14天、28天实验组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牙周骨缺损愈合修复增加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BMP -2质粒的局部应用促进了动物模型中牙周骨缺损的愈合修复,为临床治疗牙周骨缺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赵聪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流行性出血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及血液透析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流行性出血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及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HD)治疗。结果CRRT 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也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于间歇性血液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疗效更佳,对肾功能的多项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董玉虹;唐先梅;范天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一对一”全程助产在糖尿病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一对一”全程助产在糖尿病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糖尿病产妇60例,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全程助产(观察组)。对比两组糖尿病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VAS 评分、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尿病产妇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一对一”全程助产应用在糖尿病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丽丽;夏淑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心理干预在儿童手术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儿童手术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接受手术的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和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对比①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评分。②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后焦虑评分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焦虑评分有差异(P <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减少儿童住院期间焦虑心理,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阿蕾;吴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4R 危机管理理论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危机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目前国内对于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实践领域也十分薄弱。在医疗机构当中,国外对危机管理较为重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我国医院危机管理提供了丰富经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环境,在此背景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有效管理方法可及时防范和应对突发危急,从而实现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蒋传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高场强磁共振用于胎盘植入及植入程度的临床符合率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高场强磁共振用于胎盘植入及植入程度的临床符合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胎盘植入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要接受高场强磁共振以及超声检查,对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场强磁共振检查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率为90%,显著高于超声检查的60%;高场强磁共振检查诊断胎盘植入的程度显著优于超声检查。结论高场强磁共振用于胎盘植入及植入程度的临床符合率较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利;刘新疆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