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敏 C 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临床分析讨论

张姣姣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 感染, 诊断, 血常规, 分析
摘要:目的:主要进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方法的研究,医学领域提出了超敏 C 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的诊断方法。方法对已经确诊为肺炎支原体的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选择一定数量的患儿,将其定为成观察组,在选择在我院同一时间体检的健康儿童相同数量,设定为对照组,两个组都给与相同的检测,然后记录检测的数据。结果观察组的患儿超敏 C 反应蛋白的含量较高,含量水平在14mg/L 左右,对照组的儿童超敏 C 反应蛋白含量较低,一般只是在6mg/L 左右,然后他们体内的细胞,比如说,淋巴细胞或者是单核细胞都具有一些差异。结论血常规和超敏 C 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在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上,还是后者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不仅成本非常低,方便快捷,并且还可以提高诊断率,而且对于病情监测也有一定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多种西药联合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多种西药联合头孢菌素类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因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多种西药出现不良反应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法,分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与用药前后的情况。结果研究表明,联合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比联合用药前高,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就属神经系统。结论由于头孢菌素类临床药物联合西药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增加,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作者:吐尔逊·吐尔洪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7d 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与对照组的82.86%比较,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可以较快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得的疗效十分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作者:王一帆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80例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我院就诊来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8例,观察组9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护理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自我护理意识评分情况无较大差异,护理后评分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将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常见原因及预防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并发症,而低血糖是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率高的并发症。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预防和治疗低血糖、提高糖尿病的疗效、改善糖尿病的预后和降低患者死亡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晓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sTREM -1在脓毒症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脓毒症患者的过程中,检测血浆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作用,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奠定基础。方法自2013年10月———2016年04月我院 ICU 收治的符合国际脓毒症会议定义的标准的脓毒症患者,随机抽取68例作为本研究的感染组对象,同期抽取ICU 的无感染征象的患者20例作为本研究的非感染组对象,抽取此期间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分别测定 sTREM-1,并对比研究。结果通过测定三组患者各项血清指标的表达水平发现,除 TNF -α指标外,三组组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P <0.05);其中 sTREM-1、PCT、hsCRP 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及正常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通过评价三种指标对于 SIRS 的诊断效能发现,sTREM-1的诊断临界值是高,且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也均高于其余两种指标。此外, sTREM-1在死亡人群中是呈显著的高表达,且显著高于存活人群,差异显著(P <0.01)。结论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脓毒症患者的过程中,sTREM-1的检测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的预测,可早期予以相应的干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沈丽娟;关云艳;王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医治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医治的有效性。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自2011年9月至2015年6月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抽取出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抗生素预防、营养支持、纠正代谢紊乱、胃肠减压、禁食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的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两周,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腹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60.0%。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恢复的正常时间、血淀粉酶的恢复正常时间、腹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不存在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性强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施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消化内科应用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的临床价值对比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应用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100例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者,随机分为无痛胃镜组和普通胃镜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无痛胃镜检查组在检查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心率波动的幅度明显小于普通胃镜组患者(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普通胃镜组。结论无痛胃镜检查在消化内科检查中更具有优势,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徐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采用吸氧、血管扩张剂及洋地黄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效果理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朝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要点

    目的:从理论上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治疗,加以规范。方法对院前急救接诊时的急救,入院后的治疗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总结出急性(AOPP)的救治要点。结论有效指导临床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该类病的救治水平。

    作者:张新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试论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08月———2016年0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2016年的三年中,抗生素的使用合理率分别为85.71%、90.00%、93.75%,抗生素的使用合理性呈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P <0.05)。结论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应用较为合理且合理性呈逐年升高趋势。

    作者:于华兴;王言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晚期癌症压疮高危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压疮高危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在医院护理中减少压疮的产生。方法利用相应的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分,重点将晚期癌症压疮高危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论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压疮的危害,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通过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晚期癌症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

    作者:李海璐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真武强心汤配合西药治疗老年心衰的临床疗效体会

    目的:分析老年心衰在接受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真武强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心衰患者8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真武强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心衰控制用时(4.31±0.54)天,对照组心衰控制用时(8.02±1.13)天。结论真武强心汤配合西药治疗老年心衰能够提高单一西药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倩;姜福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所收治的125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对照组研究对象,并且我院还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所收治的129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象,对照组患者不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同时还要对比两年度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建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分析早期围生保健干预对孕产妇行为、知识及态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孕产妇实施早期围生保健干预对其行为、知识及态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月本院孕产妇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孕产妇实施常规保健干预,观察组对孕产妇实施早期围生保健干预,比较两组孕产妇行为、知识及态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保健知识知晓率为72%,对照组保健知识知晓率为42%;观察组态度各个方面以及行为各个方面的孕产妇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围生保健干预用于孕产妇中能够改善其围生保健行为、知识及态度,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提升新生儿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汤立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宫颈 HPV 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选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了解在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群体用人乳头瘤病毒(HPV)筛选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016年期间到本院接受宫颈疾病筛查患者320例相关临床资料为分析数据来源,收集数据对象宫颈外口和颈管脱落细胞,对其应用 Auto Cyte PREP 液基细胞学检测、TBC 分级诊断,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器 HPV 指标。将检测结果与患者阴道镜检查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归纳宫颈 HPV 检测对此类患者筛选的临床意义。结果有146例为 HPV 阳性,此类患者液基细胞学检测后提示73例细胞抹片为正常,HSIL、LSIL 以及 ASCUS 患者各有11、42、20例,病理检查提示阳性率为38.4%;有174例为 HPV 阴性,此类患者液基细胞学检测后提示153例细胞抹片为正常, HSIL、LSIL 以及 ASCUS 患者各有0、7、14例,病理检查提示阳性率为8.05%。统计学软件处理各组宫颈活检阳性率,提示两者存在差异性(P <0.05)。结论对于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群体而言,应用 HPV 检测对于早期了解具体情况以及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生玲;田桂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关于城市中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的几点策略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新型现代医院管理人才已成为新时期医院发展的关键资源。针对目前城市中型医院行政人员构成、学历水平、专业出身、岗位技能等现状,系统考虑人才引进、在职教育、岗位锻炼、学术科研参与等方面,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新时期我国城市中型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才培养建议。

    作者:孙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窄波 UVB 光疗法联合硼酸氧化锌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评价窄波 UVB 光疗法联合 PBZS 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60例,患者均于2014年2月份到2016年10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窄波 UVB 光疗法治疗,共30例;实验组采用窄波 UVB 光疗法联合硼酸氧化锌进行治疗,共3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在 PASO 分值方面,患者治疗后 PASI 分值显著下降,实验组降幅比对照组大,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在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2/30),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窄波 UVB 光疗法联合硼酸氧化锌对银屑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长骨骨折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长骨骨折的效果评价。方法75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长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患者的治疗情况展开分析,同时,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采用简式 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运动功能。结果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愈合68例、5例延迟愈合、2例出现骨不连的情况,5例患者在接受植骨后痊愈。随访1年,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长骨骨折可行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这种方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固定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赵世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弱射频电磁辐射对人群及小鼠神经行为效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弱射频电磁辐射对人和小鼠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用12只成年小鼠,置于弱射频电磁辐射场下,观察小鼠的自发活动;同时,对使用移动电话的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次研究在电磁辐射下,小鼠的活动时间明显增加,静息时间减少,活动速度加快。电磁辐射前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接触弱射频电磁辐射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中观察到使用人群和非使用人群间部分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心情、情绪及睡眠质量等)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弱射频电磁辐射场下的小鼠神经行为发生明显的变化;同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的神经行为也出现类似的变化。

    作者:薛鑫;李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透析前后血糖及胰岛素用量变化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透析前后血糖变化及胰岛素用量合理调整。方法收治拟开始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共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强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目标范围,分析其透析开始前后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规律血液透析后,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P <0.05)。结论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透析后需减少胰岛素用量。

    作者:常锋;周波;李银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